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治博承古谋新

2023-03-07 09:26晓垒
海峡姐妹 2023年1期
关键词:寿山石雕石料

文/晓垒

邱治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师从林国俤、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荣发。雕刻作品《听禅》获得2017 汉鳳杯金奖,《万象更新》获得2014 上海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不说出他的年龄,你很难想象,面前的男孩已经在寿山石雕行业耕耘17年之久。

邱治博喜欢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诠释寿山石雕作品。他说,每一颗石头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一个灵魂都应该跳出自己独特的舞蹈。

所以,“独一无二”是他给自己的要求,也是给藏友的承诺,更是对每一颗石头的尊重。多年来,他秉持着这份热忱与石结缘。

在精益求精的坚持与执着中,邱治博凭着自己十数年的雕玉技艺和创新理念,巧妙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一刀刀地刻入石雕作品中,为那些冰冷的石料赋予了百变的形态和多彩的生命。

邱治博独具匠心的创作来自生活中的灵感。他善于在花、鸟、鱼、虫等平凡事物中,体会、感受人生的哲理与生命的活力。

秋声(山秀园石)

鼎(芙蓉石)

石雕作品设计是一项脑力劳动,每一块石头的种类、特征差别很大,大小、形状、颜色、透明度各异,要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反复进行审视才能发现石头的美点和瑕疵,做到“胸有成竹”。再经过用心设计、琢磨,才能创作完成精美的工艺品。

雕刻不同于绘画。绘画可以在空白的画纸上挥毫泼墨,有自由的发挥空间,而石雕要“因材施艺”,需要在雕琢之前多观察,找出适合的创作题材,才能将石头最大的美感表现出来。

因此,在邱治博看来,手上功夫并非单纯地靠时间磨砺,更需要悟性和一股较真的劲。

他善于把控雕刻作品的整体造型以及线条的视觉传达。拿作品《鱼化龙》来说,精工配良料,作者随型雕琢,石面若海面浮涌,威武的游龙穿行于汪洋之中,意境十足;鲤鱼头部神韵灵动,耐人寻味。

治博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出产于福州北郊的寿山石,好像冥冥之中把他带到这项传统技艺中。从薄意到圆雕,从山水到鸟兽,这些品类、题材都是他割舍不掉的心头爱。

手里拿块雕刻石料,搓一搓,揉一揉,盘一盘,慢慢看着它发生微小的变化,日益润泽,成为他闲暇时最放松的娱乐。这些小惊喜,足以慰风尘。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工尽而意不尽,意在器外,隽永绵长,是他不懈的追求。

岁月流转,他手中的刻刀雕的是石,也是心。

冰清玉洁 (水洞石)

鱼化龙(汶洋石)

猜你喜欢
寿山石雕石料
高密度电法在建筑用石料勘查区遴选中的应用
不灭的初心(节选)
浅述刘寿山验方接骨紫金丹辅助治疗骨质疏松合并Colles骨折经验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植物“粘”上石料——用植物胶水与石料制作环保耐火钵的研究
齐白石:从石料到泥浆
兽医也能做“御医”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