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运维与检修技术研究

2023-03-09 12:01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马江辉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测距运维检修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马江辉

1 架空输电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常见的故障隐患类型包括:非金属性短路。在线路中,不同电位之间通过过渡电阻连接,造成短路故障。该情况下,过渡电阻大于0,并且影响持续时间较长,整体危害性较大;金属性短路。在输电电路中,不同电位之间存在金属导体连接,连接处导体的电阻为0,使该处的瞬时电流非常大,从而使电路出现自动断开的情况。该故障隐患不仅会对区域的供电情况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火灾等危险现象发生,为周围的居民和用户带来安全威胁;相间短路故障。在三相对称交流电源中,火线未负载的情况下相连,造成严重的短路现象。短路情况下产生大电火花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单向接地故障。在气候、环境、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下,电力主线间歇性超值,从而使高压击穿故障的概率增大,影响环境安全。

2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点定位分析

2.1 定位流程

电网不断发展和应用,使目前需要运维和检修的线路数量不断增多,为使有限的运维资源实现较为理想的维修处理效果,应合理调整检修测量,并设定合理的故障定位流程,从而提高故障检测效率[1]。在输电线路检修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调整检修顺序,在完成线路状态评估后,调整线路检修次序,结合该区段的实际情况以及标准化检修方案,设置针对性故障识别和定位方法,降低故障定位偏差,提高实际的检修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电路运维检修过程中涉及不同技术类型,需要不同部门共同协调构建恰当流程。在线路发生故障后,需要管理部门将信息上传到控制部门,并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同时收集相关信息,明确故障的区段和具体位置以及故障类型。组织维修团队前往现场观察实际情况,并制定维修方案,完成检修工作后需要按照实际情况编写故障报告,上报后结束本次维修工作。

2.2 定位方法

一是故障录波测距分析法。在变电站中安装故障录波设备,该设备能够对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等参数进行精准识别并记录。在发生故障后,由于瞬时电流升高,电气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记录中查找变化时间等数据,能够计算线路故障点和变电站的距离,从而推算故障的明确位置。正常情况下,故障录波器完成采样,按照顺序依次并重复启动记录相关数据,故障记录器记录周期如图1所示。

图1 故障记录器记录周期

在不同区段中,主要的采集数据类型存在一定差异。故障录波器不同时段采集数据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故障录波器不同时段采集数据类型

故障录波器将数据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录波波形,使实际的故障观察难度降低,借助故障波形变化情况,能够判断电流故障的单子类型以及线路连接情况,帮助提高故障查询和判断效率。

二是保护测距分析法。在继电保护装置内的计算模块中,按照故障情况,选择适当的距离检测计算方法[2]。以阻抗法测距为例进行分析,在测距时主要使用反映工频基波量等方法完成计算,同时借助单端或双端的方式测量实际参数。在计算时,假设故障条件为:三相对称、工频基波量、忽视过渡电阻和故障谐波等因素。在该条件下,电路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电路设计示意图

设置故障点为F,能够得到关于双端有源输电线路端头故障后电压UM,UM的公式(1):

式(1)中:IM为故障后的电路中的电流;IFA为故障电流;RF为故障电阻;p为故障点相对距离;ZL为MN 之间的阻抗;IFA为M 端的电流变化情况;DA为故障电流分支系数。

三是行波测距分析法。在计算时,利用波速和波阻抗等相关参数。计算波速v,使用公式(2):

式(2)中:电路中的能量传输主要形式为电磁波,计算电磁波速度时,使用单位时间内传输距离完成计算,x为传输距离;t为传输时间。由于电磁波传输过程中主要受到介质影响,εr为导线中的介电常数,μr为相对导磁系数,在架空电路中,二者均为1,因此,波速与真空光速相等。

计算波阻抗Z时,使用公式(3):

式(3)中:L0为架空线路单位长度电感;CO为对地电容;μ0为真空状态下的磁导系数;ε0为真空状态下的介电常数;hd为导线平均高度;r为导线半径。

测距时,使用公式(4):

式(4)中:x为故障点和测量端的距离;v为波速;t1为第一个故障暂态行波到达测量端的时间;t2为反射波时间。

3 案例分析

以某区域电网220kV架空线路故障为例进行分析,该处电网出现以下故障,针对不同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故障下理想的运维与检测方法。

3.1 外力损坏的运维与检修

外力损坏是在无意或蓄意下对电力设施做出破坏性行为,使设施出现损毁现象。如在违章建筑施工时,大型机械设备碰撞设备或电线,或违法人员蓄意破坏,风筝或塑料等物品缠绕同样会增大线路外力损坏的可能性。在外力损坏影响下,线路受到影响较为严重,同时维修较为复杂,会对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以线路故障为例进行分析,在2019年8月21日,线路甲跳闸,重合成功,判断为B 相。使用三种方式测距,其中主一差动保护测距为11.2km,主二测距7.6km,故障录波器测距7.49km,利用软件打印故障测距结果,明确故障定位。

运维检修人员按照故障定位点标记,在现场寻找故障点具体位置,发现导线上出现闪络痕迹,同时存在车轮痕迹和橡胶碎片。询问当地居民了解到该区域在施工,并出现巨大的爆炸声。判断该故障为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与架空导线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导致出现放电情况,造成电压跳闸和设备轮胎爆炸的情况。该故障为外力破坏故障,在检修时,根据损坏情况进行补强或更换,并巡检附近线路和塔杆等基础设施。在发现导线上存在杂物时应及时清理。为避免后续再次出现外力损坏故障,应当设置标识,提醒附近施工人员注意电线,施工时保持安全距离。

3.2 雷击故障的运维与检修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后,首先应判断雷击故障类型,常见的雷击故障主要有两种,一是绕击雷,该类型故障发生概率较大,占该区域雷电故障的90%左右。二是直击雷,其占比约为10%。在判断时,主要观察和测量雷电流大小、接地电阻变化情况、接地线烧伤情况以及地形特点等内容。在测量累计故障位置时,结合不同测距装置中参数和计算结果,分析最终的故障位置,对比不同故障检测方式的误差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距方式,不断完善整体系统设计效果,不同装置测距误差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装置测距误差对比

对不同装置测距的误差情况,发现其中录波测距和主一保护测距的误差相对较小,主二保护测距误差相对较大。基于此,在计算和判断时,可以选择主一保护测距和录波测距的方式,提高故障区域定位精准度。

3.3 气候故障的运维与检修

案例区域中气候影响造成的故障主要是指台风故障。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发生概率不断加大,台风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会对架空输电线路及基础电力设施带来巨大损害。在台风影响下,可能会出现铁塔和线杆倾倒、线路断线等情况,使变电站压力失稳,无法正常供电。台风故障一般为同一线路的塔杆倾倒,造成多次跳闸故障。在台风的影响下,空中杂物增多,容易造成瞬时接地故障和击穿现象,严重影响线路运行。

具体测量过程中,在2018年9月14日,乙线跳闸,重合成功,主一保护动作,测距离为15.5km,主二保护测距为13.4km,故障相为C相。由于台风影响下同一电路容易多次跳闸,使测量误差较大,可以根据导致区域环境,在故障现场查找具体位置。观察电线闪点和损坏区域,制定恰当的维修措施,确保电路能够正常运行。

4 架空输电线路运维与检修实施要点

构建基础资料库。电路运维检修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丰富的数据库能够帮助提高数据误差判断准确度,同时为故障维修方案提供依据,降低维修难度,提高实际的运维效率。在具体设计时,应基于安全性原则合理设计,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及环境变化情况,调整电路连接方式,同时增设保护角等装置,提高电路安全性。

提高线路检修技术水平。电力企业应注重提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定期引进新的电路检修技术或设备,提高实际的运维效率。电力企业可以将智能技术引入到电路运维检修中,利用智能识别手段,准确识别并定位故障区域,并提供相应的维修处理方案,提高实际的运维效率。

设立监管部门,为降低人为损坏对电路带来的影响,应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分别负责不同线路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做好电路安全保护相关知识宣传,同时严格监管破坏和盗窃电路等不法行为,保持电路运行的稳定性。

5 结语

在架空电路运维与检修的过程中,相关运维管理人员应采取恰当的故障定位方式,并合理判断电路故障的原因及实际影响情况,科学制定合理的维修管理方案,以保障架空电路的正常运行。电力企业应该重视提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故障预防管理,降低电路故障带来的损失和不良影响,促进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测距运维检修
类星体的精准测距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检修
风电运维困局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浅谈超声波测距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茂名式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