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建设与实践

2023-03-22 09:48毛建辉
广东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融通校企实训

毛建辉

文/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建设背景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粤教职函〔2020〕22 号)的通知等文件强调,建设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全国水平、引领改革的高水平中职学校,带动和引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制造 2025》战略,区域产业为专业群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广州市拥有整车生产企业15家,2021年汽车年产量为296.64万辆,汽车年产量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增城区是新兴的千亿汽车产业基地,拥有广本、北汽、穗景客车等三家整车生产企业,中汽研华南总部基地、日立汽车系统、福耀玻璃等150多家汽车研发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汽车产业的大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人才,因此,需要建一个高水平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产业的改造升级。因此,学校针对汽车产业链中服务和汽车后市场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构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

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以及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都为专业教师的新技术学习、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带来挑战。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相应岗位也需要大量德技并修、学习能力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支撑,这就对中职学校的汽修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需要建一个高水平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产业的改造升级。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由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美容与装潢、新能源汽车维修三个专业组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成立于2004年,目前招生稳定,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专业。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上,2018年开设了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2020年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群内三个专业紧密对接汽车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办学实力优势明显,已累计培养3000多人,目前在校生600多人,具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条件。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建设目标

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聚焦广州市汽车产业,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服务发展为宗旨,面向汽车维修维护、新能源汽车维修、汽车后市场支撑技术职业岗位群。充分发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引领作用,增强专业群三个专业的集聚效应与服务功能,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期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可推广的“课程融通、工学交替”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优质教学及课程资源;紧跟职教特点,实施教材与教学方法齐头并进;名匠引领共建,培养多元化校企融通创新团队;集聚校企资源,共建五位一体的综合实践中心;强化校企联合,打造高标准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发挥区域优势,提升专业群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做好自我完善,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服务学生发展,建立多通道分层教育升学渠道;群内三个专业的社会贡献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列居全省同类专业前列。

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建设主要措施

(一)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群对准汽车服务业,培养汽车“服务+维修”人才目标定位,在原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多元化合作,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多元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企业开展多元化合作,结合企业特点共同制定专业群平台课程标准,构建“课程融通、工学交替”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课程融通”是指:一是企业岗位需求与学校课程融通,校企共建课程标准并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二是专业与专业内课程融通,对专业群课程按照“基础课程共享、核心课程定位、方向课程互选”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原则进行融通。“工学交替”是指学生在校内上课期间,适时安排一定的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交替,以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实施分层分类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需要。

(二)“1+X”证书制度试点,实现“课证”融通

与“1+X”证书认证企业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对汽车动力与驱动综合分析、汽车转向悬架与制动安全系统、汽车电工电子与空调舒适系统、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新能源动力与驱动综合分析等六个模块认证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共同开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汽车转向悬架与制动系统、汽车电工电子、汽车空调及舒适性、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新能源动力与驱动等课程,实现“课证”融通,并共同开发新形态活页式、工单式教材,同步实施专业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探索建立汽车领域“1+X”证书学分认定机制,支持本专业群的学生积极取得多个认证证书,成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坚持精准对接,建设充实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根据产业链岗位要求精准对接专业群岗位,参照职业资格标准,遵照认知与职业成长规律,专业群共享原则。建立完整的符合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专业群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建设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围绕汽车产业链复合型岗位要求建设。

(四)培养多元化校企融通创新团队

培养多元化校企融通创新团队,是构建“课程融通、工学交替”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建设以“校企融通”型带头人为核心,理论与实践水平较高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促使年轻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而提升职称,增聘校外兼职教师,对接汽车领域“1+X”证书,组织本校教师参加线上及线下的培训师与鉴定师的认证及培训,建设一支引(引进)培(培养)聘(聘用)相结合“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五)集聚校企资源,共建五位一体的综合实训中心

适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加快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综合专业实训中心为区域职业学校及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服务能力,我校遵循“五原则”(工学结合原则、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建设原则、共享性原则)构建集实习实训教学、技能考核、师资及企业职工培训、技能竞赛、教产研发服务“五位一体” 综合实训中心三个。

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建设的初步成效

(一)产教融合下“岗课赛证”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群需求调研报告,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邀请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确定专业群人才所需的职业能力,与同类院校专家研讨增强专业群内课程更新与整合,引入汽车专业岗位标准,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核标准,汽车专业各项技能大赛考核要求,探索构建“岗课赛证”融合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目前,汽车专业群建设了以“基础课共享,核心课程定位,方向课程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群发展定位,确立了专业群平台共享课、专业群定位课、专业群任选拓展课。同时,与北汽比亚迪、广汽本田等企业开展订单班学生培养,开发以汽车制造、汽车维修企业主导的专业拓展课,实行与企业岗位精准对接,保障学生多方面发展。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开展三批五次试点院校试考评共考核学生415名,通过考核397名,通过率96%。汽车美容专业对应证书已经完成课证融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应证书人才培养方案已完成修订工作,对该专业课程进行优化,积极开展对应学科的课证融通。2021年我校汽车领域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在本专业群学生实现全面覆盖。

(二)依托信息技术,开发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

将5G、虚拟现实、智慧课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以三教改革作为理论指导,建构“产教对接、校企互联”的SIE项目教学模式,开展新形态项目教学方法,以广东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SIE 项目教学策略研究”为依托,将汽车领域“1+X”证书制度融入汽车专业教学同时开展深度校企合作,SIE项目教学(S:school 学校;I: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Resources 信息化平台与资源;E:enterprise企业)指通过校企共建的信息化平台与教学资料,“搭台联网”以网络连线、视频直播等方式将企业专家、设备“请”进课堂,以平台的实时数据实施教学评价,缩短企业对课堂评价的反馈时间,使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的创新型项目教学。为了进一步将SIE项目教学这种学习方法融入“课程融通、工学交替”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中去。

在专业群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下,学校联合广东合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凌泰教育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对专业核心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开发,基于学习通与智慧职教平台建设了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检修等7门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共同开发了255个课件、154个微课视频及动画等教学资源,并针对车身修复及新能源车维修方向与企业联合开发培训课程。

(三)名匠引领共建多元化校企融通创新团队

专业群以“校企融通”为核心建设理论与实践水平较高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依托企业,建设“双向挂职,人员互聘”的制度,专任教师通过在企业挂职锻炼,学校聘请企业专家进行订单班授课,推进产教融合。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研发课程,与广东合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出一个“名匠工作室”,通过工作室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在教研上立项广东省在线精品课1门,广州市课题3个,广州市精品课2门,区级精品课1门。大力发展教师和学生竞赛,在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上获取省级奖项2次,市级奖项3次。在学生技能竞赛中,取得省级奖项9次,其中农机维修赛项获得国赛资格。

(四)凝聚校企资源,共建五位一体实训中心

学校摒弃了分散建设实训室的传统方式,把建设资源集中进行重新规划,按照“五原则”要求,构建教学、技能考核、师资企业职工培训、技能竞赛、教产研发服务的“五位一体”实训中心。目前已完成专业群综合实训基地如下:

1.与广东合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智慧实训室,该实训室配备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以及独立开发的课程资源能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针对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开发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木实训板开展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教学效果。

2.与广东凌泰教育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汽车车身修复实训中心,按照汽车车身修复工作流程及对应的学习课程布置一体化实训室,以国家技能大赛为标准配置学习工位,并增加车身修复仿真教学软件,能模拟汽车喷漆实训的全过程,配备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满足汽车美容与装潢的课程教学。

3.依托地域优势,与北汽(广州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汽车产业学院,针对北汽产业研讨课程建设,开设订单班签订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与比亚迪-中车行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岗课赛证”融通基地,按企业生产岗位实际需求设计实训中心,导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先进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专业课程,提高并增强学校新能源汽车领域办学能力;结合中车行“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展“岗课赛证”融通,实现综合育人。集“产、学、研、签、培”五位一体的实训中心,为专业群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融通校企实训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