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作业管理趣味性策略探究

2023-03-10 02:09鲁伟娟
考试周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三件套笔者作业

鲁伟娟

一、研究背景:小贴纸介入高段语文作业的缘起

(一)作业改革屡屡遭遇尴尬

近年来,各地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作业改革。然而,作业改革依然遭遇各种尴尬:轻负不高质,将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简单化”;换汤不换药,频繁更换课外辅导用书,导致无的放矢,学生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绞尽脑汁,“自创”作业本,但因为缺乏科学思考和对学情的了解,也同样不受学生欢迎。

为推进作业改革,学校也只允许配备一本与教学进度相配套的课后作业本,这对减轻学生负担,倒逼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也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学生态度习惯存在惰性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小学高段一部分学生在对待作业的态度和完成作业的习惯上,存在惰性;对作业抱着应付交差的态度,比较敷衍;不愿深入思考,“借鉴”教辅资料或同学的答案;偷工减料,稍难的阅读主观题直接跳过,留白较严重。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他们的惰性,针对性地变革作业形式,让他们在无形中主动完成作业?

(三)贴纸科学管理的必要性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许多高段学生喜欢利用小贴纸辅助语文学习。笔者对学生使用“小贴纸”进行了调研,发现:小贴纸“喜闻乐见”,颜色丰富,样子可人,携带方便;小贴纸辅助学习,既醒目又方便,一课一贴,一目了然。但是,学生在使用小贴纸的过程中,功能比较单一,浪费比较严重,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小贴纸缺乏科学的管理,其效能无法达到最大化。

可见,如果我们能针对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喜新厌旧”的心理,合理有效地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小贴纸”,同时改变“小贴纸”在使用过程中混乱无序、缺乏科学引导的状态,并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的变革相结合,相信一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也能有效提升他们的作业效果。

二、创新特色:三件套+使用公约+各司其职

(一)私人订制版三件套

为帮助小贴纸有家可归、有效管理学生的小贴纸,以及统筹学习资源,笔者和学生共同设计了贴纸“三件套”,如图1所示。

图1 小贴纸“三件套”关系图

“三件套”环环相扣,紧密联系,配套使用,主要内容包括:

1.小贴纸总动员

一个单元一本,由七张左右的活页A4纸组成。第一张为封面,第二张为“订正王国”,后面四至五张依次对应每一课,一课一页涵盖精华,既有预习的内容,又有课堂的练习,最后一张为“单元便签屋”,用作复习时化零为整,整理归类,使知识更清晰系统。

2.小贴纸大比拼

一个单元一本,由四张活页A4纸组成,第一张为封面,第二张为组员之最和组内精华,第三张为“小练笔之家”,第四张为“废弃贴再利用”。

3.小贴纸王国

由十张左右的活页A4纸组成,第一张为封面,第二张记录知识性错误,一个单元对应一张,分别记录每单元全班的典型错题、共性错误、巧妙题型、重难点等。

(二)共同制订使用公约

为了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小贴纸”,我们共同制订了《班级小贴纸使用公约》(表1)。

表1 班级小贴纸使用公约

(三)分门别类各司其职

我们依据贴纸的不同特点和使用途径进行分类,让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感觉便捷有效(表2)。

表2 贴纸分类情况

三、主要做法:小贴纸使用与管理的具体策略

只有挖掘出小贴纸的各种功能,并渗透于作业设计中,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服务。

(一)问一问,最佳问题花落谁组

笔者在预习作业中布置了“提问质疑”环节,因为每课本来就有课后习题,加上不少学生购买了教学参考书,所以这一环节成了变相摘录。

千篇一律的问题在遇到小贴纸后,悄然起了变化:先由学生将预习中的问题(1个)写在小贴纸上,并贴于个人《小贴纸总动员》,再由小组长负责将组员(4至5人)的问题贴于小组《小贴纸大比拼》,课前进行检查,选出“共性问题”(提问人数最多的一个问题)和“最问题”(最有价值、最有创意、最有难度等),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

以《两小儿辩日》为例,统计了全班(总人数39人)提出的问题,见表3。

表3 统计结果

(二)想一想,最强大脑每课一题

笔者利用《课堂作业本》几乎每课都有的空白,发起了“最强大脑每课一题”的活动,让学生搜集自己认为最难又最有价值的题目,将之记录在小贴纸正面,同时将答案记录在反面。

这一活动在小组内进行,大家交换互考,相互挑战,答出的则在正面写上名字。而笔者在批阅时,也会将无人会做但价值高的难题一一收入囊中,贴入班级《小贴纸王国》,成为出试卷或复习资料时的素材。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激发了部分学生解题和出题的浓厚兴趣。

(三)记一记,同一个地方摔倒几次

学生在同样的题目上反复出错,一直是让老师不解、学生无奈的现象,在基础字词上,更是屡见不鲜。

利用小贴纸,遇到同样的错误,笔者让学生记上各有特色的标记,或加个彩圈配上错误的次数,或写上感受配以小眼睛。虽然没有了传统的“订正”,但这样无疑更让学生记忆犹新。同时,面对反复出错的地方,学生也更愿意主动反思背后的原因,从而有效降低“一错再错”。

(四)画一画,美妙插图锦上添花

对某些适合画图来加深理解、增进感情的课文,如果让学生亲自画一画,无疑是锦上添花。例如,在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三个一”的预习作业:画一个豆荚,提一个问题,记一个好词。课堂上一展示,一个个形态各异的豆荚,让组长们纷纷难以取舍,这股“豆荚风”在班级里刮了好几天。

(五)贴一贴,离题漏题黄贴警告

如果有学生漏题或离题,就要求他们在金黄色小贴纸上进行订正,并贴入个人《小贴纸总动员》中,以作“黄贴警告”,同时记录在班级《小贴纸王国》中。如果多次离题或漏题,则进行适当的惩罚。

由于班组不同,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工艺有部分微调,造成水分不同,但正常生产的窖泥理化指标变化区间范围能够和老化、退化窖泥区分开[10-11],优质窖泥的水分含量多集中在36%以上,质量一般的窖泥其水分含量多在30%~36%范围内,退化、老化的窖水分低至30%以下。就本次实验所取样品而言,由于窖池管理得当,水分含量基本都在36%以上,未出现板结的现象,只有30年的3号窖泥水分低于36%,为33.9%,水分项得分较低,但其余指标对其进行了弥补,获得了较高的得分,为8.2分。

这就给了学生一个缓冲,而每次使用“黄贴警告”,都等于是在提醒学生,多次离题或漏题的学生也就更心服口服地接受相应的惩罚,并主动进行反思。

四、实施效果:小贴纸提升高段语文作业的成效

(一)贴纸总动员,让语文学习更为高效

1.“听默贴+订正贴”双管齐下,有效治疗错字顽疾

充分利用“听写默写贴”以及“订正王国贴”,学生自觉地将平时易错的字词订正在人手一本的《小贴纸总动员》上,尽管没有了多遍的机械订正,但他们照样记忆深刻,重复出错的顽疾得到有效治疗。

2.“黄牌贴+最强贴”相得益彰,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动力

在高段阅读作业中,总有学生漏做一些题目,或不愿审题,此时,“黄贴警告贴”显现了它的作用,漏题人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学生也能静下心来认真审题、深入思考。另外,借助“最强大脑每课一题”贴,使得搜集和解答习题成为孩子们你追我赶、争相学习的动力源泉。

3.“练笔贴+互助贴”双管齐下,提升整体习作水准

利用“小练笔贴”,既方便师生对作文进行比较、发现和互补,又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避免千篇一律。此外,借助“互助贴”进行分层小练笔,全班的作文水平不仅提高显著,版面也整洁美观多了,一举两得。

4.“试卷贴+复习贴”相得益彰,实现复习轻负高质

在阶段性或期末复习时,对“试卷之贴”的错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平时的“单元复习贴”进行重组、归类、修改、查漏补缺等,既避免了重复作业,又有效地进行了系统复习。

(二)废弃贴,让学习优化成为可能

1.利用自身的废弃贴,发现自身不足

在阶段性复习时,师生们发起了“废弃贴再利用”的活动。大家通过比较分析,对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的问题。

2.巧组同伴的废弃贴,增强合作互动

各组组长将废弃贴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废弃贴产生的原因,选出“废贴之王”,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其中的名称,充满青春的活力(图2):“废贴大作战”“天生我‘贴’必有用”“变废为宝”“废贴屋”等,温馨委婉的建议,创意优美的排版,加强了生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图2 “废贴大作战”和“天生我‘贴’必有用”

3.统计全班的废弃贴,启迪反思学情

教师及时统计全班的废弃贴,这既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作业对话”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情、分析学情的极好机会,它带来的是师生对自身学习、教学活动的回顾反思。

五、实践感悟:小贴纸介入作业的后续思考

小贴纸,不仅渗透了我们对作业改革的理念,也蕴含了一种课程改革意识和教育理念。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一)丰富创编形式,完善评价体制,保持浓厚的兴趣

小贴纸的使用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学生的热情则需要持久,如何丰富小贴纸的创编形式及表现方式,是我们后期需持续关注的。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激励评价体制,如教师“引赏制”展评、组内“积分制”展评、班级“亮星制”展评、网络“打赏制”展评等,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呈螺旋上升趋势,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助推延伸探索,挖掘多元功能,从而举一反三

如果说小贴纸主要是为了优化高段语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乐于做作业,那么到了后阶段,我们还可以挖掘它的其他功能,推动学生把使用贴纸的策略、兴趣、动力等延伸开去,自主、深入地去探索学习中的其他问题。

学生的作业管理,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我们要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寻找更适合、有效的资源,激励学生更深入、高效地学习!

猜你喜欢
三件套笔者作业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作业
滴眼剂(塑瓶三件套)生产联动线
滴眼剂(塑瓶三件套)生产联动线
滴眼剂(塑瓶三件套)生产联动线
滴眼剂(塑瓶三件套)生产联动线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