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共支持,多彩生命齐绽放
——越秀区融合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2023-03-22 07:31广州市越秀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聂永平曹丽敏
师道(教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越秀区特教运作

文/广州市越秀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聂永平 曹丽敏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指示,实现“办好特殊教育”的目标,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任务,越秀区立足区域教育发展基础,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入学安置,推动区内特殊教育学校功能转型,以“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DOT区域融合教育模式(以下简称DOT融合教育模式),实现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对本区融合教育发展的探索和思考,为推行融合教育的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一、区域融合教育的现状

广州市越秀区特殊教育起步于1985年,启智学校作为区内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已实现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十五年教育及康复服务。越秀区目前随班就读学生超240人,已建32间资源教室,初步形成从特教中心、资源教室到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网络。随着随班就读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普通教育面临巨大压力,区域融合教育的支持与发展迫在眉睫。

二、区域融合教育的目标定位

广州市越秀区自古“崇文重教”,文化底蕴深厚,区委、区政府全力打造“学在越秀”品牌。为打造高质量融合教育,越秀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秉承“接纳、支持、共融”的理念,构建“生命多样”“生命多姿”“生命多善”教育生命共同体。区融合教育工作目标是构建普特结合、学段完整、普职融通的全方位支持体系,为每一个有特殊需求的青少年提供15年无缝对接的个性化、高质量且适宜的教育及康复服务,促其“全人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享受同样精彩的人生。

三、区域融合教育的实践

(一)第一阶段:建章立制。越秀区教育局整合现有资源,成立越秀区特殊教育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由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行政管理,区教育发展中心提供教科培支持,区启智学校为龙头引领,特教中心、区特殊教育智库、跨专业团队、联盟成员协同运作。联盟在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特教中心统筹专家团队、巡回指导团队、一线教学团队,采用四级立体式运作,协同合作,优化配置区内特殊教育资源,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发展,提升融合教育质量。

(二)第二阶段:初建模式。1.DOT模式统领,创建区域支持系统。建构DOT融合教育模式。特教中心联学校(园)、智库、跨专业团队,组成四级立体式运作联盟合作体。制定配套的标准化服务机制,运作流程,提升运作效能。建设融合教育资源包,丰富区内特殊教育资源,为教师、家长及学生提供服务,实现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展现“生命多姿”。2.服务数据建档,提升工作运转效能。政府部门建立系统的服务数据库,对残疾儿童少年及家庭提供针对且全面的服务,提升工作运转效能,让服务更加科学有效。

(三)第三阶段:丰富内涵。1.多平台支持,促进融合教育内涵发展。搭建“云聚慧”联合教研平台,针对各教师群体,开展教研,探索普特融合的方式方法。搭建“秀霓虹”双向共融交流平台,以四所小学为试点,探索普特双向融合的“双彩虹”,充分展现不同生命的风采。搭建“家动力”交流平台,针对家长,开展融合教育培训,实现家校共育。2.融合课程实施,使教育有所依。构建和实施“阳光少儿”融合教育课程,从“五育”出发,依据特殊学生的生涯规划,补偿缺陷、培养潜能,使其综合发展,解决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为展现“生命多姿”提供保障。3.加强规范化运作,提升中心运作效能。

四、区域融合教育实施的成效分析

(一)发挥中心枢纽作用,在职能整合上做加法。特教中心下设的五大中心互相衔接支撑。转介安置中心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转介安置意见。智力检测中心开展综合智力测评,提供教育调整策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开展随班就读资格认证、巡回指导等服务。积极行为支持中心通过整合各界资源,对个案提供积极行为支持服务。辅具适配中心提供环境改造建议、辅具适配、咨询、训练等服务。五中心如“五子登科”,全方位保障全区特殊需要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中(职)教育的衔接畅通,实现15年基础教育无缝衔接。

(二)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在家校负担上做减法。“双减”政策强调学校是主阵地,区教育局从“服务个案”转为“项目管理、流程运作”,通过提供高质量服务,尽可能减轻家长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注重把好科学认定服务对象的“准入关”,跨专业团队全面参与的“评估关”,强化服务过程管理的“跟踪关”。三年来,对108名学生开展转介安置评估与跟踪,开展家长咨询和培训210人次。

(三)构建立体支持模式,在运作效能上做乘法。DOT融合教育模式建立后,各部门运作效能提升了。三年来,残联和教育研究院、特教中心开展联合指导近100人次,多维度支持打造6所各具特色的融合教育学校(园)。多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已完成全区六模块融合教育培训,开展线上培训300多人次,教师技能得到加倍提升。学生在各种平台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在学科学习、绘画、特奥体育方面收获满满。

(四)提升政府支撑力量,在均衡发展上做除法。除法是指结合区的财力情况,通过联盟辐射和项目引领,把优质教育资源尽可能集中配置到全区的基层学校(园)。通过校际结对,编好从区到校“一张网”;通过一组多点,下好全区普特“一盘棋”。通过“云聚慧”“秀霓虹”“家动力”项目,提升学生的转化率,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五、区域融合教育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科研部门、高校、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训练机构等专业支撑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共赢的教育环境。

(二)不断强化督导和评估。目前区域融合教育实施成效的监督主要为教研指导部门的巡查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监督内容单一,评价标准不明晰。应加大教育部门、科研指导部门的督导职责,切实加强对融合教育发展计划实施情况的指导和评估,逐步形成学生教育成效的个性化评价机制,融合教育实施成效多维度评价机制。

(三)充分发挥科研引领。在区域融合教育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教育规划能力不足,科研引领教学的意识薄弱。充分发会智库专家和科研部门的引领作用,提倡高校、科研部门、特教中心和学校等联合,形成从理论指导、实践操作到提炼成果的工作路径。

猜你喜欢
越秀区特教运作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
致敬抗疫情英雄
教师作品选登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广州市越秀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经验对江苏盐城大市区的启示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