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油菜产能提升存在问题、潜力优势及对策措施

2023-03-22 05:57燕林祥张双林幸卫萍庞绍明张万坤
中国种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罗平县罗平生姜

燕林祥 张双林 幸卫萍 庞绍明 张万坤

(1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种子管理站,曲靖 655800;2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曲靖 655800;3 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罗平分校,曲靖 655800;4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生姜技术推广站,曲靖 655800)

我国是油料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2021 年全国油料消费约1.65 亿t,产需缺口1 亿t[1]。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调整结构扩种油料,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来源,是扩种油料潜力最大的作物[2]。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耕地7.4 万hm2,年平均降雨量1743.9mm,平均气温15.1℃,冬季受昆明静止锋影响,常阴雨连绵,非常适宜冬油菜种植[3],常年种植油菜保持在5.3 万hm2以上,是云南省油菜种植第一大县。提升油菜产能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油菜产业概况

1.1 油菜生产现状油菜是罗平传统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保持在5.3 万hm2和 14 万t 以上,分别占全省的1/6、1/5,素有“滇东油库”之称,“罗平菜油”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 年全县种植油菜5.48 万hm2,总产15.54 万t。

1.2 菜籽油加工现状罗平县现有金丰油脂、成天油脂和富锌农业等规模油脂加工企业和地方特色小型加工作坊100 余家。打造了“依鲁”“菜之韵”等一批菜籽油品牌,年收购原料10 万t 左右,加工菜籽油3.5 万t 左右。

1.3 三产融合发展现状罗平县自1998 年提出“旅游带动战略”以来,依托“东方花园 魅力罗平”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21 届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和花海马拉松赛、花海山地自行车赛等文体商旅融合系列活动。2021 年接待游客795.08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27 亿元,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 产能提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 种植基数大,扩种面临瓶颈油菜作为罗平县优势产业,通过多年发展,目前除北部阿岗坝子干旱地区和南部八大河一带南亚热带气候区外,其余气候适宜、且能在最佳节令种植油菜的地区基本都种植了油菜。2020-2022 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分别为5.43 万hm2、5.48 万hm2和5.55 万hm2,种植面积虽每年均有一定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并呈稳定趋势,油菜种植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3/4 左右,持续大幅增加种植面积困难较大。

2.2 水利设施欠缺,保障能力不够截至2021 年,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3 万hm2,且大多需要提质改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6 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0%,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油菜种植靠天吃饭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同时,由于缺乏灌溉条件,也制约了干旱地区的油菜扩种。

2.3 生产方式粗放,种植效益偏低油菜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变,油菜生产面积大、总产高,但机械化作业程度和种植技术水平偏低,加之生产物资和劳动力投入居高不下,种植油菜的总体效益偏低。目前,油菜产量在2700kg/hm2左右,按6.5元/kg 计算,每hm2产值仅17550 元。

2.4 加工企业弱小,带动能力不足油菜籽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全县仅有金丰油脂、成天油脂和富锌农业等规模加工企业,且多数没有和农户建立起稳固有效的利益联系机制,油脂加工企业对全县油菜扩种、带动能力不足。

3 产能提升存在的潜力和优势

3.1 存在的潜力

3.1.1 生姜地扩种潜力罗平小黄姜(生姜)是罗平县优势特色大产业,常年种植面积在1.2 万hm2以上。2021 年全县种植生姜1.56 万hm2,总产47万t,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罗平传统生姜种植播种期较长,每年从3 月下旬至5 月中旬均有播种,全生育期180d 以后可以开始采收。每年10 月采收10%左右用于制做泡姜,11 月(主要集中在中旬)采收70%左右用于鲜姜销售或深加工,12月上旬完成采收。多年来,由于采收时间较晚,多数生姜地错过了油菜的最佳播种节令(10 月上中旬)从而导致耕地闲置或种植其他生育期较短的作物,采用生姜地迟播油菜种植模式,利用好生姜地扩种油菜潜力很大。

3.1.2 单产提升潜力虽然罗平县油菜单产已处于旱地油菜生产较高水平,且油菜生产面积大、总产高,但生产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生产水平差异大,特别是油菜种植发展较晚的北部山区生产较为粗放,单产水平仅在2100kg/hm2左右,远低于坝区3000kg/hm2的高产水平,单产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1.3 多功能开发潜力目前,罗平县油菜功能开发主要集中在油菜籽榨油和利用油菜花海蜜源发展蜂产业,是全国蜂业优秀“繁育基地”,打造了“甜园蜜语”“云岭”等蜂产品品牌。2021 年全县养殖蜜蜂6.4 万群,加工蜂蜜、蜂花粉等系列产品1000t 左右。但对油菜薹用于蔬菜或加工腌菜、油菜秆用于青贮饲料及榨油副产物油枯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潜力很大。

3.2 存在的优势

3.2.1 有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油菜作为罗平全产业链发展最为完善的重要支柱产业,关系着种植业、油脂和蜂蜜加工业、旅游业。历届县委政府均高度重视油菜产业发展,2022 年的油菜扩种工作就是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结合“2023 年罗平花海马拉松赛”筹办,大力挖掘坝区空闲地、渣石地、生姜地等完成扩种油菜0.14 万hm2,既保证了赛道沿线美化,又促进了油菜生产。

3.2.2 有坚实的科技平台作为支撑罗平县是国家和云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成员单位,多年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国内科研单位保持合作,承担了大量国家、省、市级油菜科技课题或项目的实施,扩种油菜,提升产能,有强有力的科技平台提供保障支撑。

3.2.3 有成熟的技术和栽培模式“十三五”以来,罗平县先后实施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攻关、早熟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油菜新品种培育、云南油烟轮作区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等项目课题,开展了生姜地迟播油菜种植模式、生姜不同播种期研究和机械化垄作种植等系列研究。筛选推广了云油杂15 号、云油杂28 号、希望988、中油811、大地199 等优质油菜杂交种;集成应用了“旱地油菜化肥农药双减技术”和“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等重大新技术;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姜-油”“烟-油”等栽培模式,油菜产能提升技术和种植模式成熟。

3.2.4 有二三产业的持续拉动罗平作为油菜种植大县,县域内有成熟的油脂和蜂蜜加工企业,“罗平菜油”“罗平蜂蜜”“罗平油菜花旅游节”等产品和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建设有以油脂、蜂蜜和生姜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园区,仓储物流、冷链设施、销售网络等成熟齐全,加工企业对油菜籽、蜂蜜等原料需求旺盛。同时,随着罗平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和旅游业的不断打造升级,以及乡村振兴的推进,都将必然进一步拉动油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 油菜产能提升的对策和措施

4.1 推广“姜-油”模式,扩大种植面积

4.1.1 推广生姜早播技术多年生产实践和播期试验表明,生姜播种的早迟与产量基本正相关,罗平小黄姜最佳播种期为清明节前后,在每年3 月中下旬播种,效果最佳[4]。早播不仅有利于小黄姜提高产量,也能提早收获时间,为姜后油菜尽量在最佳节令种植赢得时间。

4.1.2 推广生姜机械化单垄种植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核心是生姜种植由畦变单垄,单垄种植有利于机械化操作,能有效阻断姜瘟病扩散,也能通过反复起垄培土,促进生姜块茎生长,从而提高产量[5]。同时,采用单垄种植后,垄沟空地可保证油菜在最佳节令种植。

4.1.3 根据生姜收获时间分类直播或移栽一是10 月上中旬收获生姜的地块,拔姜当日抢潮与大面积油菜种植一样正常直播;二是10 月下旬到11 月中旬收获生姜的地块,采用生姜地迟播油菜种植技术[6],选用生育期短的云油杂12 号、云油杂15 号等早熟品种,控制播种量3kg/hm2,为达到“以密补迟”,出苗后可不间苗,保证收获密度在30 万株/hm2左右;三是对11 月下旬到12 月上旬收获生姜的地块,可采用提前在生姜地垄沟直播套种油菜或于生姜收获当日从相临地块取油菜苗进行移栽。值得注意的是,不论采用何种播种方式,均应注意生姜地余肥较多的实际,应减少化肥特别是氮肥的使用,加强病虫害的防控。

4.2 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水平一是选用良种。以早熟耐旱、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和多功能开发利用的专用和兼用型“双低”油菜为重点,选用云油杂28 号、希望988、大地199 和中油811 等优质且高含油量杂交油菜新品种。二是适时播种。前作玉米和烤烟地块收获后及时翻耕,在10 月上中旬最佳节令内播种结束;前作生姜地块,根据生姜收获时间,分类采用“姜-油”模式播种。三是种子处理。尽量选购包衣种,如种子未包衣,可选用新美洲星、噻虫胺等拌种。四是控制密度。因地制宜,选择秸秆全量还田浅耕覆土种植、机械化种肥同播精量播种、微耕机拖沟条播等播种方式,控制播量在3kg/hm2左右,坝区控制密度在22.5 万株/hm2左右,干旱山区密度控制在45 万株/hm2以内。五是高效施肥。推广应用油菜专用缓释肥一次性底肥施用,控制氮肥和施肥量,防止倒伏。六是绿色高效防控。播种当日立即喷施乙草胺进行芽前封闭除草,油菜5 叶期和抽薹期喷施多效唑控制油菜旺长,薹花期选用戊唑醇、吡虫啉等采用无人机飞防菌核病和蚜虫。七是“二段式”机收。荚果80%呈黄绿色时人工割倒,摆放成行晾晒5d 左右,机械捡拾、脱粒。

4.3 抓好项目整合实施,形成强大合力抓好中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国家和云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省罗平县油菜产业科技特派团、云南食用油料作物(油菜、花生)优质品种选育及高效技术示范、油菜扩种补贴资金、耕地轮作、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示范、云南省冬播油菜示范样板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整合和实施,形成通过项目实施推动油菜产能提升的强大合力。发挥好县级涉农整合资金对油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引导作用,支持油脂加工企业通过建立“双绑”(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利益链接机制,建设优质油菜籽生产基地。

4.4 挖掘多功能开发潜力,提升综合效益大力发展油菜产业油园、花园、蜜园和菜园“四园”经济,支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绿色、有机或高油酸等标准化种植基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就地增值”。发挥好罗平油菜花海优势,加强蜂系列产品的开发,提升“罗平蜂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内涵。大力开发油菜薹作为蔬菜的市场,加大菜薹深加工产品开发。采取合理区域布局、推广花期较长品种等措施,从时间和空间上丰富油菜花旅游内容。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园等“农文旅”项目的实施,深度开发油菜花旅游业态和项目,持续做大做强罗平油菜花旅游产业。

猜你喜欢
罗平县罗平生姜
Synchron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by coupled photoacoustic cavity
回到“罗平”
The Battle Betwee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夏吃生姜益健康
养蜂技术与蜂产品知识培训会在罗平召开
罗平记
罗平县总工会:联合承办花海马拉松比赛
油菜花开春意浓
地龙生姜平喘
生姜拌醋治腿关节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