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正兵:用葫芦雕出精彩人生

2023-03-14 09:05解莹
科学之友 2023年3期
关键词:临夏葫芦研学

文|解莹

临夏人酷爱葫芦,或种植,或雕刻,或收藏,或把玩,逐步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葫芦雕刻艺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葫芦雕刻大师,白正兵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23 年1月,凭借出色的葫芦雕刻技艺,白正兵通过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正式成为一名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白正兵的艺术世界,看他如何用葫芦雕刻出精彩人生。

结缘葫芦艺术

白正兵1976年出生于甘肃临夏,自小便与葫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父亲曾经种植过葫芦,童年时,他的很多时间是在葫芦地里度过的,因此对葫芦有着特别的情感。后来,他的哥哥成为了一名葫芦雕刻师,受其影响,白正兵也渐渐喜欢上了葫芦雕刻。

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白正兵便想到卖葫芦。一次,他拿着自己雕刻的葫芦到市场上卖,一个葫芦就卖了1.7元钱,这在当时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次卖葫芦的经历使他信心大增,也坚定了他学习葫芦雕刻技艺的决心。

白正兵

1992年,白正兵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没有继续学业,他选择从事葫芦雕刻,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从1992年到1998年的6年间,他先后师从白正龙、高宝福、周明树等工艺美术大师,葫芦雕刻技艺不断精进,这为他日后成长为优秀的雕刻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为雕刻大师

年轻时,白正兵辗转多地谋生,曾被北京、河北、陕西等地的工艺品厂聘为技师,从事象牙、牛角、竹木、石器等多种材料的雕刻工作,提升了自己的雕刻技艺和艺术修养。

虽然接触了不同类型的雕刻艺术,但白正兵钟情于葫芦雕刻的初心始终未变。回到家乡后,他一心钻研葫芦雕刻技艺,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一件件寓意深刻、画面精美的雕刻葫芦在白正兵的精雕细琢中诞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白正兵雕刻的作品刀法拙而不滞,线条流畅俊秀,题材主要为人物、花鸟、山水等,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其中,《一百罗汉图》《十八罗汉图》《八仙过海》等作品构图精妙,技法独到,人物塑造生动传神,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苦心创作和用心实践,白正兵熟练掌握了葫芦种植、造型技艺以及葫芦雕刻的构图和技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临夏乃至甘肃顶尖的葫芦雕刻大师。

弘扬传统文化

如今,除了艺术创作,白正兵还有一项重任——传承和推广。

2010年,白正兵创立了振斌工艺美术品经销部,专门从事雕刻葫芦的创作和经销。经销部成立后,带动更多当地人从事葫芦雕刻,一方面壮大了临夏葫芦雕刻艺术的传承队伍,另一方面扩大了临夏雕刻葫芦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

2016年,在临夏市八坊十三巷,白正兵葫芦雕刻艺术工作室正式成立。八坊十三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很多外地人了解并熟悉了临夏雕刻葫芦这一非遗项目。

白正兵雕刻葫芦作品

2018年,白正兵作为民间艺术家,应邀到俄罗斯进行艺术交流,他的作品《中俄友谊长存》《中俄好兄弟》被永久收藏,为雕刻葫芦走向世界作出了一定贡献。

近年来,白正兵不仅带徒弟,还积极参与研学活动。甘肃读者集团将其工作室确定为研学基地,并聘任白正兵为甘肃读者研学旅行专家顾问;临夏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聘请他为课外辅导老师。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葫芦雕刻艺术。

传承人档案

白正兵,生于1976年,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临夏雕刻葫芦代表性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临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副秘书长,河州工匠。2012年,作品《一百罗汉图》《十八罗汉图》获第十二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一等奖,《竹简十八罗汉》《天中辟邪》获创作创新二等奖。2014年,作品《八仙过海》获第十三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一等奖,《一百罗汉》获制作技艺二等奖,《十八罗汉》获创作创新三等奖。

猜你喜欢
临夏葫芦研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我爱临夏
临夏·福地
相约临夏花海中
寻觅临夏至味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