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式笼养肉鸡的通风管理要点

2023-03-22 17:21翟秀艳
养殖与饲料 2023年2期
关键词:换气肉鸡鸡舍

翟秀艳

辽宁省北票市哈尔脑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北票 122100

层叠式笼养肉鸡比传统网上平养肉鸡经济效益高。为了提高肉鸡出栏率,首先需要对层叠式笼养所需的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换代,根据养殖计划和规模设计鸡舍长、宽、高和鸡笼的三层叠或四层叠等;其次是加强对自动饮水、喂料、清粪、温湿度等控制系统的应用管理;最后是抓好通风控制系统设计、管理、操作程序设定与应用,并与鸡舍其他设施一起协调配合形成环境控制系统,创造出适合肉鸡生长发育的鸡舍内环境,为实现层叠式笼养肉鸡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 通风的重要性

层叠式笼养肉鸡在单位体积上饲养肉鸡数量要高于传统网上平养,肉鸡需要氧气量增加,有害气体排出量加大。肉鸡1 日龄时鸡舍相对湿度可达65%~70%,人进到鸡舍里有一种潮气感。因此在肉鸡1 日龄时就需要通风换气,以排除有害气体和潮气,及时更新空气,保障鸡雏正常生长发育需求,提高鸡雏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如果鸡舍通风不合理,容易诱发肉鸡球虫、呼吸道等疾病[1]。

2 通风程序设定的原则

使用层叠式笼养肉鸡养殖模式的鸡场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季节相同情况下,气候因地域不同也存在差异,因此肉鸡舍通风管理设定程序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季节、同一地域的养鸡场,因饲养规模、饲养三层叠或四层叠、养殖肉鸡品种及配套养殖设备等方面差异,在设定通风管理程序方面也各不相同。目前层叠式笼养肉鸡养殖场没有统一的通风管理标准,同样缺乏可以借鉴的标杆企业标准。整个肉鸡养殖行业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各地养鸡场设定通风管理程序的原则是以鸡舍达到标准环境参数为基准,满足肉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保障肉鸡场安全生产,制定适合本场的通风程序,并按照设定程序调整和管理通风设备。

3 通风管理达标的原则

3.1 以达到标准环境参数为基准

标准环境参数是保障肉鸡正常生长发育的空气质量要求。鸡舍的负压可以参考0.08~0.1 英寸水柱;鸡舍的相对湿度要参考肉鸡生长发育阶段来具体确定,参考变化区间为50%~70%;有毒气体和悬浮灰尘要求:H2S 和NH3以及CO 要小于10 ppm,CO2要小于3 000 ppm,悬浮灰尘要小于3.4 mg/m3,而O2在空气中的含量要大于19.6%[2]。

3.2 满足肉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肉鸡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饲养管理侧重点,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肉鸡各阶段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在肉鸡21 日龄前这个阶段的通风管理要以适度换气和过渡式通风为主,因为在此阶段肉鸡生长以保温为前提。肉鸡22~35 日龄这个阶段的通风管理可以实行过渡式通风,因为在此阶段肉鸡生长保温和通风需要互相兼顾。在肉鸡36 日龄后这个阶段的通风管理可以采用纵向通风,因为在此阶段肉鸡生长需要以通风为主,在炎热夏季为了降温,通风可以采用湿帘加水的方法。

3.3 鸡舍通风速度的管控原则

风速主要是利用进风口和风机的调节,形成鸡舍内适合的负压,把冷热空气在鸡舍内混合均匀、排旧纳新而形成的空气流动速度。如果进风口不变,排风量的增加能促使鸡舍负压增大,风速也会跟着增加。一般情况下,风速随着肉鸡日龄的增加而增大,鸡背风速0.1~0.2 m/s 时适宜肉鸡小日龄阶段,鸡背风速小于1 m/s 时适宜较大日龄肉鸡,鸡背风速2~3 m/s 时适宜肉鸡大日龄阶段降温,1 min内可结束通风换气[3]。因此,肉鸡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所能耐受的通风速度不一样,雏鸡阶段如果鸡舍通风速度过大,小鸡容易着凉感冒,肉鸡35 日龄以后如果通风速度不够,舍内空气环境不能达标,容易诱发鸡呼吸道疾病。

鸡场调整设定鸡舍通风速度要参考鸡群的体感温度,就是在鸡舍实施通风换气的情况下肉鸡可感温度,与鸡舍墙壁上、走道旁边挂着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存在差异,鸡舍通风风速、相对湿度、空气温度是影响鸡体感温度的主要因素。当鸡舍进行通风换气时,由于受到层叠式笼具及其他设备和肉鸡的阻力比较大,风吹到鸡笼内、鸡体上的速度会降低,这样饲养员在鸡舍走道间隙的温度要比笼内肉鸡体感温度低1~2 ℃。因此在实施通风过程中,饲养员要注意观察鸡群表现,实时调整通风速度和时间,把控好通风量。如果鸡群体感温度超标或不达标都会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引起鸡病的发生,因此掌握好层叠式笼养肉鸡群的体感温度对养殖成功、实现效益最大化至关重要。

4 通风的主要方式

层叠式笼养肉鸡通风主要有过渡式、纵向、横向和顶风机通风等4 种通风方式,其中顶风机通风是目前个别大型养鸡场处在试验阶段的通风方式,主要在春冬季节或者在夏秋季节的育雏期使用屋顶风机通风,按照排风口面积的1 倍开启屋顶侧风口的面积。通过屋顶侧风口进风,在保障鸡舍温度的前提下实施通风换气。另外纵向通风主要是在肉鸡28 日龄以后,舍内气温在28 ℃以上时降温使用。通风时先关闭侧风口,通过湿帘进风,由纵风机排风。注意湿帘面积要大于风机面积的3 倍以上,在鸡舍内形成的负压达到0.06~0.08 英寸水柱。过渡式通风主要是在保障鸡舍温度前提下实施通风换气,通风时按照排风口面积的1~2 倍开启侧风口,通过侧风口进风,在鸡舍内形成0.08~0.1 英寸水柱的负压[4]。在肉仔鸡中期以前的通风换气一般使用横向通风,这是根据个体鸡场的实际情况而设定。

5 冬季通风管理的要点

5.1 冬季保舍温和通风换气的主要原则

鸡舍冬季通风会引起舍温下降,如果为了保舍温而减少通风量,肉鸡容易缺氧给心肺等器官造成损伤。如果冬季通风量过大,肉鸡在短时间受到寒冷空气刺激容易损伤鼻黏膜免疫机能,诱发流感、鸡支原体、新城疫、气囊型大肠杆菌及传支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冬季当保舍温和通风发生矛盾时,不能为保舍温而减少通风量,而应该保通风,并同时采取给鸡舍升温的措施。冬季保舍温和通风换气的主要原则是维持鸡舍最小通风量,一般情况下要求鸡舍温度不能低于18 ℃。鸡舍的最小通风量是指在育雏阶段或寒冷天气,对舍内温度进行细微调节,保证舍内空气质量而采取的通风措施,让鸡体上方的气流较长时间、较慢流速进行气体交换,冬季最小通风量经测算为0.015 5 m3/(kg·min)。

5.2 冬季鸡舍保温和换气的操作要点

首先要检查鸡舍四周门窗、屋顶天窗、安装风扇的结合部,确保鸡舍没有漏风的地方。其次检查鸡舍的保温隔热情况,只有隔热好,才能保温好。另外冬季鸡舍通风时,开启小窗数量根据风机个数结合舍内温度来确定,而开启风机个数则是由鸡舍最小通风量来确定,设定风扇工作的时间要参考肉鸡的体重和日龄。一般情况下,当启动2 个以上风机时,小窗全部开启,当启动2 个以下风机时,小窗开启一半。鸡舍两侧小窗开启应对称,为鸡舍通风的均匀性提供保障。为了保持舍内温度的相对稳定,在白天08:30 温度开始上升时开启小窗,并根据舍温变化逐渐调大。当傍晚19:00 以后温度逐渐下降,随着舍温变化逐渐把小窗调小。当鸡舍最小通风系统工作时,舍外冷风以5 m/s 以上风速从鸡的上方进入舍内,先与舍内暖空气充分混合,然后才能接触到鸡。同时要注意检查与负压控制器连接的进气管与大气压是否相连,鸡舍负压控制在0.06~0.08 英寸水柱为宜。还应检查纵向通风设定的进风口和风机情况,维持舍内相对稳定的温度。

6 夏季通风管理的要点

炎热夏季鸡舍通风主要是以散热、防暑降温为主,利用纵向通风形成隧道风式降温效果。一般情况下,当降温风速达到2 m/s 时,1 min 完成鸡舍纵向通风换气,在不增加地面湿度的前提下,风速快而均匀不落地,但通风过程中要绝对避免漏风。降温风速可以通过风机功率和风机台数来调整,同时鸡舍截面积大小也会影响降温风速,如减少鸡舍截面积可提高风速,通常在鸡舍横梁上下安装挡布遮风来实行。另外夏季在肉鸡不同的日龄阶段,鸡舍通风操作的要点也存在差异。在肉鸡14 日龄前要考虑舍内静止空气温度,应该尽可能地让经过鸡背的降温风速小于0.2 m/s。在15~28 日龄这个阶段要考虑肉鸡的体感温度,当鸡舍用过渡通风系统实施通风换气时,在肉鸡15~21 日龄这个阶段风速要小于0.5 m/s,在肉鸡22~28 日龄这个阶段风速要小于1.0 m/s。在29 日龄以后这个阶段要考虑肉鸡体感温度和鸡舍的相对湿度,可以使用水帘系统,降温风速可以不受限制[5]。

7 结 语

气候变化与肉鸡场发生传染病都是密切相关的,在免疫和饲养管理方面出现失误经常会导致养鸡场疫病的发生,从降低或避免经济损失的角度来看,防病大于治病。为达到环保和食品安全的要求,层叠式笼养肉鸡实现了生产设备自动化、环境控制科学化、养殖规模现代化,这种养殖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适合普及和推广。

猜你喜欢
换气肉鸡鸡舍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腹水咋防治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清晨别急着开窗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