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助力民族的成为世界的

2023-03-22 09:17文与归
时代邮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小王子大众社交

文与归

近些年,很多传统文化悄然流行。如一些古镇里,美丽的汉服已经屡见不鲜;再如故宫的文创产品,也常被游客一抢而空……以商业化、平民化、自下而上的方式,传统文化正在焕发生机。

最近网上刮起了一阵“民族服饰变装”热潮,网友们在视频中,卡着音乐的节奏,抬手落手间完成从常服到民族传统服饰的转变,通过巨大的反差,将民族服饰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当中,“瑶家小小姐”发布的一条瑶族服饰的变装视频脱颖而出,收获数百万网友点赞。视频中,穿着居家棉服的“大妈”,转身手落之间,瞬间变装,一席瑶族装扮英姿飒爽,气场全开。网友们纷纷称赞“霸气十足”“气质绝了”!

这位邻家“大妈”恐怕也没想到,会突然获得如此大的关注。随着社交媒体日益深入大众生活,越来越多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借助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出圈,这也一次次地告诉我们:弘扬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善于借助工具,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展现。

以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多是自上而下的。而现在,网络大众更加从容,有了平视的视角,甚至自己也可以成为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从未有过如此亲切的参与感。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也有相似的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是,怎么从“民族的”走向“世界的”,不只是一个文化课题,还是一个媒介问题。

在只能靠纸张传播的时代,文化往往是比较抽象的。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能通过网络看到各个地方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他们动态的、真实的、充满细节和直观感受的生活。那种文化的距离感、神秘感,一下子就被打破了。那山那水那人,惊艳了我们,沸腾了网络,这就是互联网技术作用下,社交媒体赋予我们的“看见”和“被看见”的力量。

前不久,中国驻卡塔尔大使会见了在中国社交媒体走红的“饺子皮小王子”,现场吟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6岁的卡塔尔小王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跟着大使学起了中国古诗。这又是一起典型的由民间引发的文化现象,其影响力不断扩散,最终成为官方交流的桥梁。

随着互联网深入大众生活,它不仅在逐步打破时空限制,还促成了曾经我们认为遥不可及的事情。在没有短视频的年代,我们无法想象,其他国家的王室成员,会突然爆火于中文互联网;更无法想象,他能借助直播间和五湖四海的网友互动,这就是社交媒体时代的魅力。

无论是“瑶家小小姐”,还是“饺子皮小王子”,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人物的走红,更是其所代表的异域文化和精神状态的走红。山川有界,语言有别,但是真情和友谊是相通的。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类似的走红还会有很多,还将外溢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互联网不断为我们开路的同时,去自信地、积极地拥抱变化。

猜你喜欢
小王子大众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小王子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小王子的圣诞节
《小王子》:唤醒内心深处的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