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松桂烟区4个烤烟品种种植适应性评价

2023-03-22 05:23杨银菊王德勋杨艳奇李江美尹晓鸿施明毅张玉飞黑朝泰
南方农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云烟成熟期株高

杨银菊,白 瑢,王德勋,杨艳奇,李江美,尹晓鸿,施明毅,张玉飞,黑朝泰

(1.大理州烟草公司鹤庆县分公司,云南鹤庆 671500;2.大理州烟草公司,云南大理 671000;3.大理州烟草公司剑川县分公司,云南剑川 671300)

品种是影响烤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1-3],优质、高效、高抗、低害的品种配套适宜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共同保证了优质烟叶的形成[4-6],从而满足工业需求,提高种烟效益,增加烟农收入。鹤庆县松桂镇气候温和,土壤肥力适中,灌溉条件较好,是优质烤烟种植区。调研松桂烟区品种布局及生产现状,发现存在着品种结构单一、主栽品种种植年限较长等问题,导致品种种植优势和特征特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田间病害发生率逐年上升,直接影响烟农种植效益,成为制约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引进、筛选优良烤烟新品种,是优化品种结构、规划种植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充实后备品种资源、实行品种轮换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提高种植效益、助推产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和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为云烟100、云烟105、云烟301、云烟97、云烟116(对照品种),试验用种由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前茬作物为大麦,无除草剂使用记录;土壤类型为红沙土,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较好。海拔1 927.95 m,地处东经100°6'49.5″、北纬26°12'43.8″,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3 ℃,年平均降雨量1 050 mm。

1.2.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 次重复,小区面积50 m2,每个小区种植80株,行株距为120 cm×50 cm,密度1 100 株/667 m2。小区之间设置间隔,并以云烟116设置保护区。

采用漂浮育苗方式,于2021年3月16日播种;采用膜下小苗移栽方式,于2021 年5 月2 日移栽。在施肥管理上,各参试品种采用有机肥、无机肥混合施用方式,有机肥包括商品有机肥和农家肥,施用量分别为100、1 500 kg/667 m2,商品有机肥全部作为底肥施入,农家肥作为底肥与盖塘肥,分两次施入;无机肥为烟草公司统一供应的复合肥[m(N)∶m(P2O5)∶m(K2O)=12∶10∶25]和硫酸钾,施用量分别为40、8 kg/667 m2;复合肥作基肥和追肥,分三次施入,硫酸钾作追肥,分两次施入(基追比为1∶4,基肥在移栽期以干肥施用,30 d 后以水肥方式追肥,中耕管理期再次以干肥形式追肥)。移栽期病虫害防治以地老虎、炭疽病为主,中后期以防治蚜虫、金龟子、烟青虫、白粉病、野火病、赤星病为主,采用化学抑芽的打顶方式,视各参试品种烟株田间长势留足叶片,其他措施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执行。其他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烘烤技术措施按照鹤庆县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1.2.3 观察记载项目

主要观察记载生育时期、植物学性状、农艺学性状、田间病害发生情况、经济学性状。选取10株具有代表性烟株,按照《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YC/T 142—1998)调查主要生育时期、植物学性状、经济学性状;在田间病害盛发期,按照《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GB/T 23224—2008)调查病害自然发生情况;按照《烤烟》(GB 2635—1992)标准分级测产[1],调查经济学性状。

1.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AS软件进行LSD多重比较法方差分析(P<0.05),Excel软件制作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调查及表现

2.1.1 中心花开放期比较

调查各参试品种中心花开放时间,云烟301 为7月20—23日,云烟116为7月21—23日,云烟100为7月25—26 日,云烟97 为7 月16—19 日,云烟105 为7月26日(见表1)。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中心花开放时间由早到晚的排序为:云烟97、云烟301、云烟116、云烟100、云烟105。

表1 不同品种各小区的开花时间

2.1.2 不同生育期株高比较

通过对5 个品种的田间观测发现,所有品种的株高变化均符合“S”型生长规律,在苗期和深根期各品种间株高没有差异,进入旺长期后差异明显(见图1)。可以看出,旺长前期株高表现出云烟97>云烟116>云烟105>云烟301>云烟100;进入旺长后期株高同样表现出云烟97>云烟116>云烟301>云烟105>云烟100,但云烟105 与云烟116 的差异已经不明显;进入成熟期后株高表现出云烟105>云烟97>云烟116>云烟100>云烟301。

图1 各品种不同生育期株高变化

2.1.3 不同生育期有效叶片数比较

通过对5 个品种的田间观测发现,叶片数在苗期和深根期各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旺长期差异明显,进入成熟期差异缩小(见表2)。可以看出,旺长前期叶片数表现出云烟116>云烟97>云烟301>云烟105>云烟100,其中云烟97、云烟301、云烟105 叶片数差异不大;旺长后期叶片数表现出云烟105>云烟301>云烟97>云烟116>云烟100,其中云烟301、云烟97、云烟116 差异较小;进入成熟期叶片数表现出云烟105>云烟301>云烟116>云烟100>云烟97,其中云烟301、云烟116、云烟100差异不大。

表2 各品种不同生育期叶片数变化 单位:片

2.1.4 茎围比较

调查成熟期根茎粗,依次排序为云烟105>云烟100>云烟116>云烟97>云烟301。其中,云烟105最粗,为10.37 cm;云烟301 最细,为9.19 cm;云烟105 与云烟100(10.15 cm)大于对照品种云烟116(9.82 cm),云烟97(9.55 cm)与云烟301小于对照品种云烟116。

2.1.5 腰叶长、腰叶宽比较

成熟期测量腰叶的长和宽(见表3)。最大叶片长度表现出云烟105>云烟97>云烟100>云烟301>云烟116,最大叶片宽度表现出云烟105>云烟97>云烟100>云烟301>云烟116,长宽比表现出云烟301=云烟116>云南100>云烟97>云烟105。

表3 各品种最大叶长、叶宽对比

2.1.6 田间生长的稳定性比较

计算各品种成熟期重复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从株高、叶数和根茎粗三个方面来对比5 个品种的田间稳定性。如表4所示,株高的变异系数云烟301>云烟116>云烟97>云烟100>云烟105,叶片数的变异系数为云烟301>云烟116>云烟97>云烟100>云烟105,根茎粗的变异系数为云烟100最大,其他品种无较大差异,对三个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求和计算,表现出变异系数云烟301>云烟116>云烟97>云烟100>云烟105。

表4 各品种成熟期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

2.2 田间病害发生率

调查各品种发病情况(见表5)。可以看出,试验田有黑胫病、花叶病、番茄斑萎病、白粉病、炭疽病、赤星病、角斑病病害发生。其中,在黑胫病发病率上,云烟97>云烟100>云烟116>云烟301;在普通花叶病发病率上,云烟97>云烟100>云烟116;在炭疽病发病率上,云烟105 为17.08%,云烟116 为1.07%,其他品种未发病;在赤星病发病率上,云烟97>云烟301>云烟100>云烟105>云烟116。

表5 不同品种田间病害发生率调查结果

2.3 经济学性状比较

统计不同烤烟品种的产量和产值(见表6)。可以看出,667 m2产量表现为云烟105>云烟301>云烟116>云烟100>云烟97,云烟105为209.63 kg/667 m2,云烟301 次之,均高于对照云烟116;667 m2产值上,云烟105>云烟116>云烟301>云烟100>云烟97,云烟105 为5 785.95 元/667 m2,高于对照品种云烟116;上等烟比例为云烟116>云烟100>云烟97>云烟105>云烟301,中上等烟比例为云烟116>云烟100>云烟97>云烟105>云烟301。

表6 不同品种的经济学性状比较

3 小结

烟叶质量风格的形成受遗传因素、栽培措施、生态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品种特性符合产区的生态条件,是挖掘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获得优质烟叶的关键因素[7-8]。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对同一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田间长势、抗病性、烟叶品质均表现不同[6,9-13]。

研究不同烤烟品种在鹤庆县松桂烟区种植适宜性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田间生长表现上,云烟105 能够一直保持较高的株高和叶片生长速度,成熟期株高最高,叶片数最多,高于对照品种云烟116,云烟301 后期株高生长速度降低,成熟期株高最低,低于对照品中云烟116,云烟100 与云烟97 的株高最后与云烟116 差异不大;云烟97 叶片数后期增加缓慢,进入成熟期后叶片数最少。在根茎粗的表现中,云烟105 能够有更健壮的烟株,抗倒伏和吸收营养的能力更强,云烟301 最瘦弱。云烟97 开花较早,提前进入生殖生长,能够提前进入采摘烘烤;云烟105 开花较迟,营养生长时间长,应进行适当早栽,以确保烘烤进度。各品种株高与叶片数的变异系数规律一致,根茎粗变异系数除云烟100 较高外,其他无明显差异。以云烟116 为对照,云烟301 田间稳定性最差,云烟105 田间稳定性最好。说明在同样生产条件下云烟105 能够获得更高的株型和最多的叶数,能够有更健壮的烟株,抗倒伏和吸收营养的能力更强,更稳定的田间表现;云烟301 各方面较弱,田间稳定性表现最差,这与钱进、张军刚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4,14]。在采取统一的病害防治措施条件下,云烟97 的黑胫病、普通花叶病、赤星病田间发病率较高,云烟100黑胫病、花叶病、番茄斑萎病田间发病率较高,云烟105 炭疽病田间发病率较高,云烟301 赤星病田间发病率较高。综合比较,云烟105 的田间病害发生率相对较低,与王全贞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5]。在经济性状上,云烟105 的667 m2产量最高,达到209.63 kg,云烟105 与云烟301 的667 m2产量差异不大,但二者明显高于云烟116;云烟105 的667 m2产值最高,达到5 785.95 元,仅高于对照品种云烟116;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为对照品种云烟116 最高,云烟301 最低。

综上所述,在参试品种中,云烟105 的综合表现最好,适宜推广种植;云烟100、云烟97 与对照云烟116 相当,综合表现中等,建议进一步开展生产示范研究;云烟301综合表现最差,不建议在该地区推广。

猜你喜欢
云烟成熟期株高
烤烟新品种选育区域试验对比分析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不同成熟期桃品种在衢州市的引种试验
司马云烟
水云烟作品
繁华云烟过,始觉素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