小儿便秘患者临床治疗措施

2023-03-07 07:07曹国云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院区儿童康复科
人人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西医患病肠道

■曹国云(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院区儿童康复科)

便秘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 次,且排便费力。小儿肠道处于发育阶段,出现便秘较为常见,若患儿出现3~5 天不能自主排便,可考虑患上了便秘。小儿患病多因上火、不良的饮食结构、胃肠蠕动功能差导致,可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部分患儿病情较重,可能出现肛裂便血。临床中可通过粪便、腹部X 线等检查判断患儿便秘的严重程度。导致便秘的因素较多,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小儿的排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寻找患病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患儿的不适症状,防止疾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该疾病的治疗以恢复肠道正常功能和排便为目的,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西医治疗小儿便秘以缓解症状为主,中医治疗则帮助患儿调理脾胃,通过推拿、穴位贴敷等方法改变胃肠道功能,治疗安全性较高。

西医治疗

在治疗时不可过度使用开塞露,长期服用泻药或润肠药物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易产生依赖,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停药后可能出现顽固性便秘。治疗中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便秘情况加重。西医治疗中以灌肠、水疗等方法为主,患儿接受度不高,会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医治疗

根据患儿机体症状的表现不同,中医治疗方法略有不同。治疗时不可给予患儿吃寒凉的水果,防止气血运行,患儿阳气不足,脾运化无力或气机郁滞,将无法推动肠道蠕动,可出现食欲缺乏、舌苔白滑,便秘时可发现味道较重。因肾阴亏虚等导致津液损伤,手足心热的患儿,治疗需采取滋阴药物。患儿正气充足,因食积内热或上火导致患病,出现肛门灼热、出汗、舌苔厚腻等热秘症状,机体的津液随着疾病发展变少,需服用清热润肠的药物进行缓解。

小儿处于肛欲期(人类精神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不愿意主动排便,采取训斥、惩罚等方式可导致其出现紧张等情绪,长时间如此容易引起便秘,需要家长正确引导。积极询问小儿的生理需求,缩短肛欲期。建议用推拿的方式治疗:按摩力度需适中,小儿皮肤脆弱可通过适量介质减少摩擦。患儿空腹状态下,双手微热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从虎口向食指桡侧推拿清理体内的大肠,推拿前臂尺侧可以清六腑郁热,患儿腹痛较重可按揉外劳宫穴。在恢复期根据患儿的消化能力选择相应食物,增加内向患儿的运动量,密切观察患儿大便,及时控制饮食,防止便秘。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导致消化道产生损伤,出现便血症状,时间超过6 个月则为慢性便秘。研究发现,患儿长期存在便秘情况可能导致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贪睡等表现,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治疗中需及时纠正患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通过中西医两方面考虑,对症治疗,刺激肠道,调理脾胃,增加患儿的肠道蠕动功能,医疗与养护配合,家长与医生共同努力,促进患儿正常排便,以防再次出现便秘。

猜你喜欢
西医患病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