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六忌”

2023-03-10 02:37张细兰
江西教育C 2023年2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张细兰

摘   要: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六忌”

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很多优点,如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等,能刺激学生的感觉和视觉神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趋利避害,做到“六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堂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忌“有头无脑”

形式和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和反映内容。有形式没有内容,或者形式与内容不能很好地结合,那就是“有头无脑”,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既要用一定的形式把内容表现出来,又要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只关注教学形式,那么课堂教学看似气氛浓厚,实则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学生一知半解。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多种电子设备组合而成的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运用过程中,当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出现时,而教师未能把握机会,带领学生从画面中挖掘教学内容,引导和启发学生把理论观点分析透彻,或者未能把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这种教学手段只是一种形式,教学效益低下。

例如,在教学“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时,笔者就采用多媒体教学,把较为深奥的内容分析得很具体。首先,笔者利用《雾里看花》这首歌曲导入课堂,当学生欣赏歌曲后,笔者马上利用歌曲中关键的句子“变幻莫测的世界”设问:“事物运动是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又利用“花开花谢”提问:“事物运动是否是按一定秩序进行的?这秩序又是什么呢?”层层设问,紧扣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出课题,这就避免出现讲课与视听、内容与形式脱离的现象。

二、忌“饱了眼福,饿了脑袋”

多媒体教学凭借图像、文字、声音等画面元素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把枯燥的理论生动化、趣味化,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如果画面元素过多,就突出不了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来不及仔细思考,只能囫囵吞枣,容易引起学生记忆的错乱,使学生不能切实掌握教学内容,这就是“饱了眼福,饿了脑袋”。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解“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部分内容时,展示了七幅画。课后,学生满脑子都是画,甚至把与画对应的知识点张冠李戴了,而对课文内容还是“稀里糊涂”。笔者吸取教训,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只用了一幅画,利用“太阳系示意图”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并解释了“规律”的含义。利用一幅图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不同的理论观点,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突出了重点内容,优化了资源配置,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忌“无的放矢”

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图画说明问题,因为图画简单、直观、形象,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抵触情绪。教师要选用针对性强的图画辅助教学,既要针对课文内容,又要针对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无的放矢”。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发育时期,思想不太成熟,看问题比较片面,但情感丰富,富于幻想。他们在课堂上常常因为教师讲到“情”字、“爱”字而产生情绪波动,影响课堂纪律。因此,教师要重视筛选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元素,选择适合学生心理認知水平的教学元素,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拓宽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四、忌“旁科”知识贫乏

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旁科”知识。换言之,要求教师除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虽然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学科之间并不是绝对割裂开的,各个学科既可以相互联系、统一,也可以相互渗透。在讲解本学科知识时合理渗透“旁科”知识,不仅能增强讲课的说服力、吸引力,为课堂增添活力,还能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哲学常识内容时,笔者就渗透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用这些相关的知识来举例说明哲学观点。这样的课堂不仅趣味性强,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忌草率行事

多媒体教学是集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元素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娴熟地操作每个环节,才能把教学内容讲得形象、生动、直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错漏了哪个环节的话,都不能及时、准确地传播教学内容,还会中断学生的灵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学生不满的情绪,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因此,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设计好课堂教学环节,不能有丝毫怠慢和粗心大意。在设计教学环节后,教师要细化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与教学方式,并且在课前进行演练,熟悉多媒体教学各环节的操作,切勿草率行事,因小失大。

六、忌过度依赖

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很多优点,如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形式新颖等,因而许多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作教学常态,每堂课必用,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但是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就教学内容来说,并非所有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如数学、物理等强调公式推理,逻辑性很强的证明过程就不适用于多媒体教学。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达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发展的目的,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对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容纳的信息量大,但是展示时间有限,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做笔记困难,思维跟不上。对教师来说,每堂课必用多媒体教学也不现实。因为制作一堂课的课件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一般中学教师课程较满,教学时间不允许。很多教师经常在网络上下载课件,时间一长,教师容易丧失备课的能力,导致教学跟着别人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思想,缺乏创新。

综上所述,教师既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也不能丢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应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适度原则”,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职业技能,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文献参考:

[1]施开虎.浅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和谐统一[J].安徽教育科研,2022(3):96-97.

[2]路昕龙.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思考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1):232-233.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天佑中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化学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