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中地类面积计算方法浅析

2023-03-25 01:40李良毅LILiangyi
价值工程 2023年7期
关键词:图斑农用地图层

李良毅LI Liang-yi

(黔西南州自然资源局,兴义 562400)

0 引言

近年来,贵州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大量增加,仅2022 年,经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复审,报省人民政府(包括省人民政府授权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并报自然资源部备案的项目建设用地共计770 宗、用地面积9075.3835 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8284.6738 公顷,农用地7618.7817 公顷,耕地3908.3482 公顷,未利用土地677.6121 公顷),由此可以得出,在办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中,涉及到大量各地类面积的计算。传统的计算统计方法繁琐复杂且不准确,因此使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展现出数据库图层集中叠加拓扑处理、地块采集与计算处理能力强、数据精准等各类优势,为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支撑作用。

1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用地审查报批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用地审查报批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而且处于基础性地位,在建设用地报批地类审查过程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目前,建设用地报批地类审查基于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为基础的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该数据库采用国家测绘标准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200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采用的数学基础为:大地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投影分带: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农村调查以1:5000 比例尺标准分幅图为主,对于调查精度较高的城镇调查部分,采用1∶2000 比例尺标准分幅。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技术要求,建立起最新的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尤其是坐标系、高程基准可谓发挥了基础性、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地理信息系统在图层管理、属性字段、遥感影像的分层叠加,地块与各类图层的裁剪分析,数据计算方面优势突出。由此可见,在年底变更调查数据库基础上开展的地类审查工作,地理信息系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2 名词解释

本文重点论述建设用地审查报批中地类面积计算方法,对国土调查相关术语进行解释如下。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亦是需要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

农用地: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坑塘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

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主要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等。

第三次国土调查: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国土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根据2016 年修正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第四条:“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受理预审申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使用标准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对建设项目的有关事项进行预审,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农用地转用: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获得批准后,将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行为。又称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用于非农建设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①征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用地的;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本集体农用地的;③使用国有农用地;④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其他土地。

3 建设用地追溯概述

我国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耕地保护红线。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在近年来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时对建设用地进行追溯。追溯流程如图1 所示,将审查报批范围内最新年度国土变更数据库中的地类进行分类,其中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按自身地类报批,建设用地根据其来源合法性进行分类处理,有合法来源按照建设用地地类报批;无合法来源的,需追溯到上一年度变更数据库,将追溯建设用地范围内上一年度变更数据库中的地类再进行分类,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按自身地类报批,建设用地需重复追溯过程,直到追溯地类分类中没有建设用地或已经追溯到最早年度的国土调查数据库(最早可追溯至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才停止追溯。

图1 建设用地追溯流程示意图

4 追溯过程中的问题及分析

在建设用地追溯过程中,一般会追溯到2019 年之前的数据库,这样计算就会同时涉及到三调数据库和二调数据库。三调数据库中只涉及到面状的地类图斑图层,追溯时关系明晰,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分析就能得到追溯结果,而二调数据库中涉及到的除了面状的地类图斑图层(DLTB),还涉及到线状的线状地物图层(XZDW)和点状的零星地物图层(LXDW),如何在追溯时统筹考虑这三个图层之间的关系,进而追溯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其他地类的面积,成为了追溯中遇到的主要难题。

以单个年度二调地类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例,阐述因追溯而引起的计算问题。计算单个年度二调地类面积的方法如下:

计算单个年度二调地类面积的方法如下:

①零星地物面积SLX为LXDW 图层的MJ 字段值;

②线状地物面积SXZ=长度*宽度*扣除比例;

③田坎面积STK=(图斑面积S-SLX-SXZ)*田坎系数;

④图斑地类面积SDL=图斑面积S-SLX-SXZ-STK。

建设用地追溯的过程,可看做是将当前的建设用地范围套合上一年度变更数据库中计算的过程,而从上述的二调地类面积计算方法中可知,二调中可能包含建设用地的部分有零星地物面积SLX、线状地物面积SXZ和图斑地类面积SDL,但这些面积却不一定对应明确范围。如图2 所示,在2.45 万平方米的建制镇中有500 平方米的农村道路,作为建设用地需追溯的建制镇面积为2.4 万平方米,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故需要找到计算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5 地类面积计算方法及代码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下面提出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图斑面积比较法。追溯的实质是当前的建设用地与上一年度相比是否增加,如果增加了,是什么地类转变成了建设用地,可以表示为:当前的建设用地面积SJn 减去上一年度的建设用地面积SJ(n-1),即SJn-SJ(n-1)。可以把地类图斑、零星地物、线状地物看做是一个整体,它们共同表示了地类图斑范围内由什么地类的组成,图斑面积STBn 等于建设用地面积SJn 加上农用地面积SNn 再加上未利用地面积SWn,公式为STBn=SJn+SNn+SWn(公式1)。只要图斑范围类有建设用地,都将整个图斑范围带入上一年度数据库进行追溯,STBn=SJ(n-1)+SN(n-1)+SW(n-1)(公式2)。通过整理公式1 和公式2 可以得出:SJn-SJ(n-1)=(SN(n-1)-SNn)+(SW(n-1)-SWn),即增加的建设用地SJn-SJ(n-1)等于减少的农用地与减少的未利用地之和。

方法二:分层比例法。在追溯过程中,将2018 年度的地类图斑、零星地物、线状地物统一起来,按照单个年度二调地类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地类分类面积,然后每个图层的建设用地再去各自图层分别追溯,在追溯地类图斑图层时遇到地类是建设用地,且地类图斑范围内包含零星地物或线状地物的,追溯到上一年度时,以地类图斑范围追溯,建设用地面积作为控制面积,各地类的面积需要乘以建设用地的面积与图斑面积的比例。以图2 为例,需要用建制镇面积2.4 万平方米作为控制面积,追溯到上一年度各地类面积需要乘以比例2.4/2.45。这两种方法都能完成追溯,方法一的计算步骤比较直观,容易理解,计算难度底,贴合实际生活中的体验,但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地类上,当上一年度的面积小于当前年度面积时,计算结果中会出现负数,这会引起对此方法不熟悉人员的疑惑;方法二中计算出的结果不会出现负数,常人更容易理解,但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记录下一年度建设用地与图斑面积的比例,计算略微复杂。通过编写软件完成计算过程后,方法二的结果更易理解,所以在生产环境中推荐使用方法二。

图2 二调中的地类示例

实现核心代码如下(本文使用Python 代码实现了所有功能):

将2018 年度的地类图斑、零星地物、线状地物统一起来计算后得出这三个图层中各自的建设用地。

相关变量定义如下:

dltbJsyd:地类图斑中的建设用地;

lxdwJsyd:零星地物中的建设用地;

xzdwJsyd:线状地物中的建设用地。

# 图层各自的建设用地从上一年度继续追溯,以2018

追溯现状地物核心代码如下:

# len: 红线范围内线状地物长度kd: 线状地物宽度jsydLength:原始线状地物中建设用地的长度 oriLength:原始线状地物的长度

追溯零星地物核心代码如下:

# 零星地物为点状,只要在红线范围内,必定所有面积都是同一地类

resultMap.append(mj)

6 结语

本文介绍了两种解决建设用地追溯中问题的方法,基于结果更易理解的特性,推荐在生产环境中使用方法二。笔者基于方法二制作分类面积计算软件,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遵义市等地的建设用地报批中得到使用,提高了报批的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图斑农用地图层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巧用混合图层 制作抽象动感森林
图层法在地理区域图读图中的应用
住建部:城市大数据已覆盖400个城市
跟我学添加真实的光照效果
浅析“递层优化法”在矿井制图中的应用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
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