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党家村数字博物馆建设

2023-03-07 03:17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3年3期
关键词:家村村落博物馆

党家村作为渭南传统村落连片区的典型代表,包括历史文化、环境格局等多方面价值、文化的内容,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渭南传统村落数字化平台”上同时进行了数字化展示,在数字化时代迎来了线上线下“孪生”。

党家村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

党家村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的西庄镇境内,东临黄河、南绕泌水,西北临塬,因所处地势较低、格局呈葫芦状,故被称为“党圪崂”。

党家村格局

党家村格局图

临近水源、地势平缓,这两个要素是历史上人口迁徙定居的重要原因。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党家村由党氏家族迁徙而来建村,后贾家迁入。明清时期,村落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四合院,建筑紧凑、村寨相连,保存完整,至今仍留存着古塔、古暗道、古井、祠堂、私塾、哨门、看家楼、节孝碑等18 处公共设施,123 座古民居四合院,20 多条古巷道。

党家村四合院民居是韩城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韩城在乾隆年间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党家村则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被称为“小韩城”,从精美的传统建筑便可见当年盛况。党家村传统建筑群于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党家村也于2003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200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名录,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

党家村传统建筑

党家村一颗印院

党家村印花袱子

在党家村,典型的传统建筑有党族祖祠、贾家祖祠、党家分银院、一颗印院、走廊院、看家楼等等,它们分布在村落的不同空间节点,构建起了历史上党家的生活、生产、防御体系,充分展现了党家村辉煌历史、建筑文化、营造技艺等等。

作为传统村落,党家村不仅保留了传统建筑,还活态传承着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特色美食等,比如党家村行鼓、党家村秧歌、党家村秋千、党家村印花袱子等。这些民俗活动、传统技艺不仅体现了村民的信仰、精神风貌,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党家村行鼓是韩城社火锣鼓的一种,是逢年过节的重要表演,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党家村印花袱子用土布印染加工而成,是包裹女子陪嫁时的被褥、衣服的必备用品。

全方位挖掘为实现线上“孪生”提供内容支撑

传统村落是形成年代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党家村也不例外,它是渭南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集中承载地,也凝聚着汉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产生活智慧,拥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

具体来说,传统村落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人情价值7 大价值:

历史价值,即传统村落大多形成年代较早,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演进及数次人口大迁徙的过程,历代人口迁徙轨迹路线贯穿着传统村落并在村落中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痕迹。从这些不同形态的传统村落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原汉文化与江南、岭南、西南、西北各个地域文化交汇的踪迹。

文化价值,即传统村落空间中包括反映着不同地域文化体系下的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风俗、特色节庆、戏剧、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价值,即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孕育了乡土社会,产生了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礼俗制度和文化教育,形成了特有的社会规则和秩序。

传统村落价值与内容挖掘对应图 不同价值所对应的挖掘内容有所交叉

科学价值,即传统村落体现了中国古人不断认识天象、土地、气候,形成了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唯变所适的营造思想,建造了依山就势、傍水而居的多种村落形态。

艺术价值,即传统村落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整体选址上的仿生学美感,还集中体现在传统建筑和传统技艺上。

经济价值,即传统村落拥有的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已成为了旅游者理想的目的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情价值,即传统村落中孕育的农耕文明也造就了相应的人情关系网络。

为了将传统村落的这些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不论是国家级传统村落评审,还是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展示,均从传统建筑、选址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积淀、村落保护等方面入手,要求传统村落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中的党家村

就党家村为例,为充分呈现其作为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应以数字化手段充分挖掘、记录村落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以小见大”,在展示其价值基础上,呈现出更大范围的地域文化。

数字化呈现多元技术记录、讲述党家村的古今

基于对传统村落价值信息的充分挖掘,党家村以数字博物馆形式实现了互联网端呈现,以此让社会大众足不出户便可回顾党家村历史、欣赏党家村魅力。

党家村分别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渭南市传统村落数字化平台”上进行了价值展示,展示严格按照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优秀村落建馆工作的通知》中“建馆村落材料制作要求”的内容。

“渭南市传统村落数字化平台”中的党家村

党家村360 全景漫游

“建馆村落材料制作要求”即依照《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馆村落推荐表》,并按照推荐表各栏目要求梳理村落概况、自然地理、选址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生产生活、民俗文化、村志族谱、交通导览等9 部分内容的文本、图片、照片、空-地组合360 全景漫游、视频、音频等文件。

9 大块内容充分反映了传统村落的7 大价值,通过不同板块不同内容匹配相应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内容不仅真实、准确、完整,还以数字化手段充分反映了村落独特价值、丰富内涵和文化魅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可视性。

村落概况部分,深入挖掘了村落迁徙和建村历史,展现了村落悠久的历史文化;全景漫游部分,以360 全景漫游技术支撑,更加直观、全面地俯瞰、沉浸观看党家村的环境、街巷、建筑等,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历史文化部分以图文、视频的数字化形式,展现了党家村的历史变迁;环境格局部分以图文、视频形式,生动展示了村落格局与周围山水环境的相生相融。

党家村360 全景漫游中的节孝碑

党家村360 全景漫游中的古街古巷

党家村数字博物馆“传统建筑”部分

党家村数字博物馆“旅游导览”部分

传统建筑部分以图文形式,详细描写和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平面形制、功能布局、建筑材料、营造技术、建筑特征及建筑中发生的有趣故事,为全面了解党家村,乃至渭南关中传统建筑风格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历史环境要素部分以图文形式,记录了真实、完整的村落遗存,还原了村落重要的历史信息。

生产生活、民俗文化部分以图文、视频形式,展现了村落鲜活的生活场景;村志族谱部分以图文形式,整理了村志、家谱、村规民约等文献,展现村落宗族文化、村民精神追求和精神风貌;旅游导览部分以图文形式,引导人们在认识村落价值基础上,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真正走进传统村落,认识传统文化,体验传统生活。

党家村以数字博物馆单馆形式出现,兼具档案性、文化展示性。在博物馆里,党家村丰富的文化内涵既能以数字档案形式永久性地留存,也可以通过可视化数字表达技术得到充分展示。未来,传统村落数字化或应该拥抱更多沉浸式数字技术,更注重传统村落价值的深度挖掘、用户深度体验与文化互动。

猜你喜欢
家村村落博物馆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博物馆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袁家村的致富密码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