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开展长文短教的几点尝试

2023-03-14 17:50邵小玲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要素课文文章

邵小玲

部编版课本收录了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考验,同时也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由于长课文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如果直接灌输,则会产生课时不够用、讲述不深入等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特点,采用“单元语文要素细化”的教学方式,将语文要素作为教学切入点,抓住全文的“神经中枢”,缩短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起到长文短教的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能让学生整体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为后续的解读打下基础。在教授长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阅读课文,不必强求他们理解作品,而只要初步了解作品的意思,对文章有一定感悟即可。

《雪孩子》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属于较长的文章了,笔者配上悠扬的音乐,引导他们参与到素读中。学生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诵读课文,如自主默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诵读等,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他们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获得初步感受。笔者让学生说说朗读的感受,如有学生谈道:“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篇文章让人有开心的感觉,加上优美的音乐,我也仿佛和雪孩子一起在雪地里玩耍。但是后来,我感觉心情有点沉重,尤其是在读到雪孩子化成水的时候感到很难过,这时候再听音乐,也感觉很悲伤。”在素读中,学生已经对作品的情感基调有所了解,笔者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后续解读,如说说小白兔的心理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雪孩子在舍身救人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情感等。这样就让学生从素读逐步过渡到深入解读,能快速把握住人物的内心波动,掌握阅读切入点,从而起到长文短教的效果。

素读的课堂是不求甚解的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配乐朗诵的活动中,尝试进入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获得初步感受。

部分学生在阅读长文的时候,感觉文章的内容很“乱”,常常会被绕糊涂,因此说不清文章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如指导他们运用思维导图画出文章的结构,并在整理归纳中厘清作品的行文线索,让学生把握住重点,提升阅读效果。

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笔者给他们介绍了思维导图的阅读方式,首先将文章的题目放在最中间,然后辐射出去若干线条,分别标注情节、人物等关键词,然后再一一补全相关的内容。如在“情节”方面,学生先在阅读后区分出起因、经过、結尾的段落,然后再细化展现每一部分的内容。如“起因”包括“营救小蛇”“得到宝物”两部分,“经过”包括“得知消息”“劝说村民”“说出真相”这三部分,学生还在“说出真相”上特别标注了五角星,表示“高潮”,在“结尾”部分,标注“纪念英雄”。在人物方面,学生分别写出了海力布、小白蛇等人物形象,并画上线条展现他们的关系,如“海力布”和“小白蛇”之间的关系是“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报恩,将其带到龙宫”。通过一系列整理后,学生发现文章内容再长,自己也能把握住关键点,厘清线索。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所以他们很难在阅读长文的时候还原文章的结构线索。但是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思维导图运用图画、文字、线条等方式,能起到思维可视化的效果,帮助学生还原文本内容。这样就能帮助他们整理思路,搞清楚长文的结构特点,起到长文短教的作用。

充分利用文章的辅助信息,也是长文短教常用的方法。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而课本中常常有丰富的插图,形象化地展现了人物形象,所以如果学生能观察插图理解人物形象,则能帮助他们提升阅读能力。

在学习《小英雄雨来》的时候,笔者将课本中的插图和课外连环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插图,理解人物形象。首先让他们看看课内插图,说说雨来此时在做什么,母亲在干什么,猜想故事的后续情节。学生认为雨来十分活泼,神情自然,母亲对他的态度则是气恼中带着一丝疼爱。由此可见雨来一定是惹母亲生气了,但是母亲并未过多责怪,他们猜想后续可能还会写雨来愉快的童年生活。笔者此后给他们展现连环画中的内容,并说说雨来的表情、神态、动作有什么不同。如有学生发现,雨来的面部表情逐步变得严肃,尤其是在看到日本鬼子的时候,呈现出愤怒的神情,但是面对强暴的敌人,他却并没露出畏惧的神态。结合这一点,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故事后续讲述了雨来和敌人战斗的场景,表现了雨来英勇不屈的形象。通过观察插图初步了解人物形象,并猜测故事情节的后续发展,再自主阅读课文,学生就能在长文中把握住关键信息,提升浏览的效率,阅读速度自然就能加快很多。

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入手解读,一是可以结合插图串联文章内容,思考各个人物在长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二是要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并结合文字解读,看看能否破解人物性格的秘密。

有的语文要素涵盖面比较广,内容比较多,而语文课时有限,无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所以教师在教授长文的时候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教学方法,将复杂深邃的语文要素分解成读、思、说、写等单独的训练环节,让学生探究其中的深意。

《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在传达信息的时候要将时间、地点等内容都说清楚,这样才能避免闹笑话。”然而,阅读作品并探究其社会意义,这样的语文要素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故此笔者化整为零,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在阅读环节,学生分角色诵读课文,并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思考小动物开会为何屡次不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在思考环节,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小动物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它们的做法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在讨论环节,学生互动探讨,说说自己从该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迪,总结传递信息的高效方法。在写作环节,学生要以真实生活为例子写一则通知,试着把事情讲清楚。将次要的阅读内容剔除掉,让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社会意义,并采用从阅读到感悟再到实践的方法,通过化整为零,让学生一步步体会作品的深意。如此教学就降低了难度,让学生把握住阅读和思考的关键点。

在化整为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既要将整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小内容,又要让学生注意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能让学习更为深入,有助于学生把握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

在开展长文短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语文要素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将长课文浓缩成若干探究主题,并设计相关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这样就能起到浓缩的效果,以便让学生快速掌握文本阅读的关键点,从而提升读写综合水平。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五里树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要素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