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转三台阶法施工方案

2023-03-25 01:39高新闯GAOXinchuang
价值工程 2023年7期
关键词:下台阶导坑掌子面

高新闯GAO Xin-chuang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日照 276826)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平安洞1 号隧道穿过丘陵地貌区,为双洞八车道分离式隧道,本标段左线起迄里程ZK48+961~ZK49+919,长958m,坡度1.96%,最大埋深215.4m;右线起迄里程K48+930~K49+895,长965m,坡度1.96%,最大埋深205.3m。

1.2 地质概况

平安洞1 号公路隧道主要由Ⅴ级围岩、Ⅳ级围岩及Ⅲ级围岩组成。Ⅴ级围岩:主要由全~强风化砂岩组成,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强度低,遇水易软化;Ⅳ级围岩:主要由中~微风化砂岩组成,中微风化岩强度高,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局部破碎;Ⅲ级围岩:主要由微风化砂岩组成,局部夹中风化岩,微风化岩强度高,岩石节理裂隙稍发育,岩体较完整。其围岩分布与比例见表1。

表1 平安洞1 号隧道围岩分级与比例统计

1.3 技术标准

①建筑限界净宽:19.25m,净高:5.0m;②隧道内轮廓宽度:20.25m,高度:12.30m,内轮廓面积:197.2m2;③隧道开挖轮廓宽度:22.07m,高度:14.02m,开挖轮廓面积:243.0m2。

1.4 施工控制要点

①地质超前预报,围岩监控测量以及贯穿控制测量技术;②地址灾害与应急处理措施;③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与措施。

2 超前预报及总体监测工作

2.1 超前预报

本次预报范围为K49+738~K49+713 段(先行右导洞),推断结果为:探测范围内其余部分围岩情况与掌子面揭露所见基本相似,大面主要为灰色微风化砂岩,局部夹杂中风化砂岩,岩体较破碎,主要呈碎块状结构,局部夹杂层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感观强度较高,掌子面未见明显渗水点。K49+738~K49+713 段原设计为Ⅳ级围岩,采用S-Ⅳd 衬砌类型;预报初步判定为Ⅳ级(好)围岩,与原设计围岩级别基本一致。三台阶法施工适用于Ⅳ级围岩较好段或Ⅲ级围岩较破碎段,根据超前预报情况,平安洞1 号隧道右洞出口具备了三台阶法施工的地质条件。

2.2 监控量测情况

①K49+756 断面监控量测情况。此断面距掌子面约1倍洞径,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如图1、图2。

图1 平安洞1 号隧道K49+756 周边位移与时间关系图

图2 平安洞1 号隧道K49+756 拱顶下沉与时间关系图

K49+756 断面周边位移累计值为10mm,平均速率为0.38mm/d;拱顶下沉累计值为11mm,平均速率为0.42mm/d;该断面累计位移值远小于设计预留变形量,监测过程中未出现急剧变形,近期呈缓慢变化趋势,可正常施工。

②总体监控量测情况。对总沉降量和总收敛值对应的隧道进尺(埋深),以及总沉降和收敛时间对应的隧道进尺(埋深)进行曲线分析如图3、图4。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为:监控量测总变形量随入岩深度的增加和围岩级别的提高呈减小趋势,最终趋于稳定,不再变化;目前掌子面为Ⅳ级较好围岩,埋深随进尺极具增加,推断掌子面前方监控量测的变形情况会得到有效控制,综合考虑安全、进度等因素,在K49+738 处由单侧壁导坑法改为三台阶法施工。

图3 平安洞1 号隧道右洞出口总沉降-时间关系曲线图

图4 平安洞1 号隧道右洞出口总收敛-时间关系曲线图

3 单侧壁导坑法转为三台阶法方案实施步骤

单侧壁导坑法转为三台阶法。将单侧壁导坑法的两个上导坑洞室开挖齐平,中、下导坑洞室及时跟进,与上导坑形成微台阶后暂停施工,上下导坑距离≤5m,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拆除侧导坑初期支护临时钢拱架,上台阶整体开挖掘进,中下台阶跟进,按三台阶法施工。工法转换过程中,注意预留中部的斜坡道,利于行车和出渣。

3.1 步骤一

首先将单侧壁导坑法的两个上导坑洞室跟进齐平,即先行上导坑掌子面暂停施工,喷射C25 混凝土封闭,中下导坑跟进形成微台阶,上下导坑距离≤5m;后行上导坑掘进至先行上导坑掌子面里程,完成上导坑两个洞室向一个洞室的转变。

3.2 步骤二

后行中、下导坑继续掘进,与先行中、下导坑齐平,形成微台阶,上下导坑距离≤5m。

3.3 步骤三

施作好上、中、下导坑的锁脚锚管,拆除侧导坑初期支护临时钢拱架,用洞渣回填出上台阶施工平台,进行三台阶的上台阶施工。

3.4 步骤四

上台阶继续向前掘进,台阶长度达到一定距离(L-40m)后,开挖中、下台阶;先跳槽开挖一侧中、下导坑并及时支护,再开挖另一侧中、下导坑并及时支护,左右侧初期支护交错落底,避免两侧拱脚同时悬空;开挖过程中,隧道中部保留斜坡道,便于行车和出渣,并形成完整的三台阶法。

4 三台阶施工工法

三台阶法适用于Ⅳ级围岩较好段或Ⅲ级围岩较破碎段,衬砌类型为Ⅳc、Ⅳd 和Ⅲa、Ⅲb 的围岩拟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施工工序如图5。

图5 三台阶法施工工序示意图

4.1 开挖、支护顺序

I—拱部超前支护;2—上台阶1-1 开挖(根据围岩情况,可预留核心土);Ⅲ—上台阶1-1 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混凝土);4—中台阶2-1 开挖;V—中台阶2-1 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混凝土);6—下台阶2-2 开挖;Ⅶ—下台阶2-2 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混凝土);8—中台阶2-3 开挖;Ⅸ—中台阶2-3 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混凝土);10—下台阶2-4 开挖;Ⅺ—下台阶2-4 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混凝土);12—下台阶2-5 开挖;13—仰拱3-1 开挖;ⅩⅣ—仰拱3-1 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喷混凝土);ⅩⅤ—浇注主洞仰拱;ⅩⅥ—敷设防水板,采用智能二衬台车全断面一次模筑二次衬砌混凝土。

4.2 施工要点

①图中仰拱施工区域、防排水钢筋施工区域根据现场施工局部可动态调整,但是必须满足:初支封闭成环距掌子面距离≯86m;仰拱衬砌距掌子面距离≯118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190m。②隧道初期支护应在开挖后立即施作,二次衬砌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综合分析,适时施作。③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监测、早封闭”的原则。④施工过程加强监控量测,若发现变形较大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⑤若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围岩失稳现象,应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加设锚杆,架立钢支撑等措施,以加强支撑。⑥上台阶长度取40m,考虑爆破堆渣长约20m,出渣车长8.8m,预留错车掉头空间10m,合计约40m。⑦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以确保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转。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与人员调度,做好员工的上岗培训工作,杜绝无证上岗。

5 应急措施与建议

5.1 加强监控量测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转为三台阶初期,每5m 布置一个断面,监测频率2 次/天,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对施工工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5.2 掌子面预加固措施

施工过程中,若掌子面围岩发生突然变化,监控量测值发生突变或达到预警值,在保证开挖工法-三台阶法不变的情况下,加强超前预加固措施,采用9m 长Φ51×8 自进式管棚+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掌子面玻璃纤维锚杆进行处治。

5.3 加强锁脚措施

三台阶法每处台阶在拱架上打设2 根Φ50 锁脚小导管,长L-4.0m,每环12 根。

5.4 优化系统锚杆

系统锚杆采用Φ25 涨壳式预应力锚杆,环向间距100cm,纵向间距同拱架间距。

6 小结

隧道高速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其隐蔽性、施工复杂性、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突出特点,从而加大了施工技术难度,提高了施工风险,因此如何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是项目部工作的重点。为了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杜绝安全事故,要牢固树立“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施工安全观,将安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做到奖罚分明,强化安全责任制。

猜你喜欢
下台阶导坑掌子面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中的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法研究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饱水砂性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
有趣的位置
台阶法和中隔壁导坑法开挖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运用
欢西油田下台阶沙三段油气水层识别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平稳“下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