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主要关节腿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3-03-11 01:57程小果王成举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液囊白羽病鸡

程小果 ,程 宁,王成举 ,王 慧 *

(1.山东滨州博莱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256606;2.山东省动物病原微生物工程实验室,山东 滨州;3.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

近年来,鸡肉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白羽肉鸡因其产肉效率高、性价比高、营养全面、易于烹制等特点而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其养殖量及出栏量也在逐年攀升,2021年度的出栏量达68亿只[1]。

2021年12 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第498号公告,“沃德 188” “广明 2 号” “圣泽 901”等三个白羽肉鸡品种成为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的快大型白羽肉鸡新品种,从而打破了白羽肉鸡种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

白羽肉鸡具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生产效率高、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等特点[3]。因生长发育快、体重大等原因,白羽肉鸡关节、腿部受压大,出现病症的几率较高,关节腿病成为白羽肉鸡发病率高、影响鸡群健康和成活率的主要病症之一。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山东省动物病原微生物工程实验室检测了大量的白羽肉鸡病例,其中关节腿病的检出率占到总病例的 30 % 以上。关节腿病的高发成为威胁白羽肉鸡健康、影响养殖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之一。目前来看,白羽肉鸡关节腿病的致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营养代谢异常、药物类中毒等非传染性因素,也有病毒病、细菌病和支原体感染等传染性因素。为此,本文总结了白羽肉鸡关节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广大的肉鸡临床技术人员或养殖场主提供防治思路。

1 非传染性因素

非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尿酸代谢异常等导致的禽痛风、药物类中毒、遗传及营养代谢异常等。

1.1 禽痛风

禽痛风是白羽肉鸡较为多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以关节腔内或内脏尿酸盐沉积为主要表现,在鸡体内可出现尿酸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或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损伤或肾脏机能衰退,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受阻,形成尿酸中毒。

1.1.1 病因 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氨基酸成分不均衡、饮水不足或维生素A缺乏等,均可引起白羽肉鸡群痛风问题[4];此外鸡只肾脏损伤,导致蛋白代谢异常,致使鸡群出现痛风;鸡舍环境差,如潮湿拥挤、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等,也可以诱发痛风。

1.1.2 症状及病变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鸡腿部关节和趾肿大,跛行,站立困难,严重的甚至导致瘫痪。剖检可见关节软骨表面、腱鞘、结缔组织、滑膜和韧带上有灰白色、灰黄色颗粒样或粉末状尿酸盐沉积。

1.1.3 防治措施 找准痛风的发病病因,从而找到针对性治疗方案,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养殖生产而言,高蛋白日粮可匹配白羽肉鸡的营养需求,提升生产成绩,但是也带来肾脏负担重、高尿酸盐症等问题,在临床上需要引起重视[4-5]。

1.2 药物中毒

白羽肉鸡在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用到抗生素等药物,用于鸡群的保健或疾病预防等,尤其是开口药,当前的使用频率较高。有些药物如磺胺类、氟喹诺酮类药物、糖皮质激素[6-8]等使用可能会造成关节或关节软骨等部位损伤,尤其是使用方法不当、免疫剂量有误、药物不良配伍等情况下,更容易造成白羽肉鸡关节腿病的发生。

因此,养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规范药物的使用,避免使用副反应大、休药期长的药物;同时利用好药物的药理作用,控制好不良配伍等,以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规避药物中毒及残留等问题。

1.3 鸡胫骨短粗症

鸡胫骨短粗症也称脱腱症或软骨营养障碍,多为遗传因素所导致。鸡饲料中缺乏钙、磷、铜、锌、锰,或生物素、胆碱、烟酸等维生素,也可以诱发本病。临床上以腿骨短粗、踝关节肿胀、踝骨肌腱脱落或跛行等为主要病理表现。

采取淘汰弱雏、提升管理、控制营养和注重防范的综合措施,对于控制其发病有较好的效果。

2 传染性因素

传染性因素包括鸡病毒性关节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禽葡萄球菌病(关节炎型)、禽大肠杆菌病和禽沙门氏菌病等。

2.1 鸡病毒性关节炎

2.1.1 病原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鸡病毒性传染病,是引起白羽肉鸡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禽呼肠孤病毒没有囊膜,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常用的消毒剂对其杀灭效果均不理想。

2.1.2 症状及病变 发病初期,病鸡主要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精神不振,随后出现跛行;一些慢性发病鸡群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和腱鞘炎等。主要病变在趾关节和跖关节,肌腱、腱鞘及关节囊水肿、出血或充血,关节腔内有透明或红黄色分泌物,严重病例可见肌腱断裂、坏死或出血等。

2.1.3 防治措施 禽呼肠孤病毒既可以垂直传播,又可以水平传播,为防控带来了困难。因此,需要做好种鸡群的疫苗防疫工作,切断垂直传播途径的同时,提升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保护肉仔鸡健康[9]。

2.2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

2.2.1 病原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液囊支原体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以关节肿大,滑液囊和腱鞘发炎为典型症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近几年该病在我国的发病逐年增加且较为普遍,地域性或季节性较为明显,给国内养鸡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鸡滑液囊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对青霉素类等很多的抗生素天然耐药,临床上仅对恩诺沙星、利高霉素、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等药物敏感,但多次重复用药或用药方法、剂量、时间不当等均可诱使其产生耐药性,因此临床上防治难度较大。

2.2.2 症状及病变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病肉仔鸡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滑液囊支原体主要侵害鸡关节滑液囊膜和腱鞘,导致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等[10]。剖检病鸡跗关节、趾关节等部位可见关节肿大、内有积液等病变[11]。

2.2.3 防控措施 针对种鸡做好滑液囊支原体的疫苗免疫工作,保护种鸡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垂直传播,降低雏鸡的带毒率,提升雏鸡质量。对于高发区域的鸡群,可提前采用恩诺沙星、利高霉素等敏感药物进行预防,能起到较好的防控效果[12]。

2.3 禽葡萄球菌病(关节炎型)

2.3.1 病原 禽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疾病,关节炎型禽葡萄球菌病主要表现化脓性关节炎、皮炎等,以腱鞘、关节和滑液囊局部化脓、创伤感染等为特征。本病的病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为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空气、水、土壤、物体表面、饲料及鸡的羽毛、皮肤、黏膜、肠道和粪便中,主要经皮肤或创伤黏膜等途径传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雏鸡可通过脐带途径传播。

2.3.2 症状及病变 肉仔鸡感染后,表现为跛行,不喜站立和走动,多伏卧,采食困难,逐渐消瘦,最后衰弱死亡。雏鸡感染后的死亡率较高。脚趾、脚垫及周围组织形成肿胀,关节肿大等。感染化脓后,可见皮肤溃烂、发紫等。剖检可见关节肿胀处皮下水肿,关节液增多,关节腔内有白色或黄色絮状物。

2.3.3 防治措施 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金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和卡那霉素等较为敏感[13]。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误用或错用等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株比例不断增高,且呈现多重耐药和顽固耐药等特点[14]。因此,临床用药前需经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以提升治疗效果。

另外,中草药具有无药物残留、价格便宜、且一般不产生耐药性等优势,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敏感的中草药来防治本病也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15]。

2.4 禽大肠杆菌病

2.4.1 病原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可引起白羽肉鸡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脐炎、眶下窦炎以及腹膜炎等,也可见腿关节处滑膜炎。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血清型众多,多为条件性致病。当机体抵抗力因温差大、密度过大、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因素而下降时,可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机能降低,从而引起发病。病鸡排出的致病菌可经粪便等途径污染蛋壳、感染鸡胚造成胚胎死亡和雏鸡发病,或经空气、饮水、饲料等途径传染给健康鸡。

2.4.2 症状及病变 病鸡临床表现为跛行或呈伏卧姿势,一个或多个腱鞘、关节发生肿大。主要病变为跗关节肿大发热,剖检关节腔内有红褐色或深黄色的积液流出,个别病鸡有轻微的气囊炎,其它实质性器官没有明显病变。

2.4.3 防治措施 控制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定期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强化饲养管理,降低各种应激因素对鸡群的刺激。对于发病鸡,可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也可采用三黄汤、地锦草颗粒等中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15-17]。对于发病较重的病鸡可直接淘汰。

2.5 禽沙门氏菌病

2.5.1 病原 禽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为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临床也可见到引起关节病变的病例[18]。沙门氏菌是不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在普通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圆形、光滑、无色呈半透明、露珠样的小菌落。在外界环境中有一定的抵抗力,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沙门氏菌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产酸产气,不能发酵乳糖和蔗糖,可依此与其他肠道菌相区别。

2.5.2 症状及病变 病鸡表现精神萎顿、羽毛蓬乱,跗关节肿大、瘫痪,不能行走,并很快蔓延整个鸡群,因采食困难而长势变慢,一些病鸡最终死淘。剖检可见关节腔内有积液渗出。

2.5.3 防治措施 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治疗,临床上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等药物有较好的疗效[19]。

3 综合防控

就白羽肉鸡而言,“强化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重视疫苗防疫,科学合理用药”的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关节腿病的“金法则”。

3.1 强化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

贯彻“养大于防,养防结合”的理念,为肉鸡群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提供舒适的温湿度、合理的密度和适时通风等生长环境,降低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20]。

通过“隔离、清洗、消毒”等切实可行的生物安全措施,净化场区和鸡舍的病原种类与数量[21],降低鸡群的发病风险;选择优质白羽肉鸡鸡苗,同时加大白羽肉鸡雏的淘汰力度,在 5日龄之前尽可能多的淘汰病雏、弱雏和呆雏等,以免中后期的死淘造成更大损失。

3.2 重视疫苗防疫,科学合理用药

采用“预防为主,防大于治”的思路,针对性的防控鸡病毒性关节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禽大肠杆菌病和禽沙门氏菌病等传染性病。目前均有商品化疫苗及相应的免疫方案[9,12,17,19]。另外,需做好种鸡群的防疫工作,切断垂直传播途径,提升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

对于禽葡萄球菌病、禽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因流行地域性强、血清型众多等因素,可以考虑研发对型的疫苗来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22-23]。

猜你喜欢
液囊白羽病鸡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快快长慢慢长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2017年第三季度白羽肉鸡市场行情回顾及后市展望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2017年第一季度白羽肉鸡市场行情回顾及后市展望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滑液囊支原体对产蛋鸡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有扇白羽,有灯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