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2023-03-23 00:50杨确周佳欣李继志袁康来
上海商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

杨确 周佳欣 李继志 袁康来

一、引言

为实现城乡高度融合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业中小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主体的力量,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产业高质量、高层次发展提升。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的中小型农业企业因其覆盖面广、带动面广,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而中小企业的持续壮大已成为影响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我国的农业中小企业发展尽管有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弱势、利润低、经营困难的状态,而且社会对其的认同也不高,在经营中面临着金融、人力、科技等方面的巨大成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很容易导致经济崩溃。因此,我国的农业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财务、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者素质、能力和决策的影响。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农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而且大多是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自身的整体实力还不强,长期的规划和定位不明确,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其主要融资难的原因一是融资条件不足。农业中小企业大多数为种养殖企业或者是简单的初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本身的综合实力就较弱,固定资产抵押少,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二是融资渠道少。由于农村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融资频率高、贷款基数小的融资特征,造成金融机构贷款给农业中小企业的成本增加,并且增加银行在评估和交易中的成本,加之小额贷款银行收益没有工业贷款收益高,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农业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例如,甘肃省大部分农业中小企业都是通过农民自身原始资金积累或者民间亲戚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发展企业。

二、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现状

1.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现状

(1)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现状

农村的信贷需求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产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农业发展的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化水平低,生产经营分散,市场交易分散,物流系统不完善,不适合发展供应链金融。随着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逐步走向产业化,出现了大批的新型农业中小型企业。将供应链金融理念引入到农村信贷创新中,可以为农村信贷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农业供应链金融依托担保机构和第三方物流监管,设置出符合特定条件的金融产品,以此满足供应链上下游主体的资金需求,提高整个链条的运转效率。农村供应链金融克服传统农村授信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等缺点,站在供应链全局角度考虑问题,依据当地农业特色设计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以核心企业为链条各式的中心,通过信用转移以此推动实现上下游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需求,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借款人贷款的门槛。

(2)农业供应链金融分类

第一类是农户联保模式或者中小企业联保模式。在此模式下,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对象是N个农户或中小企业。与其他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相比,农村信用社“五户联保”是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最早的一种形式。中小企业联保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合作方式,一般都是由地方银行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的贷款服务,比如中国农行湖南支行的“多户联保”。

第二类是以农村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业供应链融资。与农户联保、中小企业联保模式相比,农村合作组织的供应链金融在寻求信贷和其他融资服务上更具优越性。

第三类是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占据特殊地位,极大提升了整个供应链链条的运转效率,企业间合作更加密切,协同效应更加明显。

2.农业供应链金融下融资风险现状及成因

(1)融资风险现状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包括商业银行的亏损,即不能完全收回的资金,或者是实际的回报率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信贷风险、物权质押风险、经营风险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由于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或支付困难而导致的银行损失。

(2)融资风险成因

第一,农业中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资金作为支撑,在贷款过程中的门槛相对于大企业来说,门槛更高。对于商业银行贷款来说,造成损失的关键因素是风险,所以为降低风险,商业银行对缺乏经济实力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纷纷采取提高贷款标准的方式加以控制。当前充分暴露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问题。在此背景下,一些公司为了获得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伪造贸易合同、伪造存货仓单等方式,对供应链金融的融资风险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上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寿命短,经常会发生退出市场的情况,这就导致贷款风险大大提高,然而大型企业因为自身实力很难出现退出市场的情况,所以很多银行更愿意向大公司放贷。伴随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关注,最近几年也开始陆续制定很多扶持性政策,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创新型融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提供营运资金。但是,很多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创新始终无法跟上政策的制定速度,也没有办法及时提供适应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

第二,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服务对象农业中小企业,在具体实施时还是面临着很多阻碍,融资担保能力比较薄弱。而企业的相关决策主要以企业主的个人意志决定,这种情况也导致企业的决策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决策无法适应市场的经营发展需求,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除此以外,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资金水平上存在明显劣势,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所提供的产品无法占据有利位置,这一点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密切相关。中小企业没有充足的不动产抵押物。商业银行为了能够减少自己的信用风险,在放贷时都会要求有关企业提供不动产抵押物,市场中的销售与购买环节都对中小企业十分不利,这也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十分受限。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在提供贷款时,会对企业的资质规模进行充分考虑,金融服务机构更倾向于大型企业作为自身的服务对象。

三、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策略

鉴于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评估涉及商业银行、农业中小企业、金融监管机构等多个方面,本部分从各个主体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提供者,及时收回本金和利息是其发展的基本前提,必须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以提高其风控能力。对农业中小型企业来说,要做到最大限度地改善其薄弱环节,规范其经营管理体系,从根本上降低其风险。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对供应链管理的责任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是农业核心企业的努力方向。金融监管机构需推动支付体系建设以促进农业中小企业发展。

1.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方法应当持续改进

供应链金融服务这种模式注重的是真实的贸易背景,可以降低我国的金融风险,同时也会增加风险的传染性、扩散性和损害性,从而要提高风险的风控水平。在实践中,为防止融资欺诈事件,必须转变风控理念,检验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并建立风险评估指标,独立评估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对供应链中的农业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指标的选取尤为重要,要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指标涵盖的范围要全面。商业银行风控人员的理论水平需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需要及时对指标体系做出调整和改进。

2.中小型农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规范化

一方面,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在融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独立的信用评估,从而增强其在农村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作用。农业中小型企业必须严格遵循正确的决策机制,做好每一项业务决策,都要遵循科学的、准确的市场信息,特别是对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更要做到科学决策,不能随便挪用。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农业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主要还是依靠商业银行。因此,农业中小企业需要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与商业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长期合作伙伴。诚信经营对于农业中小企业来说,有如下几点要求:依法纳税、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不恶意骗贷、不挪用贷款资金、按期还本付息等。农业中小企业在寻求商业银行授信时,应积极配合商业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审查,及时沟通,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3.农业核心企业应承担更多供应链责任

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不能通过恶意拖延支付或者提前支付给中小企业以获取短期的收益,而是要有全局观,考虑长久利益,以加强版的农业供应链信用值来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支持。

4.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快农村地区支付体系建设进度

农村支付和结算系统的便捷程度与提高小规模农业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有着直接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支付结算系统工作效率的提高会加速中小农商行的资金周转,中小型农商行可以利用更少的流动资金来促进更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同时,降低流动资金会直接降低中小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对信贷水平不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因此,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快建立支农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完善支农性质的支付系统和清算系统。

四、结语

农业领域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风险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由于农业中小企业自身的脆弱性和高风险,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与商业银行完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相适应,农业中小企业需要完善和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制度。同时,要减少农户金融排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守约概率以缓解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融资
融资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