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盲审结果的中医专硕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2023-03-11 01:39蒋凌飞陈晓倩朱小敏胡跃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蒋凌飞,陈晓倩,朱小敏,胡跃强,陈 炜

(1.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病科二病区,广西 南宁 530023)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术成果,是研究生在学期间自身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知识结构、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强化学位授予单位、导师和研究生的质量意识,加强学位授予管理,保证学位授予质量[1]。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的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主要以学位论文盲审的形式开展,学位论文盲审已经成为各高校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一项重要环节。近年来,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专硕研究生(以下简称中医专硕)的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培衔接,其招生比例逐年增加,中医专硕已经成为中医院校研究生的主体。本文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对硕士学位论文双盲审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探究中医专硕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21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医内科学专业的中医专硕(含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79篇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参加学校组织的硕士学位论文双盲审。

(二)送审方法

1.送审学位论文。我校申请硕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100%双盲审送审。送审学位论文不能出现学校、导师、作者及其他有可能辨认论文来源的字样。

2.送审方式。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委托第三方平台,送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外的单位专家进行评审。

3.评审专家。所有评审专家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外的专家,专家须是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并且是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专家,专家所从事的二级学科或专业学位领域与评审的学位论文所属的二级学科或专业学位领域应严格匹配。同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在同一单位一般只由一位专家选择,并且每位专家评审论文数控制在5篇以内。

4.评阅意见。评审专家的评阅意见包括对学位论文的评分和对学位论文的综合评价意见两个部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项目及权重包括选题与综述(20%)、创新性(15%)、基础知识(25%)、对行业的指导意义(30%)、规范性(10%)。评审专家对每篇论文的评审项分别进行分档评分,分档的评分按权重合计得出学位论文总评分。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等级分“优秀(100≥评分≥90)”“良好(90>评分≥75)”“一般(75>评分≥60)”和“不合格(60>评分)”四个等级。专家的综合评价意见不少于200字,应对学位论文质量等进行简明文字评价,并指出论文的主要不足之处。

5.评审结果。每篇硕士学位论文聘请2位专家进行初评,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再聘请1位专家进行复评。初议及复评后,有2位以上(含2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为“不通过”。初议及复评后,有2位以上(含2位)专家评议意见为“合格”的学位论文为“通过”。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整理,计数和等级资料用百分比数描述。

二、评审情况

送审79篇学位论文,初评和复评共回收评阅意见148份。

(一)评审专家情况

评审专家整体水平较高,均为硕士生导师且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部分专家同时为博士生导师,专家的工作单位为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含“双一流”高校)和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专家的导师、职称类别统计情况见表1,评审专家所在单位类型统计情况见表2。

表1 评审专家的导师、职称类别统计情况

表2 评审专家所在单位类型统计情况

(二)评审结果

所有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均为通过,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见表3。硕士学位论文各分项的评价意见分布见表4。从评价结果看,参评学位论文各分项指标“良好”以上的占意见多数。“选题与综述”“论文的创新性”“基础知识”“对行业的指导意义”“规范性”五项指标的专家评价为“优秀”意见的分别占总意见数的22.22%、16.05%、22.84%、16.05%、25.31%,其中专家对“规范性”“基础知识”“选题与综述”评“优秀”意见的比例较高。专家对“选题与综述”“论文的创新性”“基础知识”“对行业的指导意义”“规范性”五项指标的评价为“不合格”的意见分别占总意见数的0.62%、1.85%、1.24%、3.09%、3.70%,其中“对行业的指导意义”和“规范性”专家评“不合格”的意见比例较高。专家的综合评价意见主要问题也集中在“对行业的指导意义”和“规范性”。

表3 中医专硕学位论文评审结果统计情况

表4 中医专硕学位论文通讯评议分项指标结果分段统计情况

三、参评结果

从评价结果来看,参评硕士学位论文各分项指标为“良好”(含良好)以上的占意见多数,说明学位论文质量总体上有保障,但学位论文各分项指标为“优秀”的占比有待提高,学位论文各分项指标为“一般”(含一般)以下的占比亟待降低。对论文的“对行业的指导意义”和“规范性”评价为“不合格”占比较高。由表格可知学位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要完成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多效并举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四、讨论和建议

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逐年上升,其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占比也逐年提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2018年我国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3.98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7.7%,比2017年提高2.0个百分点[2];2019年我国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7.4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8.5%,比2018年提高0.8个百分点[3];2020年我国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0.2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60.8%,比2019年提高2.4个百分点[4]。医教协同后,中医专硕研究生规培临床轮转时间长,如何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中医院校的“双一流”建设,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新问题。学位论文质量受学生自身因素、导师因素、高校的监管因素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中医专硕的学位论文质量。

(一)提高招生质量

生源质量与优秀人才培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考生第一志愿选择报考在本科就读学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较多,各高校可以通过进行“5+3”一体化教育模式,培育优质生源。并且可以实行研究生推免制度,设置优质生源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推免生和考生。同时在招生复试时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择优录取。

(二)优化课程设置

研究生培养对学位论文有关键的作用,优化论文写作相关课程的设置,开展不同形式的课程教学,以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水平。可开设例如“论文写作指导”“文献综述”“医学统计学”“医学文献检索”“循证医学”等课程。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可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进行指导。制定在校期间研究生参与各项学术活动积累学分的制度,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各学术论坛和学术期刊投稿。

(三)修订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除制定统一规范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之外,需结合中医专硕的行业特点,制定中医专硕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明确中医专硕研究生可撰写的学位论文内容。建议中医专硕可撰写的学位论文内容:以社区人群、医院病例为对象的研究;以个案为对象的研究;以有名老中医、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对象的研究;以针对临床问题为对象的试验研究;以文献资料、生物学数据为对象的研究等。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首先,要破除导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动态调整的招生资格审核,并按照不同学科和专业学位领域分类选拔,实行立德树人“一票否决”制,将导师的育人能力和指导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纳入审核标准。让更多德才兼备的教师进入研究生导师队伍。要健全导师的考评、激励机制,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结果与招生资格、导师个人和导师所在培养单位评优相挂钩。将盲审评分为优秀的学位论文纳入校级优秀学位评选范畴,给予导师和研究生一定的奖励。同时,要加强对导师的培育,每位导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导师培训,以全面提升导师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加强学位论文常态化监管

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侧重学术诚信及德育;实行“导师—教研室—学科—培养单位—研究生院”的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体系;实行“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原始资料审核—预答辩—学术不端检测—100%省外双盲审—答辩—全网公开”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加大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盲审的抽检力度;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答辩环节聘请的专家不局限于本学科的专业和本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跨学科跨专业学位类别聘请专家参与评审并给出意见和建议;在学位论文封面添加答辩组成员姓名,提高答辩委员的责任感;同时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