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治理体系,给乡村学校装上“发动机”

2023-03-22 02:06李子臣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薪酬重构教室

李子臣 _ 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

如何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让乡村学校充满活力,让乡村学校的教师感知幸福、看见成长,让乡村学生心中有梦、眼里有光,是乡村教育人的责任,也是乡村教育的时代使命。

1.重构学校发展战略价值观体系

重构学校发展战略价值观体系,就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观,统一育人目标,建立共同愿景。

学校发展战略价值观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现实样态。我们把“学校竭尽全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感,以利于教师竭尽全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接纳并欣赏差异,为多元发展创造可能;用一切机会和资源为师生创造成功”这三条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在此价值观引领下,确定了新的育人目标,即“培养有底气披荆斩棘、有勇气笑对人生的少年”,建立了“成为一所能够感知幸福、看见成长的库区学校”的愿景。

2.重构学校组织结构体系

重构学校组织结构体系,就要确定学校的价值中心,通过分权赋能实行多元主体治理。

一是确定教育教学一线是学校的价值中心。学校的组织结构变革应该形成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让资源、资金直接流向一线这个价值中心的结构体系。首先,建立起由党支部、全体教职工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成的学校战略高层负责决策机制。明确年级主任为中层管理者,直接连接战略高层和教育教学一线,对组织一线的质量和效益负责,是一线价值中心的第一责任人。原来的教务处主任、德育处主任、总务处主任这些中层管理者成为支持人员,为一线服务,不具有对一线的指挥权。

二是把重要的人物放到重要的岗位。最重要的岗位一定是离学生最近的岗位,一定是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那就是年级主任。在新的组织结构里,副校长必须要兼任年级主任。学校还从教师中选出优秀教师担任年级主任,享受和副校长一样的待遇和权利。

三是分权赋能,激活多元主体内动力。新的组织结构的变化不仅是一个扁平化减少层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实现从过去校长一个脑袋想事情到多个脑袋想事情的转变。那么,如何激活多元主体的主动性?要遵循责权利等边的规则。我们首先将集中在校长手中的权利分下去,让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权利,也享有相应的利益,他们才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是治理主体相互制约,让权利得到约束。变革前,校长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发言权,随时随地都可以决策;变革后,校长的权力是受约束的,只能在校务委员会这一个场合行使决策权,学年末还要接受信任度投票,低于80%则应向上级部门提出辞职。年级主任的权利很大,但是如果不能通过信任投票,将不能继续任职。这种制约关系让大家都会认真负责做好工作,这也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3.重构学校薪酬体系

一是调整薪酬结构,让薪酬成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实现价值分配的重要方式。新的薪酬方案是按照教师系列、管理系列、职员系列三大系列制定的。遵循“按劳分配、按岗取酬,绩优酬高、薪随岗变”十六字原则,将原有工资体系中的各项进行整合,分为基本工资、校内岗位工资、校内绩效工资、其他绩效工资四项。工作量工资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了,其影响和正面导向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改变薪酬计算方式,鼓励团队合作。为了更好地体现薪酬的激励作用,彻底改变依据课时进行计算的做法,我们依据各学科实际工作量和复杂程度,设定工作量系数,参考人数系数,整体打包,核算出校内岗位工资。教师的校内绩效工资分为两大部分,年级整体业绩占2/3,学科业绩占1/3,不统计教师个人业绩,而是奖励年级整体和学科整体,从而鼓励团队合作,减少学科间、教师间的不良竞争和内卷。

4.重构学校课程体系

一所学校中,驱动学生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课程。于是,我们重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实施选课走班,激活学生的自主性和内生动力。

一是构建适切的分层课程,让所有学生体验成功。分层课程需要开发分层的学习资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单独的考试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心、细致精准的辅导、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基于真实任务的分类课程,让学习变得更有意思。例如,我们开设的服装设计课程,是为老校友生产当年上学时所穿的校服。我们拿到了十一学校、山东潍坊一中、上海嘉定中学一共3个款式、39套校服的真实订单。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原材料采购、设计制样、缝制加工、价格核定、成品发货、售后服务、收益分配等一整套学习任务。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产品,产品又被市场(顾客)所接受,学生的学习动力自然就提高了,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是建设学科教室,实行选课走班,让沉寂的教室活起来。选课走班让教师从集中的办公室走进了自己的学科教室,教师有了自己的专属空间。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个人爱好,精心布置自己的工作室、准备学习资源,让每个学科教室都有了学科特色,都有了个性和生命力。学生根据所选的课程在不同的学科教室完成学习,而不是从早到晚坐在一间教室的固定座位上。学生走动起来了,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这让我们看到了课堂和课间应该有的样态。

重构治理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竭尽全力为学生成长服务,才能激发出师生的内在发展力量,才会给乡村学校装上“发动机”。乡村学校不应成为教育的孤岛,乡村学校应该打开边界,与社区联结,争取社会力量的助力,这才是乡村教育未来应该走的路。

猜你喜欢
薪酬重构教室
长城叙事的重构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