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2023-03-15 09:40郭俊杰董丽敏金光益
当代旅游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

郭俊杰 董丽敏 金光益

[内容提要]本文以1992-2022三十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1860篇核心期刊的文献为数据来源,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出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时间分布、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内容并得出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后续国内乡村旅游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引言

乡村旅游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俱佳的产业形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缓解居民生活压力,满足人们返璞归真、追求自然的需求,同时,乡村旅游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旅游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好乡村旅游已刻不容缓。

回顾近三十年的研究历程,国内学者集中围绕乡村旅游的定义、参与主体、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因此,对国内乡村旅游阶段性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有利于明晰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对了解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人工梳理方式限制了文献覆盖面,本文充分利用可视化软件,可以更加清晰、精准地对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和热点等进行动态跟踪,减少了人为梳理的主观性与误差。

本文以1992-2022年国内乡村旅游的1860篇文献为对象,基于CiteSpace6.1.R4计量分析软件,绘制了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清晰、直观地呈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为后续乡村旅游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 数据来源与方法

CiteSpace能够把文献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可视化地展现出来。通过CiteSpace可以快速了解所研究内容的热点,绘制知识图谱,因此本文使用CiteSpace工具对所选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

为了分析关于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乡村旅游”为主题进行检索共计得到14973篇文章,其中包括9572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2282篇学术论文、293篇会议、1444篇报纸文章。为了增加数据的准确性,在前述搜索的基础上,本文又采用了高级检索方式,选择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发表在核心学术期刊的文章,共计得到1913条结果,去掉对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最终得到研究对象1860篇文章,其发文数量随时间分布图(见图1)。

图1 发文数量随时间分布图(来源:中国知网)

二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况

(一)国内乡村旅游发文数量与时间分布

学术文章的数量反映着研究的进展趋势,将时间与发文数量结合起来可以看出整个研究进程的不同阶段,还可以预测未来研究的走向。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以“乡村旅游”为主题,以核心期刊为条件进行检索,得到1992-2022年间的1805篇文章。从图1中可以发现,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1992-2005):

这个阶段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数量较少,主要研究乡村旅游的概念、必要性等内容,杨旭(1992)最早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生活向往而产生的旅游需求会提供巨大的市场,并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应满足的条件,同时提出了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开创了国内乡村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先河。何景明等(2002)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标志。谢彦君(1999)、韩丽(2000)站在开发角度分别研究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目标定位与开发项目的基本类型、旅游景区的规划与设计等内容。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2006-2015):

200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乡村旅游年”;2007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颁布。这些政策的提出将乡村旅游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伴随着国家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视,乡村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进入第一个高潮期,从2004年的8篇文章到2005年的18篇,2006年直接达到了59篇。

在这个阶段,乡村旅游各方面的理论研究逐渐完善,例如对当地居民与游客、乡村资源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李乐京、梁玉华等(2007)研究了当地居民态度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以贵州安顺天龙村为案例,发现村民与当地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到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保护了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示范案例。粟路军等认为乡村旅游者对旅游地是一种“绝对”忠诚。陈佳(2015)等借鉴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相关理论,综合社会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研究秦岭景区农户和景区脆弱性。

第三阶段为稳步发展阶段(2016—至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以来连续3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当年论文发表数量达到155篇。乡村旅游再度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个阶段研究内容十分多样,伴随着新时代与新技术的发展,对之前的理论进行创新,关于乡村旅游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融合发展,以及疫情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更加贴合如今的时代背景。例如王宁(2021)利用ASI和服务质量模型研究数字化时代下乡村旅游消费者满意度指标。耿松涛、张伸阳(2021)研究了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协同发展。朱长宁、孙梅(2022)对乡村旅游服务商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营销策略提出建议。

(二)研究机构分布分析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机构知识图谱(见图2)。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机构主要是来自国内的各大高校,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科学、资源环境、旅游、工商管理等研究领域,充分说明国内已经开始用多学科的视角来研究乡村旅游。根据图中结点的分布也可以发现,各机构之间的联系较为分散,联系不够紧密,多数的合作都是以同地域内的合作为主。

图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三)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所要阐述内容的高度概括,可以快速掌握文章的主题。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阶段研究的热点。图3是根据所选文章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得到的知识图谱,可以看出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涵盖范围很广,主要集中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建议、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城乡统筹之间的耦合关系、发展模式等方面,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开发、乡村自身的特性(如资源与文化)也是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图中的关键词进行总结概括,大致可以将乡村旅游的研究热点概括为:

图3 乡村旅游文章关键词的知识图谱

①.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

②.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③.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对关键词的突现词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阶段乡村旅游的研究热点,在操作时选取了10个突现词,如图4,分别为开发、开发模式、对策、新农村、城乡统筹、精准扶贫、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说明学者们在研究开始之初主要集中于开发、开发模式方面的研究;2006年开始,伴随着“新农村”“乡村旅游年”等概念的提出,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目光转向于对策、新农村、城乡统筹等方面;随着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文旅融合等战略,学者们开始研究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与各项政策之间的关系,用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图4 乡村旅游关键词突现图谱

1 乡村旅游与各政策的融合发展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2017年党在十九大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国务院设立文化和旅游部,开始推广文旅融合;由于乡村旅游在上述政策中的重要作用,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各种政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其中实现路径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如陈秋华提出了“三产”“五化”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银元提出将乡村振兴与推进乡村旅游提升发展、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路径;张红艳总结了湘西十八洞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的宝贵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具体案例。李武玲提出要以双创理念提高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很多学者融合各政策来进行研究。如张洁研究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耿松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乡村文旅融合提出建议。

2 发展模式

对于发展模式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直到现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内容。尹振华最早提出乡村旅游“三步走”的发展模式:从资源认知到文化关注再到农旅结合。邹统钎同样从资源角度入手,提出通过对乡村旅游实行市场化开发利用,并列举了生态银行机制、乡村合作社机制与股份公司机制等典型机制模式。近年来,文旅融合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手段。于秋阳提出以文化创意来助推新时代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吴茂英发现乡村文旅小微企业在社区嵌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依托乡村人才、文化等各种资源来实现乡村振兴。王敏娴等站在农旅融合角度,提出“新农人”、合伙、R&B三种新模式。除这三个角度以外,刘彬等还提出采用集体化模式来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3 产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

通过关键词知识图谱中得出的十个突现词发现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也是研究的热点。表现在众多学者研究了不同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某一地区为例就当地的产业升级给出建议等方面。如李丹、霍松涛、刘春颖、粟琳婷分别从新发展格局、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互联网”背景下研究产业升级路径。王玉霞、张曼婕、王国华分别以四川、贵州、北京郊区为例研究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与融合发展的具体机制。

三 结论

文章主要从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发文数量、发文机构、研究的热点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国内乡村旅游研究从1992年开始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研究内容基本覆盖到了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各个方面,在理论上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发文数量伴随着不同的政策与背景会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趋于稳定。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从资源、环境、旅游、经济等方面入手,角度较为全面,但各大高校(机构)在研究中合作较少,多以区域内的合作为主。不同的时期研究的热点也不同,在起步初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定义以及开发必要性方面的内容;到了发展阶段参与主体、发展模式等各方面理论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如今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更加贴合当下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文旅融合等时代背景。

根据对国内乡村旅游进行可视化分析,乡村旅游目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仍然是如今研究的主要趋势,要继续完善理论研究,继续深化多学科融合的视角。旅游业本就是一个复合产业,对旅游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交叉学科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理论和视角,例如站在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乡村的环境和社会承载力,来为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的建议。同时加强国内各大高校间的合作,共享各自区域内乡村旅游的经验。通过多方合力,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