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大职业教育”视域下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与表现路径

2023-03-22 04:01仇娴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黄炎培校企职业

■仇娴

“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这是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黄炎培总结我国近十年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主张,人们称之为“大职业教育”思想[1]。“大职业教育”思想把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职业教育社会化、科学化及平民化的办学方针,为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密切相关,没有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但是,校企合作一头热的现象长期存在,由“校热企冷”的一头热慢慢变成两头都不热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一、困境:校企合作不深不实的表现形式

真正的校企合作其基本要求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展专业课教学,较高层次的要求是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但是,能达到基本要求的校企合作不是很多,能达到较高要求的校企合作就更少了,校企合作不深不实的现象却较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教育主体对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缺乏深刻理解

黄炎培“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深刻阐述了只依靠职业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力量是办不好职业教育的。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各教育主体对黄炎培“大职业教育”的理论都了解,但能够深刻理解并能践行在教育实践中的却不是很多。政府层面尚未在体制机制上让企业将承担校企合作教学任务当成自己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学校层面未能多措并举主动与企业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2]。如果学校及企业都能深刻理解及践行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校企合作一定会走深走实。

(二)以书面材料对校企合作进行评价

在职业学校各种项目申报、视导检查、考核验收中,都有对校企合作的具体要求,在对学校的校企合作成绩鉴定上,大多以书面材料为依据,例如与哪些企业合作、有没有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课程开展情况、哪些双师型教师承担了校企合作课程等。只要学校拿出符合要求的校企合作书面材料,就能在这个项目上获得理想的鉴定结果。所以,部分校企合作不畅的学校就将重点放在 “做材料”上。由于材料中的数据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不仅会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造成决策上的误导,也让职业教育在编造数据的过程中对校企合作更加不重视。

(三)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现象较为突出

任何一所职业学校都对校企合作报以极大的热情,但是重视校企合作的企业却不多,校企合作“校热企冷” 的现象非常突出。企业必须要追求效益,在承担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企业可能要额外付出并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力成本,以及学生实验实训的材料成本,这对企业而言,势必造成效益上的损耗。所以,很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做得比较好的校企合作,也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要身份是企业临时招聘的员工,能把实习生当成学生去培养与教育的企业并不多。

(四)部分学校将校企合作单一定位在顶岗实习

真正的校企合作应该贯穿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的始终,即理论课教学的场域主要在学校,专业课教学的场域主要在企业,学生在学校与企业这两个教育场域中自如转换学习样态,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学校却不多。很多学校将校企合作单一定位在学生在校期间不低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上,其他教学时间几乎与企业没有任何的合作。由于学生的顶岗实习大多安排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学期,按照国家规定,学生的实习是有劳动报酬的,很多企业只把学生当成一个劳动力,学校只是定期安排教师走访企业、看看学生,校企合作并不深入。

(五)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场域仅限于学校

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师资建设的重点,绝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都超过80%,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中,其认定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拥有“双证”。很多教师拿到了“双证”,但却没有从事双师教学,其教学场域仅限于学校。很多企业在没有能力为校企合作提供师资资源的情况下,也未能建立起给获得双师职业资格的教师从事专业课教学的体制与机制,导致双师型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双师的教学职责,影响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二、分析:校企合作不深入对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影响

缺少校企合作育人,就不可能有合格的职业教育。当校企合作不畅通时,影响的不仅仅是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对企业的影响更大。

(一)企业招到合格员工的难度加大

从表面上看,校企合作对企业而言是“赔钱的买卖”,实则不然。当企业不参与职业教育,或者参与度较低时,职业学校无法站在行业企业的需求侧前沿培养学生,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很可能已经是被企业淘汰了的。当大批缺乏校企合作育人的学生毕业后走向职场时,必然会出现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一尴尬的局面。所以,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绝不是在帮助职业学校培养人才,而是在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企业参与的程度越高,收获的人力资本红利就越大。

(二)学校的技能培养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各行各业的技术更新及产品换代的速度都非常快,今年的热销产品及高端技术很可能到明年就被淘汰了。但是,任何一所职业学校都不可能经常性更换实训设备,也不可能即时性把专业课教师送出去培训前沿技术。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下,职业教育若仅仅在学校内部进行,学生学到的大多都是被淘汰的技术。所以,当校企合作不畅通时,学校的技能培养一定处于较低水平,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会更加困难,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更加不被社会认可,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会更加低下。

三、逻辑: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引领校企合作的内在联系

(一)“大职业教育”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一脉相承关系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理念提示的是单纯依靠职业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无法充分发展职业教育的深刻道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的核心理念,向社会传达的信号是:没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企业就难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从中可以看出,黄炎培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大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与当下国家强调的校企双方“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社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及社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二)“大职业教育”思想对校企合作的指导意义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仅靠教育界本身无法发达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拓展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才能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真正有用。从另一角度而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质量越高,各行各业的发展质量越好,人才从哪里来? 一定靠职业院校的培养。如果职业院校关起门来,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案培养人才,势必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如果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既能让职业院校的培养方案更加优化,也能让企业的用人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这是一个对职业学校及企业双赢的最佳培养模式。所以,“大职业教育”思想对校企合作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探索: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引领校企合作的表现路径

真正的校企合作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热情与积极作为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国家政策的在指导下,各教育主体以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为引领,才能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才能让校企合作真正走深走实。

(一)各教育主体应认真领会与践行国家政策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了破解校企合作质量不高这一难题,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该方案针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的核心理念。“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表达的是国家对校企合作高度重视的鲜明立场;表达的是政府层面对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与职业院校合作育人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这一明确态度;也从价值取向上向学校、企业、市场和社会释放了“校企合作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的信号。各教育主体要认真领会国家的教育政策,并在职业教育全过程认真落实国家政策。

(二)地方政府要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

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不高,与缺乏相关政策支持有一定关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应该对企业提供哪些政策支持? 首先,应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根据培养学生人数等可量化指标确定减免数额;在教育经费划拨时,对承担校企合作教学任务的企业,应划拨一定比例的教育经费。其次,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利益机制和荣誉制度,对于高质量的合作,应从制度层面给予企业一定的奖励,对于教学业绩突出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应让其获得一定的荣誉及待遇,建立健全企业承担教学任务的技术技能人才职称晋升制度,激发企业及技术技能人才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价值感和荣誉感。再次,应建立和完善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项保险制度,降低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安全事故时的责任和风险,解除企业后顾之忧。

(三)学校应以“大职业教育”理念主动开发校企合作市场

走深走实的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在国家政策及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主动开发合作市场。一直以来,校企合作不深入,不仅与企业不积极有关,也与学校不主动有很大关系。部分学校不主动开发合作市场,而是以等靠要的思想坐等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坐等企业上门借提供实习岗位之名招工。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是合作的需求侧,也是供给侧,是这一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对一定区域内的相关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及承担校企合作的教学能力有深入的了解,对拟合作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主动开发合作市场,并与拟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发课程、共同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共同承担教育职责,主动承担起校企合作组织者的职责[4]。

(四)企业应以“大职业教育”格局承担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

企业存在的价值并非仅仅为了创利,还有很多社会责任要承担。企业应深刻认识到,是否参与职业教育不是一道可选题,而是一道必选题。企业的良性运转,不仅仅要靠产品与技术,还需要源源不断的高技能人才的供给。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仅靠职业院校单方面教育主体是难以完成的,必须要靠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在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与相关院校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也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因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应以“大职业教育”的格局,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培养一支由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技术骨干组成的面向校企合作的教师队伍,与学校专业课教师共同研发课程,共同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共同实施教学,确保校企合作的高质量运行。

(五)校企双方以“大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开展深度合作

在校企合作上,无论国家层面政策保障体系多么完善,无论校企双方态度上多么重视,如果合作质量不高,很多铺垫的意义都不大。所以,校企双方应以“大职业教育”为指导思想,真真切切提高合作质量。

1.校企双方共同研发合作课程

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在企业上实训课,这样的合作只是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走深走实的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利用企业的场地及设备进行技能操作,更重要的是让企业的技术骨干站在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沿参与到教学中,让学校的双师型教师与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研发课程。例如,对教材中已经过时的产品与技术进行换代与升级,将企业正在研发的技术纳入合作课程,针对专业教学目标研发能够促进学生技术创造力提升的校本化实训课程。

2.校企双方在教学实施中要高度协调

校企合作课程的研发,只为合作教学提供了一项重要的保障条件,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校企双方高度协调,并确保教学质量,才是校企合作的关键。在教学实施环节,企业与学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是做好合作教学时间上的协调,二是做好师资配备上的协调,三是做好教学实施上的协调。在教学实施协调方面,不仅仅是在什么时间上什么课以及由谁来上课那么简单,重要的是以“大职业教育”的责任感,校企双方共同做好对学生职业精神及综合素质的培养[3]。

3.校企双方在对学生的管理上要高度一致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有对学生的管理职责,但很多企业对此却重视不够,没有尽到管理职责。“大职业教育”视域下的校企合作,企业的教育职责与学校是一样的,企业的兼职教师与学校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要求是一致的。例如,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时,企业的兼职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实施必要的引导;当学生有违纪行为时,企业的兼职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当学生无故缺勤时,必须要查明原因;当遇到极为棘手的学生管理问题时,校企双方的教师要共同解决。

4.校企双方共同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当学生主观上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时,无论国家、学校及企业多么重视校企合作,无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质量多么高,一切外在的重视及努力都难以转化成学生的有效学习。因而,校企双方要以“大职业教育” 的目标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并非完全是自己的事,也是自己对国家、社会及家庭的责任。在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真真切切提高学业水平。

5.校企双方要共同做好对学生后续发展的跟踪与研究

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就3~5年,而在企业工作的时间却是几十年。但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对学生后续发展的跟踪似乎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企业在这方面是缺位的。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学校和企业都能认真学习黄炎培“大职业教育”理论,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研究制定校企双方合作进行学生后续发展的跟踪机制,为校企合作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案例。

(六)以宽广的视野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研究

任何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的实施,都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撑,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尚不成熟的现实情境下,必须要高度重视对校企合作的研究,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双师型教师、企业教学人员、职业教育教研员等,通过课题等形式开展校企合作研究。校企合作研究的内容包括: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校企合作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的制定及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的管理、考试与评价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要坚决摒弃课题研究材料化、表格化的倾向,引导研究者深入调研,用第一手的资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撑,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引导校企合作走向深入。

高质量的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重要的教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校企合作走深走实时,不仅能让职业学校培养出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也能促进行业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所以,深刻领会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各教育主体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需要。

猜你喜欢
黄炎培校企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打 得 好
职业写作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