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最美语文

2023-03-14 17:50张雪梅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师

张雪梅

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发现不少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重理轻文。

除了诸如主观方面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客观方面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发展,语文习题试题形式的更新、难度的加强等原因之外,语文教师更应俯下身子了解学情,钻进教材发现精彩,由课堂迁移到课外,读写结合,引领学生走进美不胜收的语文殿堂。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美”读读出新高度

面对篇篇都是名家美文的中学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应有驾驭学生课堂朗读学习的策略与技巧,引领学生将文字转化成具有表现张力的有声语言,在陶醉朗读美文的过程中深度学习体验语文之美。

以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例:《春》《古代诗歌四首》《秋天的怀念》《纪念白求恩》《猫》《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等文章,涵盖了散文、诗歌、童话等文体,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教师要从指导学生朗读重音、停连、语调、语速等细节上入手,进行自由朗读、范读、评读、对比朗读、角色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反复练习、展示,直至达到一个理想状态,学生将作者的感情与期待代入朗读,将作者的喜怒哀乐和自己的独特体验呈现于有声朗读的语言文字里,分享进步、成功的喜悦,其乐无穷。

试读词语、赛读句子、比读段落、诵读美篇;学习小组组内赛读、接龙赛读、组间赛读;最优朗读者、最佳朗读小组……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下,能够品味语文佳作之美,能够熟练地将声音、眼神、表情、手势、站姿、走姿等外在手段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唤醒激发朗读美文的成就感和朗读兴趣。

2.引领学生理解内容,“美”悟悟出新深度

找准切入点,引领学生发现语文教材课文的真实内容、思想情感,美化滋养学生心灵。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教师要了解、分析学情,真正结合教材,捕捉最佳点拨时机。语文教师要思路清晰,引导学生读中悟:悟内容、悟情感。

以七年级中学教材课文为例,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描绘四季美景抒发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结合细小的生活体验,抒写真挚动人的亲情;不同时代少年对童真、童趣、友谊与爱的感悟;从人生意义价值、修身养德、培养品性等方面追求美好充实的人生;从人与自然关系上,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尊重善待生命;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想象带来的快乐,用崭新的眼光看待世界、宇宙……

语文教材每一篇佳作的内容理解依靠教师的引导,但绝对不是“教参资料搬家”“教师一言堂说教”。这就要求教师精准备课,因材施教,进行高效的教学设计。找对找好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切入点,启发学生由整篇文章、重点段落、精彩語句、关键字眼入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揣摩作者的感情寄托、深意何在,探究发现研讨新观点、新思想。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知道文章以及相关的国籍国情、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作者生平简介和性格经历,真真正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换位思考,清晰准确全面具体捕捉到、表达出课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3.引导学生分析写法,“美”析析出新亮点

正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好文章贵在情真,但也注重不露痕迹的锤炼语言。语文教师要刻意避开说教,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语文教材篇目的艺术特色之美。让学生学会比较赏析,真正体悟好文章美的地方除情真意切之外,还在于它与众不同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写作方法等。

例如七年级上学期进行《春》的课堂教学,教师最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轻松说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尝试运用此种修辞手法遣词造句,提升文采。进行《秋天的怀念》的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赏析“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还有对美文标题、开头、结尾及关键语句的重点分析,说出想象和联想写法、作者的行文思路等。当然,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也在逐步加以突破。因文而异,要引导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发现文章的精彩亮点。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综合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和思辨的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安排活动,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收集整理资料、讨论交流、主持组织、组内班内展示等环节,训练提升自己实际生活中的说话礼仪,训练自己清楚、连贯、得体地表达等口语交际能力。

1.精心设计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活动任务

语文教师要有把控教材整体、宏观调控运行,注意教学细节、微观精雕细琢的意识,科学设计好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活动安排。及时让每一个学习小组、每一位组员都能够在科学的评价激励制度下稳步进步,都能尝试到参与活动的美妙体验和展示活动成果的乐趣,切实感知语文世界的无穷妙处。

以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为例,切实搞好“有朋自远方来”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自我介绍的环节,是认识自我、展示自己的口语交际手段,通过组内交流与组间交流,同学们明白要介绍清楚自己的姓名、家庭情况、特长、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等,也可对自己的“姓”“名”加以巧妙的解释,展示时若是幽默风趣则会使人印象深刻。同时借助古今中外的名人交友故事,引导学生端正认识正确交友,沉浸在认识了解新同学的快乐与兴奋中,感悟语文实际运用之美,爱语文,更是用语文。

2.要经常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激情延伸到课外阅读

语文教师要随时进行不同规模的读书感言交流、读书心得、精彩片段朗诵赛、名著知识最强大脑等活动,时间可长可短,形式多种多样,以发现、展示、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特长为宗旨,激励学生热爱读说写。

例如对于“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部落”等语文活动的安排,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巧妙迁移,如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朝花夕拾》,如从《女娲造人》到《西游记》《镜花缘》等,按照课程侧重点不同的具体需求,不妨同时期阅读同一本书,及时组织召开读书交流会,进行专题探究研析,激发学生高效课外阅读兴趣。

3.踏实扎实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不足

切不可单靠考前刷题得分来替代真正的活动开展,切不可走形式、走过场,从而弱化语文学科的学习激情,乃至阻碍学生真正长远意义的综合能力提升。

例如,活动的开展涉及通知的具体写法、请假条的具体运用;转述老师的话邀请家长参加、邀请学校领导或是当地知名人士参加班级的专题活动等。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低头时时能读书。

一旦教师思想上放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的兼顾,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就会失去向内深入思考、向外展示阅读心得的内驱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将会与我们的预期背道而驰。

当电子产品充斥着学生的课外生活时,语文教师要巧借时机带领学生不忘文学,共同与学生漫步于优秀的文学作品里,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让心灵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形成相辅相成、交互影响的良性运转趋势。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于课堂,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捕捉阅读教学的读写契机和最美的阅读体验,抓获学生的写作思维火苗,顺势点拨,引燃学生写作热情。

1.从课堂阅读教学入手,不同话题的课文内容自然能够引发学生不同话题的思考,独特的表现手法也能够给他们最美的示范

例如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学习回忆童年类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师即可叩启中学生美好童年的回忆之门,引导学生忆美好点滴,抒难忘之情;朗读感念师长类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藤野先生》,教师即可请学生谈一谈影响自己的一位恩师其人其事,引导学生敘真事、抒真情。

朗诵《春》,欣赏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文字妙处,顺势让学生多观察,用语言进行描述;品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应及时引导学生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句式写一段话。

2.语文之美,美在创作

以阅读为写作基点,点燃学生仿写的思维火花就是创作的起点。高效的阅读与品析是最直接的语文储备,也是精彩创作的前提和起点。

例如品读《春》的最后三段精美文字:“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教师可适时点拨,引发学生的仿写激情:“秋天像一位绘画家,抹红了山林,刷黄了庄稼;秋天还像魔法师,掩藏了飞鸟,巧匿了虫鸣;秋天更像一位智者,播撒着人生舍与得、付出与回报的真谛、智慧……”

类似的即兴说写,课堂教学操作起来方便有效。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即兴的仿写冲动形成思维习惯。自然而然地学生就能够真正走上爱语文、好写作、会创作的良性循环之路。

教师随机课堂生成,可以进行几十字的片段训练、锤炼词语训练、扩写训练、修改作文训练,不必拘泥于动辄整篇作文训练;还可以进行训练拟定作文标题,写好作文开头、结尾,包括写好过渡句等。

系统有序的梯度训练能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明白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细微词句等写作注意事项。简而言之,教师要巧抓课堂切入点以读促思、以读促写,通过深入浅出的美文阅读引领学生满怀兴致爱上作文。

3.教师的下水作文也是必不可少的

师生共同体验写作乐趣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写作过程难点突破的示范引领。教师要让学生爱上作文,首先自己要爱写文章。数字化时代教师更要摒弃参考资料里的标准答案、满分作文,要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真创作,写真人,抒真情。让学生独立写作,不抄袭,诚信学习,真实写作。

正如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所强调的那样,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初中学生有少年时期的特色,鼓励学生写出的作文既有本色美,又有明净美。

语文学习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阅读熏陶、文字积累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勤于实践,引导学生重视读书,擅长写作,爱上最美语文学科。

作者简介:河南省新乡市第三十九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