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

2023-03-13 02:48崔翔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墓志铭死者

崔翔

考点概述

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太长,故文字简洁明了,这符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考查要求。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其中志的部分跟人物传记很相似,都是记录人物的生平事迹,赞扬其言行品德。

这类文体,从章法上说,开头一段着重叙述死者的姓名、世系、爵里等,中间部分叙述死者一生的经历,最后一段简要交代死者的后人。墓志铭叙述的主体非常明确,考生在标题部分即可加以把握。在阅读的过程中,考生要重点理清人物的经历,做了什么官,做了哪些事。特别要注意文章里能体现人物品行的细节以及与墓主相关的人物,再从最后的部分寻找赞扬死者品行的相关语句,了解墓主的言行品德。与一般的传记相比,其抒情性更强一些,会于叙事中含蓄或明白地表达作者对墓主的看法和态度,抒发对时事和生死的看法。

知识链接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把死者在世时持家、德行、学向、技藝、政绩、功业等方方面面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墓志铭的萌芽时期,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庄子》中记录了有关于卫灵公墓志铭的故事,墓碑上的文字主要是强调治国之道和卫灵公没多大的关系,而且内容也非常少,但可以看出,墓志铭的形式已经初见雏形。这时的墓志铭,只是记录墓主人的生平事迹,由于其真实性,给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准确的依据。随着朝代的更迭,墓志铭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传记形式,渐渐发展成以作诗的形式记录墓主人的丰功伟绩。墓志铭在隋唐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几乎每个官宦的坟墓中都可以看到墓志铭的存在。同时,墓志铭的形式和内容在隋唐时期也非常完善且多样了,不仅墓志的形制不再统一,甚至还出现了塔铭。

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周宛委墓志铭

◎〔明〕张 岱

先生少即颖敏,异群儿,十八为董公门生。董公为越中名宿,弟子数百人,一时英俊,皆在其门。先生自负过高,目睹同门,少所许可。及试有司,以奇文见斥,弃举业,下帷稽古,涉猎群书。以此浪荡不羁,家业日落。先生益蹇傲佯狂,见人矫骇愕窒,如野鹿山鸡不可与接。家居无事,辄浩叹长吁,其一肚皮怨天尤人、磊砢不平之气。其性火上腾,妒河中决。其著作,文则韩非之《孤愤》①,赋则屈原之《离骚》。后作《史断》一书,眼前之人不足以供其唾骂,乃进而评骘千古,洗垢吹毛,寻其瘢痣,热唱冷嘲。

先生幼弟允恒,余女夫也。余常造其庐,先生见余至,必出其所著书以示余。皆残编断简,窜改涂抹,烟煤败黑,微有字形。余不能句。先生寻行觅字,为余诵之,嘠唶咨嗟,不以为疲也。庚戌夏季,病剧且革,呼其长公郎嘉绩至前,手授数卷,曰:“此吾遗文也,近世无知之者,留之后日,以待桓谭②。”言毕遂瞑。

其友张岱曰:“先生著述盈笥。其所持论,皆出人意表。余独畏其舌锋犀利,饮其毒者,无不折角③。如此异人,如此异才,求之天下,不能有二也。余尝谓先生位不偿德,命不酬才。王奄州著文人九命,先生乃占其四:一贫困,二嫌忌,三偃蹇,四恶疾。特以先生侥幸,其余五命,皆所获免。寿登七十。先生子三,皆负轶才,自能名世。”余以此语下慰九原遂拂石铭之铭曰轩冕也而视如奴隶英雄也而轻若儿稚将相也而贱若狗彘余佩服先生。

(选自《琅嬛文集》,有删改)

〔注〕①韩非之《孤愤》:韩非子作《孤愤》,表达不容于时的愤慨之情。②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③折角:指在争论中被人驳倒。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以此语下/慰九原遂拂石铭之/铭曰/轩冕也而视如奴隶/英雄也而轻若儿稚/将相也而贱若狗彘余/佩服先生/

B.余以此语下慰九原/遂拂石铭之/铭曰轩冕也/而视如奴隶英雄也/而轻若儿稚/将相也而贱若狗彘余/佩服先生/

C.余以此语下/慰九原遂拂石铭之/铭曰/轩冕也/而视如奴隶英雄也/而轻若儿稚/将相也而贱若狗彘/余佩服先生/

D.余以此语下慰九原/遂拂石铭之/铭曰/轩冕也而视如奴隶/英雄也而轻若儿稚/将相也而贱若狗彘/余佩服先生/

2.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野鹿山鸡不可与接”与“水光接天”(《赤壁赋》)两句中的“接”含义不同。

B.“其性火上腾,妒河中决”与“我决起而飞”(《逍遥游》)两句中的“决”含义不同。

C.“庚戌夏季”中的“庚戌”与“岁在癸丑”(《兰亭集序》)中的“癸丑”用法相同。

D.“余尝谓先生位不偿德”与成语“如愿以偿”中的“偿”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宛委聪颖过人,但过于自负。周宛委在做越中名宿董公的门生时,对董公门下的众多杰出人才少有赞许。

B.周宛委渴求知己。张岱常去周允恒家,帮周宛委改造房屋,而周宛委见到他,就会拿出自己写的书给他看。

C.周宛委言辞犀利。他的观点都很出人意料,与他争辩的人,无不败北。张岱很佩服他,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天下无二。

D.周宛委命途不济。张岱认为文人九种不好的命运中周宛委就占了四种,好在他的三个儿子都具有才能,能显名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试有司,以奇文见斥,弃举业,下帷稽古,涉猎群书。以此浪荡不羁,家业日落。

译文:

(2)手授数卷,曰:“此吾遗文也,近世无知之者,留之后日,以待桓谭。”言毕遂瞑。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屯田郎中石君墓志铭

◎〔宋〕文 同

公字君瑜,世居关中。少举进士,授扶沟县主簿。民狃悍猾,务不直以乱治,亡所尊畏,侮慢骄狠。公至,不能耐,绳以国律,无所借宥。久之,恶少相教敕避去,曰:“是不如他人,慎无犯,入即齑汝肉矣。”令尝间语公,谓寰内之治,难以比诸外,当少宽,取无事以去;不尔,忽失虑,中其奇,安可悔?公曰:“用法有内外之异,非朝廷所以待天下之意也。愚职在奉助,惟知以殉公为称,不知其余矣。”

改知虹縣。虹俗尚杂恶,昧利而嗜讼。公初来,谒守。守视公少年,易之,撼以虹治,留公假州务。公曰:“奉诏书,不敢私自免,试往临之。苟有可以上关,愿府无见爽相庇赖,事不枝柱,政无难为矣。”守颔之,曰:“然。”既至,严肃闭默,众莫测其端涯。但密记奸桀,疏捕几辈,白府逐他所。自是一境平静,以善誉闻。

富人责租,使其奴殴逋者。公曰:“奴罪当然,教之者主耳。”并录之。主惧,匿不出;捕急,其徒计赂人代焉。至廷下,公曰:“是富人耶?衣冠则尔,其质乃贱隶。”袒视之,肤革皲瘠,果其家役仆也。杖去,直得其主而坐之。自是强宗大姓,俯首蹑地,谓公为神矣。

移绵州罗江县,蜀人柔良畏事,索摩抚,公易虹治,一用清简。未逾时,县事已告无所设。簿书凝然,械杻积蠹,庑下徒吏,偃居门宇终日。居甿不识追胥之扰,尽力田事。新黉舍,聚良子弟,置师教之,亲为讲说义训,使循服,其父兄感泣入谢。

迁屯田郎中,宰相方将汲用,而公遂病至不起,享年五十二。呜呼!公为人器宇傥荡,望之魁崛伟人也。喜大节,善论议,于世务纤悉无不该究,听之灼灼,皆可立施用者。与人款曲,接以恩决,无一不相能,故死之日,上下咸嗟悼之。

(选自《全宋文》,有删改)

1.下列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绳以国律,无所借宥(宽容)

B.使其奴殴逋者(拖欠)

C.居甿不识追胥之扰(差吏)

D.迁屯田郎中,宰相方将汲用(引导)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公认为朝廷立法的用意是天下无别,所以治理京城近处不应与外地有所不同,执法不可稍加宽松。

B.虽然虹县难以治理,石公并不畏缩,毅然赴任。他希望如有政务需要禀报,州府不要对自己的差失加以庇护。

C.有富人教唆奴仆催租伤人,为逃避治罪,逼迫奴仆冒充自己去顶罪,被石公识破,最终被抓捕到案,依法治罪。

D.石公善于品评人事是非,洞悉世情时势,分析问题清楚明白,处置方法切实可行,他对人殷勤应酬,与人亲善相处。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尔,忽失虑,中其奇,安可悔?

译文:

(2)簿书凝然,械杻积蠹,庑下徒吏,偃居门宇终日。

译文:

4.石公治理虹县与罗江县,施政方略主要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答:

猜你喜欢
墓志铭死者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ORGANIZED GIVING
《尹源墓志铭》考释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HCN4、Cx43在电击死者窦房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自杀还是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