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社区有群“百变”的“老娘舅”

2023-03-15 09:28陈佳慧
现代苏州 2023年3期
关键词:娘舅新庄六楼

记者 陈佳慧

在如画的苏州古城内,千年的虎丘塔旁,有一个社区创立了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帮助居民们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这群志愿者有个特殊的称呼——“老娘舅”。而这群退休后仍旧在发光发热的老人,也已经成了居民们眼中最亲切的家人。

有了“老娘舅”,生活安心足

2月17日,有老人来到虎丘街道新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反映:“楼道里的灯不亮了,只能摸黑回家,请帮忙想想办法。”社区接到居民反映后,迅速联系了辖区内的退休党员夏剑萍。这位网格员、“海棠先锋”志愿者接到电话后立刻带着工具、扛着梯子前去义务修理楼道灯了。“谢谢‘老娘舅’,这下晚上回家就敞亮了。”居民笑着感谢道。

为啥称呼他为“老娘舅”?原来,夏剑萍也加入了新庄社区“百变”老娘舅团队,除了平时积极参加为老人送餐等志愿服务,擅长修理各种电器的他,每逢社区便民服务日,便会开个“小摊”,拿着装满工具的蓝色袋子等待有需求的居民,为他们修理家电。如果平时遇到电器问题,夏剑萍也是随叫随到。

据了解,这支名字亲切感十足的志愿者队伍,是新庄社区于2005年9月在苏州首家创新成立的。这支新庄社区品牌队伍由社区居民骨干组成,平均年龄在65周岁左右,都是居民群众中富有激情、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的老同志。在“老娘舅”们的心目中,居民需求无小事,从修电灯到调解邻里纠纷,只要居民有需求,他们都力求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身为居民组长的八旬老党员张炜明就是一位邻里信得过,很有威信的“老娘舅”。去年9月他接待了反映家中渗水的王女士。上门实地察看后,他发现渗水情况很严重,立刻前往楼上的居民家沟通,却得知两户人家的矛盾非常大,连门都敲不开。为及时调解矛盾,张炜明采取迂回办法,和社区主任商量后决定单独上门,经了解,六楼的住户是位单亲妈妈,房子才装修过,之前王女士经常吵着要撬地板查看漏水情况,楼上住户觉得冤枉就置之不理。在多次协调后,六楼住户先退一步同意撬地板查看,五楼居民也承诺如果不是六楼问题愿意全额补偿损失。经过反复排查,最终发现是落水管损坏造成雨水积压使得五楼漏水。虽不是六楼住户的问题,但最终没有向五楼收取撬地板损失的费用。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后,两家人和解了。

在新庄新村这样的老新村,看似小事却棘手难处理的矛盾特别多,也正是有了像张炜明这样的“老娘舅”揽下社区制定的首问负责制,一管到底,有效减少了矛盾的激化。每月15日,在社区市民广场,“老娘舅”们还会组织举办党员志愿者服务日活动,就像“医生”一样接待着调解需求的居民。

“娘舅”越百变,生活越精彩

除了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与邻里间的问题,在维权方面,“老娘舅”们也是一把好手。有一位居民投诉称自己在附近超市买的电扇少了一片叶子。“老娘舅”第一时间给超市打电话反映情况。超市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让把电扇拿过去调换。当天下午,“老娘舅”就骑着电动自行车开开心心地把电扇换了回来。一个电话解决一起投诉的事例让“老娘舅”们大感欣慰,他们觉得工作起来更有劲了。

别看“老娘舅”处理的都是小事情,可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大事情。随着“老娘舅”消费维权的队伍成立,经过不断完善和提升管理水平,如规章制度上墙,工作职责分工到位,“老娘舅”的消费维权模式逐渐形成制度,效应不断放大,之后更是被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省工商局、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办公室联合发文,评选为“全省放心消费创建百件惠民实事”和“百姓最关注和满意的30件实事”之一。

为了宣传维权意识,“老娘舅”们还曾排演了一出以保健品陷阱为背景的小品《免费的代价》。背台词、演小品对于这一群年均近七十岁的“老娘舅”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年龄最大的张炜明是第一个将所有台词记下来的,成了其他“老娘舅”的榜样。经过三个月的磕磕绊绊,小品被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得到了居民朋友的大力赞赏。

随着队伍的发展,新庄社区内这个志愿者品牌已经升级为“百变老娘舅”。百变,指的是以佩戴“大红花”等更丰富的形式招募更多社区内的党员、网格员、退休人员、热心居民等加入这个集体。同时,社区以百变的方式开展团建沙龙活动,打造“百变”共享经验分享平台,平时更是以常态化、均等化、个性化开展“百变”便民服务。

随着“老娘舅”团队的扩大,团队内成员“各司其职”,服务范围也正在变得更广。“百变”无限,越来越多的优秀服务事迹正在以“润雨悄无声”的方式传播着社区正能量。“百变”的“老娘舅”,正在让虎丘街道辖区内新庄大家庭的社区生活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娘舅新庄六楼
感冒
小娘舅
小娘舅
老娘舅
我与娘舅的父子情
垃圾
垃圾
老庄尾盘拔高股价的确认技巧
垃圾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