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经验❋

2023-03-07 13:35张新宇周瑞玲张文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张琼元气瘀血

张新宇,周瑞玲,张 雯,张文江,张 琼△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为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1],现已困扰我国近亿人[2],其急性加重为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4],给社会造成极大经济负担,维持COPD患者长期处于稳定期是疾病管理的关键[5]。针对COPD急性加重,西医控制感染、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具有优势[6],而有研究表明中医辨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稳定期,在改善患者的临床证状、提高生活质量,维持患者长期处于稳定期方面具有显著疗效[7]。

COPD在中医学中属“肺胀”的范畴,《诸病源候论》中载“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也”[8],提示本病多因久病肺虚,感外邪可诱使加剧。针对COPD稳定期现代医家多以益气养阴为法,兼涤痰行瘀等[9-11]。张琼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辨治COPD、支气管哮喘等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临证重视病因病机的演变,标本兼治,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师,收获良多,现浅析张琼辨治COPD稳定期经验,并总结如下。

1 从“毒-瘀-虚”探讨COPD稳定期的病因病机

张琼基于多年临床实践探索,认为COPD稳定期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元气亏虚为本,瘀毒胶结为标[12]。正所谓“变从毒起,瘀从毒结”,毒瘀是疾病的关键病理因素,二者相互转化、胶结凝滞,使患者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基于此,张琼将COPD稳定期分为外毒蕴生内毒、由毒致瘀和瘀久化毒三个阶段。

1.1 毒瘀胶结为疾病之标

“毒”有内外之别,外毒来自体外,内毒则多由脏腑失调、阴阳失衡、经络受阻、气血郁滞而成。张琼指出外毒致病具有起病急骤、易传变入里等特点,故而COPD稳定期者染毒后可迅速出现咳嗽加剧、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多甚至呈脓性。内毒深伏,易成疴疾,常累及他脏诱发严重的合并症,并可变生瘀血等病理产物。久病伤血可入络为瘀,瘀血是对“瘀”的高度概括。“肺朝百脉”为“华盖”,肺络最易受邪,瘀血也常入肺络。瘀阻肺络,肺失宣肃,则见COPD稳定期者咳喘经久难愈、唇舌紫暗;肺不主气,呼吸难司,则见胸闷气短,活动耐力进行性下降。

张琼认为毒瘀二者互为因果,由毒到瘀、由瘀到毒,终致毒瘀胶结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该病理变化贯穿COPD始终。毒性恶而好窜,外毒袭表不祛,可迅速恶化传变,循经入络,阻滞脏腑功能,并易化火夹生痰瘀。《医林改错》中载“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13],毒邪蕴结体内既可化热煎熬津血,使血液愈炼愈稠,运行缓慢成瘀;又可损伤脉络,致血液溢出脉外成离经之血;其本身还可阻滞血行,因郁致瘀。故临床常见COPD稳定期者日久出现心悸,唇、舌紫暗,舌上有瘀点,舌下脉络迂曲等血瘀之象,盖毒邪难除,瘀血伴生所致。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可反成为致病因素,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病余瘀血证治》中言“病者或因发汗不彻,及吐衄不尽,瘀蓄在内,使人面黄唇白,大便黑,脚弱气喘,甚则狂闷,皆瘀血所致”[14],血瘀日久亦可再生内毒。至此,张琼指出由瘀复生内毒者,毒瘀往往已胶着在一起,壅塞三焦,阻滞元气循行,其本身亦可进一步损伤元气。

1.2 元气亏虚为疾病之本

《灵枢·刺节真邪》中载“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而根于肾,依赖后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充养,化生元阴元阳之气通过三焦布达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孔窍[15]。COPD稳定期以高龄体弱者居多[1],张琼指出此类患者大多先后天素虚,难以充养五脏,加之肺虚升降失司,毒瘀壅塞三焦,致使元气生化乏源,输布不能,故而疾病缠绵,易反复再发。《医林改错》中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13]46,元气难担血之帅位,必将进一步加重毒瘀胶结。

《灵枢·本输》中言“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张琼认为肺肾二脏分管人体之上下焦,常有首尾联动之效。《类证治裁·喘证》中载“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16],《素问·水热穴论篇》中言“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二者协同调控呼吸和津液输布。COPD稳定期者肾元亏虚,摄纳失司,加之久病肺失宣肃,故见呼吸浅短难续,甚至咳逆倚息不能平卧,水液输布障碍则肢肿现。《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载“元气,乃先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17],张琼指出脾为生气之源,化生谷气以滋养元气,而肺为主气之枢,二者功能相连,休戚与共。《医门法律》中言“脾胃所主中焦,为呼吸之总持”[18],COPD稳定期者肺虚日久,宣降失司,水精不布,反聚成湿邪困脾,致脾亦虚,无以充养元气;脾失健运,水谷不归正化,又可助生痰湿,阻滞气机,加重毒瘀胶结,损伤元气。

2 从“毒-瘀-虚”论治COPD稳定期

2.1 解毒祛瘀以清夙根

毒可致瘀,瘀可化毒。张琼认为毒瘀作为伏邪深藏体内,是COPD稳定期患者的夙根,指出单纯解毒,常因毒瘀胶结,难以剥离毒邪达祛邪目的;单纯祛瘀,血可行而毒难去,日久又致瘀血再生。临证主张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毒盛攻之,瘀盛化之,自拟解毒祛瘀方,以既可解肌透毒又可祛瘀通络的葛根为君,臣以虎杖和红花,佐以辛滑通阳之薤白。《证类本草》载葛根可解诸毒,生者破血[19];虎杖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结”[19]437-438,破风毒结气。二者相须为用,增益全方解毒祛瘀之功,虎杖还可添化痰止咳之效。《本草正》载红花“少用可活血引经,多用能破血通瘀……亦消肿毒”[20],张琼临证常用少量红花引药入足厥阴经以活血润燥。佐以薤白宣降肺气,条达凝郁,散胸中痰血,《长沙药解》中载“薤白辛温通畅,善散壅滞”[21]。全方药简力专,在解毒祛瘀的同时兼以调气散郁。有临床研究表明解毒祛瘀方可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22]。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葛根[23]、虎杖[24]、红花[25]可通过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抑制COPD的进展,薤白[26]可舒张支气管达解痉平喘之效。同时,张琼强调临证用药不应拘泥于此方,应据COPD稳定期者毒瘀之轻重、症状和损及脏腑功能,灵活加减用药。

2.1.1 毒重于瘀 对处于COPD稳定期且毒邪为盛者,张琼指出治疗应以解毒为要,然毒邪循经入里常祸及多脏。因此,临证常在解毒祛瘀方基础上重用解毒药,同时兼顾理气、活血、化痰、利水。

《景岳全书》中载“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27],若毒损肺脾二脏,水湿停聚,痰液不得蓄而大溢,急需解毒兼理气化痰,以复枢纽之职、固痰液之堤。肾为水之下关,毒邪可伤肾阳致蒸化乏源,阻三焦致水道不利,水液不归正化泛溢肌肤为肿,则解毒同时需兼顾利水。王冰曾言“肝藏血,心行之”[28],毒伤心气,行血无力可致瘀,毒郁肝木,气滞亦可致瘀,故而在解毒的同时需兼顾调气、活血。《素问·调经论篇》中载“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血气调达既可调动人体正气奋起攻毒,又可防血滞成瘀。张琼临证常加用金银花、连翘、黄芩、蒲公英等以增强透热达表、清解里热之功。遇肺气不降,土不制水,痰涎壅盛者,常合二陈汤、厚朴、杏仁等以燥湿行气。合并肺动脉高压甚或右心衰竭致咳逆倚息不能平卧,水液泛溢为肿者,常合五苓散及冬瓜皮、车前子等以利水消肿,并加用葶苈子、桑白皮以泻肺平喘。合并焦虑抑郁或胸闷气短者,常合瓜蒌薤白剂及苏子、苏梗以行气宽中兼降气化痰,或配合香附、佛手、青皮等以增强理气之功。

2.1.2 瘀重于毒 对处于COPD稳定期且瘀血偏盛者,张琼认为应在毒瘀尚未搏结时速清瘀血,以防毒邪尚存,瘀血又成苛疾难除。究瘀血之成因,多为毒郁虚,治疗应以活血祛瘀为主,兼清热解毒、理气、补虚。

毒蕴化火,炼血成瘀者,需在祛瘀同时加用清热泻火药。毒邪入络,阻滞血行而成瘀者,需祛瘀兼以散毒。气机不畅,因郁致瘀者,应在祛瘀基础上兼顾理气。气虚鼓动无力致血停成瘀者,应祛瘀兼以补气生血。张琼临证重视虫类药的应用,取其走窜之性以达攻毒散结之效,诊疗中常在解毒祛瘀方基础上加用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等虫类药及羌活、穿山龙。葛根与羌活组合尤适用于兼见项背拘紧者,穿山龙、地龙联用则可充分发挥祛风通络、化痰平喘之功,张琼亦常用此二龙治疗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但强调地龙作为虫类药亦可致敏,在临床诊疗中需注意用药安全。毒邪蕴热见发热、黄痰黏稠量多或合并支扩者,常予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前胡等以清热泻火,并加用金荞麦、鱼腥草、竹茹、瓜蒌等以清热痰。毒邪阻络,甚则聚生癌毒者,常加用川贝、海藻、蜂房、半枝莲等以增强散结之功,加用荔枝核、白花蛇舌草及小剂量莪术、水蛭以增益活血行气之效。

2.2 补虚培元以固本虚

《杂病源流犀烛》中言“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29],张琼认为COPD稳定期者应以补益脾肾二脏为先,既充养元气之根,又使之化生有源。临证常用二仙汤或六味地黄丸以补益命门虚损、激发元气,玉屏风散或参苓白术散以培补脾土不足。二仙汤以仙茅、仙灵脾为君,张琼认为二者为温补肾阳之良药,可作为药对相须为用,佐以知母、黄柏缓二仙辛热猛烈之性,使温补而不燥,滋阴而不寒。肺脾两虚致痰涎壅盛,或合并胃食管反流者,加用苍术、厚朴、陈皮等以燥湿化痰,干姜、川椒以温中化饮,代赭石、旋复花、半夏以降逆和胃。平素易感冒,乏力感明显者,则用炙黄芪、炒白术以健脾益气;自汗明显者,则加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等以增强敛汗之功。若因毒瘀化热,煎熬津液致肺阴亏虚者,常予百合、麦冬、西青果、枸杞作为代茶饮泡服;热邪伤阴致肠燥津亏、大便干结难下者,需加用肉苁蓉、麻子仁、当归、杏仁等以润肠通便,使腑气得通,上焦宣畅。

3 验案举隅

患者陆某,男,67岁,2020年12月22日以“反复咳喘10余年”为主诉至我科门诊就诊。患者10余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咳嗽喘息,常因气候变化及特殊气味刺激诱发,6年前于外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后多次因症状急性加重住院治疗。自述近3年规律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吸bid、乙酰半胱氨酸胶囊1粒tid、孟鲁司特钠片1片qn,期间病情进行性加重。2020年7月13日于我院行胸部CT示:慢支、肺气肿、肺大泡改变。肺功能示:一秒率(FEV1/FVC%):58.03%,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5.85%。刻下症见:呼吸浅促,喘息气短,动则加重,可缓慢步行500米,咳嗽,夜间明显,白痰黏腻难咳,口干,乏力,汗多,纳眠欠佳,小便频,大便干。舌暗红,苔白厚,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肺胀,治宜补虚培元,兼涤痰行瘀,处方如下:熟地黄30 g、酒萸肉15 g、茯苓20 g、山药20 g、陈皮15 g、炒苦杏仁10 g、射干12 g、蜜麻黄6 g、炒紫苏子12 g、葛根30 g、红花10 g、当归15 g、络石藤20 g、穿山龙30 g、地龙20 g、白芷15 g。14剂,水煎服,日1剂。并嘱西药治疗方案同前,避风寒,调情志,清淡饮食。

2021年1月11日二诊:患者述咳嗽、喘息气短较前缓解,仍诉口干,乏力,自汗,纳眠欠佳,小便频,大便干。舌暗红,苔白厚,脉细滑。前方加用白术15 g、瓜蒌30 g。嘱续服14剂。

2021年1月28日三诊:患者述喘息气短较前明显好转,偶有咳嗽,痰白易咳,小便频,大便时干时稀。舌暗红,苔白厚,脉弦滑。后宗前方加减调治近3月,期间患者病情平稳,未见急性加重。

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言男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张琼诊治该患者时考虑其年老,先后天俱虚,加之久病,毒瘀胶着,伏于肺络成夙根,故染毒后极易出现病情加重。脾虚运化失职,水液不归正化见口干、小便频,并生痰饮;肾元亏虚,摄纳失职,故见呼吸浅促,喘息气短,动则加重。毒瘀郁久蕴热,煎熬津液,故痰黏腻,并可加重口干。治疗予六味地黄丸合解毒祛瘀方加减以扶助肾气,兼祛毒瘀。予炒苦杏仁、炒紫苏子、陈皮以降气化痰。麻黄蜜制,缓其峻烈之性,增益润肺止咳之功,与苦杏仁一升一降,复肺气之宣肃。合用二龙通络平喘,当归通补相兼,并可润肠。二诊患者仍诉口干、小便频、大便干,虑其痰浊未化,脾之运化功能未复,加用白术以燥脾土之湿,瓜蒌以涤痰并润燥滑肠。张琼临证重视中西合参、病证结合,在本案中既兼顾患者的西医治疗方案,又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诊疗特点,审证求因,因证立方,标本兼顾,效如桴鼓。

4 结语

张琼认为,毒邪和瘀血是COPD的关键病理因素,二者相互作用,胶结凝滞,贯穿COPD始终,并可损及脏腑功能,影响气血水的代谢。COPD稳定期者以元气亏虚为本,毒瘀胶结为标,张琼强调临证需分清疾病的标本缓急,补虚以补肾助阳、培补脾土为主;祛毒瘀则在自拟方解毒祛瘀方的基础上,据毒瘀交争之轻重及兼夹证候灵活加减用药,对辨治COPD稳定期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张琼元气瘀血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芝麻,开门吧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