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3-03-11 01:47白生新
学周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新知课件

白生新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甘肃张掖 734000)

“问题化教学”满足初中数学教学改革需要,同时契合学生猎奇心理和思维规律,教师实施问题化教学,能够使数学课堂满溢思考和探索的因子,调动学生情感和深度探索兴趣。为此,教师应当深化“问题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从数学课程各教学环节入手开辟问题化教学的实施路径,精心为学生设计奇趣、新颖的导学问题,搭配课内外教学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展开有效思考,吸纳完整的数学知识经验,从而彰显问题化教学实施效用。下面笔者就对初中数学问题化教学展开刍议。

一、“问题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领域的“问题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数学课程目标和学生的生成状态巧妙设置导学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索欲望的教学模式。问题化教学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坚持以问促学的理念,教师将问题和提问作为数学教学的主线,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参与和拓展探究,对活化学生发散思维很有帮助。经过学情分析和理论实践调研,笔者归纳总结了“问题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三点重要意义:

第一,运用问题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数学求知、探索欲。学生具有活跃的个性思想和好奇心,教师平铺直叙的讲授方式往往难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环节结合教材、生活和互联网资源向学生提出具有趣味性的思考问题,唤起学生的猎奇、质疑、联想等思维,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求知的动力和兴趣。

第二,运用问题化教学能够促进数学课堂双边互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追求深化学生主体意识,锻炼学生互动、交流、探究等能力,然而教师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性,致使学生缺少参与课堂、互动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运用问题化教学能够妥善改观这种局面。问题化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具备导引双向交流的功能,如教师可以围绕课程知识点提出一个探究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合作讨论、集思广益;教师还可以参与学生讨论过程,点拨学生的探究思路,与学生合力解决问题,提炼问题中包含的数学知识点。这样,数学课堂就能够形成师生、生生双边互动的格局,学生也拥有参与课堂的机会,从而更积极踊跃地思考探索数学问题。

第三,运用问题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是一项关键能力品格。运用问题化教学法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大有裨益。如在数学课堂检测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基础知识点和训练目标向学生提出生活应用类问题,发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开展解题训练;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收获和认知经验自编题目或提出问题。这既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检测训练目的,也能逐步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迁移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质效。

二、“问题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新课导入问题化,唤醒学生的数学探索期待

新课导入是数学教学的紧要环节,同时也是运用问题化教学的主要场景。在数学课堂教学伊始,学生不了解课程内容、思维活性较低,教师应该延展问题化导入思路,根据课程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复习性、生活化、悬念性导入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发言和讨论,迅速抓取学生的思维和感官注意力,从而唤醒学生的数学探索期待,实现有效导入和问题化教学初步运用。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提出复习性导入问题。这种问题化导入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新旧知识经验衔接。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让学生翻开上一课时的教材和学习笔记,同时发问: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上一课学到哪些知识点吗?请大家分小组复习交流,看看谁掌握得最扎实?在学生合作复习并反馈前一课重点知识后,教师可以利用新旧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顺势引出数学新课内容,进而发挥问题化教学的温故知新效用,调动学生探索新课的积极性[1]。

第二,提出生活化导入问题。生活资源适宜与数学问题化教学整合运用,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导入阶段巧设生活化导入问题,唤醒学生的求知态度和生活经验。如在关于平行线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图片和微视频为学生呈现生活中含有平行线的事物。在学生了解后,教师可以布设生活化导入问题: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教室内的陈设,哪些物品包含平行线呢?学生旋即展开观察、思考和判断活动,列举出身边涉及平行线的生活事物。通过生活问题的驱动,学生能够在生活背景中建立对平行线的初步感知,为后续判定平行线、学习平行线性质做足铺垫。

第三,提出悬念性导入问题。猎奇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应该加强设计具有悬念感的导入问题。如在关于几何图形位置关系判定或性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采用实物学具或信息化课件为学生展示相关图形,然后设置悬念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并大胆提出对图形位置关系或性质的猜想。在各组学生汇报猜想结论后,教师可以记录在电子白板上,跟进问题、揭示新课:同学们的猜想都有一定道理,那么哪组的猜想是正确的、完整的呢?我们需要在新课探究中探寻答案。这样,教师就能够顺利埋下悬念的伏笔,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新知讲授问题化,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新知讲授是学生领会数学知识技能的环节。在新时期的自主学习视域下,教师应该在新知讲授环节运用问题化教学,摒弃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法,根据数学要点知识为学生编制信息化微课件,把学生需要解决的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发布出来,组织学生以同伴群组为结构,跟随课件指引开展新知学习和探究,逐一解决学习任务和问题,从而落实新知讲授目标,提高学生数学合作、自学等能力。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精心编制问题化教学课件。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内容和问题化教学需要,使用信息化软件和互联网资源,落实新知自学课件的编制工作。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编制自学课件可以采用PPT,在PPT 首页插入和概念知识有关的主题图和短视频。这些素材可以是教材图片,也可以是互联网资源库中的Flash 动画、AVI 格式视频等,意在直观展现数学概念的应用场景。在PPT 课件的文本页,教师可以添加数学概念的知识结构图或表格——知识结构图用树状、圆圈、桥形等思维导图呈现;表格内容包括与新课概念相关且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定理或公式。这样,基于问题化教学的自学课件就编制完成。

第二,展示课件,发布问题形式的新知自学任务。在这一步,教师先在投屏工具上播放编辑好的自学课件,待学生熟悉后追加问题形式的新知自学任务:同学们,观看课件后大家有什么收获和发现?结合课件中的知识思维导图,你能正确解答教材例题吗?对照课件中的概念、公式、定理表格,你能分析新课概念知识和它们的内在联系吗?通过问题任务的铺设,学生能够对新知自学目标了然于心。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5—6人为一组,带着问题任务展开新知自学活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考课件给出的材料,先合作完成例题解答任务,再比较、探究新课概念和旧知识的关联,最后自主分享、核对自学成果。然后,教师对存在歧义的结果进行精讲,促进学生对自学问题形成统一认知,从而达成问题化教学在数学新知讲授环节的有效运用[2]。

(三)点拨指导问题化,攻克学生的数学理解难点

以往教师实施点拨指导时,一般直接把正确的解题方法或答案告知给学生,导致学生无法经历自主释疑的过程。点拨指导是教师运用问题化教学的最佳契机。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经常遭遇思维卡壳的情况,时常处于愤悱状态,这时教师应该采用问题启发法,针对学生的思维卡壳点设计启发问题,向学生提供思路、指明探究方向,驱动学生产生有效的思维活动,从而通过学生自主释疑来攻克学生的数学理解难点。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运用问题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分析、明确学生的解题或理解障碍,再设计提出相应的启发问题。如在关于从算式到方程的教学中,部分学生难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教师经过分析后得知,这部分学生习惯用算术方法解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在点拨指导时列举一道简单的路程应用题,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各数量关系的线段图,分别列出算式和方程式,求出结果,同时提出启发问题:大家结合线段图比较算式和方程式,二者有何区别?学生比较和交流后作答:算式中没有字母,用到的都是已知数,方程式中有字母,用到已知数和未知数,用等式表示出线段图的等量关系。教师追问:那么含有字母的方程式有什么优点呢?学生:数量关系更清晰,解答应用题更简便。通过问题化教学的点拨指导,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式是数学的进步[3]。

(四)课堂检测问题化,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

课堂检测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深度,锻炼学生迁移运用能力。传统的练习题检测方式无法带给学生新鲜感,教师应在创新课堂检测方式时引入问题化教学,根据考查和检测目标为学生设计生活拓展、实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教材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探究解决课堂检测问题,促使学生增强实践意识,逐渐养成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应该在推进数学课堂检测问题化时从教材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出发,立足生活视野提出新颖、有趣的检测问题。如在学生认识了几何图形特征后,教师可以提出随堂检测问题:同学们,除老师展示的图形事物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含有课程中几何图形的事物?请大家分小组列举,计时五分钟,比拼哪组举例最多?学生参与检测的热情被瞬间点燃,立即热火朝天地展开小组讨论和举例,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各组学生将想到的生活事物名称记录在练习本上。到预定时间后,教师喊停,让各组把举例成果呈交上来,然后拍照并投影到屏幕上,带领学生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概念一起核查各组举出的例子是否恰当,把不契合图形特征概念的例子剔除,统计出各组符合检测问题要求的例子数量、决出优胜组,从而借力问题化课堂检测,显著强化学生数学迁移运用能力[4]。

(五)归纳总结问题化,弥补学生的数学知识死角

归纳总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运用问题化教学的可靠方向。教师应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梳理繁杂的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认知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师生通过互动交流解疑、答疑,健全知识网络、弥补知识死角,从而升华数学教学效果,实现问题化教学在数学课堂的全过程贯穿。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应该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针对课程要点知识、探究过程提出归纳问题。如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关于运算法则,教师在总结环节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的运算法则是什么?推导法则经历哪些过程?做了哪些例题?运用法则时有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项?在学生归纳、梳理、探究期间,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把法则名称写在学习笔记上,然后根据问题回顾课堂学习过程,在笔记上绘出法则推导流程图,标注出课堂例题和应用法则的注意事项,完成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总体梳理。随后,教师继续提问:对于本课运算法则,大家还有哪些疑惑?个别学生提问后,教师鼓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将疑惑问题一一破解,并提醒学生将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也记录到学习笔记上。教师通过运用问题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数学学习经验,并且数学课堂归纳总结效率能够得到大幅提升[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运用“问题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探索欲,促进数学课堂双边互动,还能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教师应该根据数学教学流程全力推进新课导入、新知讲授、点拨指导、课堂检测、归纳总结五个环节的问题化教学,将具有趣味性的导学问题全面贯穿课堂,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数学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难点和迁移运用,活化学生综合思维,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从而彰显问题化教学的实践优势。

猜你喜欢
问题化教学新知课件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的“问题化教学”
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有效应用探究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