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研究
——以增城西铁路物流园为例

2023-03-22 21:02胡卫平
交通企业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城西物流园物流园区

□ 胡卫平

铁路现代物流园区是指借鉴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物流园区运营建设经验,结合铁路传统货场自身特点与现状,通过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健全机制等措施,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和各种现代运输方式衔接枢纽,以铁路运输为主,将多种物流设施和其他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铁路货物运输企业应结合实际发挥铁路规模化运输优势,对接客户市场化运输需求,实现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同增进,逐步形成专业、高效、绿色的铁路现代物流园区,最终满足客户需求,赢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一、增城西铁路物流园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增城西物流园是广铁集团公司“十三五”期间规划修建的13 个二级物流园之一,园区位于增城市中新镇慈岭村,外部配套广汕公路、新新大道广州北三环高速等多条公路。增城西物流园东距增城市17.6 公里,南距新塘镇13.6 公里,西距中新镇3.8 公里,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园区所有权为东北货车外绕线公司,广东粤通公司“一体化”接管运营增城物流园并成立增城物流园区公司,按分公司进行管理,加挂增城西货场牌子。

2.货场能力

园区占地1 400亩,设12股道货物线,目前已建成8 条货物线并开通运营,货场办理整车、20 英尺、40 英尺集装箱普通货物的到发业务。其中,货1 线为电商作业线,货3 线、货4 线为整车怕湿货物作业线,货5线、货6 线为集装箱作业线(到达以矿建敞顶箱为主,以发送中欧、中亚班列为主),货7 线为笨重货物作业线(以钢材到达为主),货11 线、货12 线为商品车作业线,待建货2 线、货8 线、货9 线、货10 线等。园区配备电商物流、怕湿货物、集装箱、笨重货物、小汽车等多个一线仓库及作业区,同时预留5 个待开发区块。

3.运营情况

增城西物流园开通运营以来,充分运用现有条件积极组织开展货运与经营,探求周边货源及服务需求,立足物流园区附近集聚的大量制造类企业,密切开展路地合作,逐步发展潜在“白货”市场。同时,在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主动作为,高效完成物流园运营初期的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确保增城西物流园装卸车数量稳步提升。但对照路内外先进物流园的建设与经营标准,增城西物流园在推动物流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

二、增城西物流园建设及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1.规划建设方面

(1)设计标准定位不高。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电商、怕湿货物、集装箱、笨重货物等4 大区域的场地、设施设备与现代物流标准差距较大,一定程度制约了铁路现代物流业务发展。

(2)设计标准要求不高。物流园在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征求使用主体的意见不足,造成基础设施对生产有较大影响。

2.运输组织方面

(1)调车作业效率低下。调车作业机车实际运行速度低于限速值5 公里/小时,取送车作业调车员从站内到货场线路间的走行距离超过600 米,车站及货场两线间没有步行板或劳保碴等。这些都影响调车效率及作业安全。

(2)“站机货”一体协同作业不力。各部门联劳协作不到位、信息不畅通,作业人员相互推诿扯皮,造成作业中断或停滞,影响生产效率。

3.路地融合方面

(1)缺乏路地联合统一运营机构。增城西物流园在开通运营以来,没有成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或者参与的管委会机构或服务平台,路地协调沟通不畅。

(2)地方公铁配套物流服务设施滞后。围绕增城西物流园发展配套的地方物流产业规划为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该项目由广州交投集团负责推进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交通集疏运系统和综合货运物流产业园。

(3)融入地方产业布局不够。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为广州市特大型物流枢纽,定位为生产服务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大湾区珠江东岸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组织中心。但是,增城西铁路物流园与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规划布局相互联动不够。

4.其他方面

(1)价格机制与市场竞争不协调。按照市场惯例,与客户洽谈物流业务时需要报价。如无铁路运价优惠项目,按铁路原价竞标,价格上不具备竞争力。如按预判的下浮运价开展营销,当运价项目无法批复或批复下浮力度不够时,会出现流标导致铁路物流企业失信。因此,在目前模式下开展物流总包竞价,铁路物流园面临两难局面。

(2)设备设施功能状况不良。物流园区开通运营后不同程度出现生产设备设施功能状况不良等问题。

三、优化物流园建设与经营对策建议

优化物流园建设与经营,加强战略性思考、底层强化基础性研究、中间层制定系统性解决方案,立足公铁联运、铁水联运、集装箱战略,建立良性循环工作机制,铁路与地方规划尽量协同一致,提前深度介入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坚持以转变理念为先导,通过整体规划思维、综合精准施策,注重共建共享、创新创效、联劳联考、集约集成,分步稳妥有序推进,打通物流园建设、运营和服务中的“肠梗阻”,实现物流园区开通更为有序、服务更为优质、经营更为高效。

1.注重共建共享,确保物流园区规划合理

(1)推行边建设边招商模式共建物流园。铁路物流园区建设应从规划、建设、招商各个环节围绕市场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边建设边招商的方式,以满足客户功能需求为前提,主动把商家请到物流园区,采纳商家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园区规划和施工,彻底改变传统铁路货场设计和建设模式,实现铁路物流园开通即能创效的目标。

(2)推进物流园路地合作共赢。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是广州市5 个特大型物流枢纽之一,增城西物流园与广州市公铁联运规划高度契合,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将园区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物流设施规划建设,推动地方政府在规划、招商、产业布局、市政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打造社会化物流服务平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物流节点。

2.注重创新创效,促进物流园区经营增效

(1)加强园区结合部管理。为确保园区稳定、有序、正常的工作秩序,协调解决结合部问题,加强单位间合作,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应成立增城西铁路物流园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月度联席会,主要协调物流园内部各单位关系、解决结合部问题、落实整改问题等。

(2)优化运价模式。建议新开通物流园采取同区域运价项目平移模式,实现快速上量。针对品类较为单一的货源,在不影响既有项目平衡的情况下,允许项目到站批复非到具体站,而是到某某局各站;针对通用集装箱品名不同并不影响运价,在不影响既有项目间平衡的情况下,扩大品名范围,按照有负面清单的适箱货源作为集装箱项目的批复品类。

(3)加强园区土地经营管理。建议创新铁路新建物流园土地管理方式,采取“以租代管”的方式加强园区土地管理。探讨将上述闲置的、难以监管的土地整体出租给社会物流企业,由社会物流企业投资开发提供转场、存放、保管、仓储等服务,实现土地监管与经营创效的双目标。

(4)培育园区核心业态。根据增城西物流园综合交通运输条件、地方产业布局以及区域经济优势,建议以集装箱运输、小汽车产业链、钢材矿建交易、城市配送、电子商务等物流项目为市场开发定位,组织粤通公司、广州货运中心精兵强将开展联合营销,选择2 ~3个核心经营项目逐步培育成为园区的主营业务,由此确立园区的基本业态和核心竞争力。

3.注重联劳联考,提升物流园区生产效率

(1)建立园区一体化考评机制,采用工效、时效相结合方式,在园区各单位同步建立一体化考评奖惩机制,将班组生产人员绩效与本班装卸车数、调车辆数、调车钩数、中停时情况挂钩,实现按量取酬、奖勤罚懒。

(2)借鉴先进铁路物流园运输组织模式,按安全、作业量及效率导向原则,制定红旗交接班制度,对违背运输组织要求的,严格考核。根据物流园整体业务情况,按照人力资源和岗位的协调和匹配,将站机货相关人员组成一体化管理部门,设立主体管理和考核部门或独立作战部门,同时要明确各自相关职责,站机货单位不再单独管理各自人员,有利于减少各岗位间联系的梗阻,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3)真正做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既强化团队精神,也凸显团队战斗力。针对园区规模与人员配备不相适应问题,适当增加管理人员编制,专职负责园区运输组织、物流方案策划、装卸组织、收入管理和对接地方产业布局等基础性管理工作;可以根据园区上量情况招聘一定数量的生产型劳务工,以满足物流园安全生产作业需求。

4.注重集约集成,提高物流园区服务水平

(1)推进物流园集约化经营。加强智能建设,构建物流园区“一站式、一窗式”服务。按照“整合资源、分工协助、优势互补”思路,引进外部物流企业营销资源,搭建统一营销平台,实现外部企业与物流园合署办公,把园区先做旺再做强。例如,依托中铁快运、京东物流等较为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和接取送达网络,形成“物流园+外部企业”的经营载体,推行接取送达业务抢单竞价,实行统一运力管理、统一营销模式,减少结合部及多方交叉的问题。接送取达由外部企业牵头,外部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整合运力开展接送取达“两端”业务,推行接取送达业务抢单竞价。

(2)推进物流园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95306 信息平台和广东地区已形成的国际、国内信息交换枢纽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宽带信息网络,建立“铁路物流园综合指挥中心”,着力打造一个“货在哪里,装在哪里、行在哪里、哪里领取”信息系统。重点实现了4 个方面的互联:①与园区内入驻的货主、货代、司机、物流企业等主体的互联,主要提供园区的仓储、停车、车源、货源等信息服务;②与其他园区信息系统互联,实现与其他物流园区、堆场之间信息共享,主要包括车辆卡信息、信用信息等;③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主要实现接入“公共平台”或“区域平台”的园区基本信息、车货源信息、货物跟踪信息、行业动态信息等信息的共享应用;④与行业主管部门信息系统互联,通过“公共平台”调用行业管理数据,同时和交通运输、海关、质检、税务工商等部门的业务系统互联,实现车辆进出园区信息、物流站场统计信息、信用信息等信息的共享和调用。结合园区生产经营实际,对现有的物流园信息系统进行适应性再开发,建设园区服务全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增加“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智能车载系统、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板块,并实现园区生产调度系统与入驻企业相关系统的数据实时交换,打造智慧物流园。

(3)推进物流园集成化服务。构建物流园综合服务大厅和客户体验中心,将铁路、港口、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窗口集中于综合服务大厅,推行单窗口一站式服务,由物流园区客户经理前台统一受理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铁路、海运、公路等环节的多样联运、一站式通关,实现客户“全程一次委托、结算一次收取”的集成化服务方式。信息服务中心不仅提供铁路货运的运输计划申报、交款、办理运输制票、提供铁路货源咨询等服务外,还能够为货主、司机等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信息服务。包括铁路港中货,实现及货运中心信息、局管内空重车信息、请求车信息、承认车信息等铁路运输相关信息;铁路运输车辆信息跟踪、定位;公路港的“车找货”、“货找车”等“人、车、货”信息服务,以及园区终端客户物流需求信息发布。还可以发布仓位信息、冷链仓储等。

四、结语

把传统铁路货场打造成现代物流园区是一项战略工程、系统工程,应制定总体目标规划和实施方案。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提高物流市场份额;面向信息化,提升物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将现有铁路货场进行“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根本性重塑,打造畅通高效的铁路现代物流园区。

猜你喜欢
城西物流园物流园区
冷链物流园大型厂房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探究
用“博悟”开启少先队特色活动之旅——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城西博悟院”活动实践与思考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食用菌价格(2018-08-25)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食用菌价格(2018-06-26)
豆苗成长记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城东城西
空置的物流园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