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券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2023-03-27 03:53邳文君李学伟朱焱
科技资讯 2023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科技型中小企业

邳文君 李学伟 朱焱

关键词: 创新券 科技型中小企业 产学研合作 创新绩效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创新活动的生力军,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中往往存在资源匮乏、研发资金不足等问题,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现象[1]。为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普遍认为政府应适当予以财政相关的补贴支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开展创新活动,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弥补市场失灵现象。然而,传统的政府补助方式是以直接财政拨款的形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存在政策挤出效应、过度投资等问题,对企业创新激励效果不明显[2]。因此,创新券政策应运而生。

创新券政策最早源于欧洲国家。2004 年,荷兰率先推行创新券政策,以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交流合作。随后,爱尔兰、意大利、英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借鉴荷兰成功经验,纷纷出台适合本国国情的创新券政策,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架起桥梁,促进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产品商业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3-4]。2012 年,江苏省宿迁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首次试点实施创新券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5]。随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广东等省、直辖市相继出台各地创新券政策,以刺激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创新,加速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创新券作为刺激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创新而设计的一种“创新货币”,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资源匮乏、研发资金不足、研发投入风险高等问题。与政府直接补助相比,这一政策不仅可产生资金补助效应,提高政府资金利用率,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并能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方面发挥重大作用[6-7]。

基于此,该文针对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探究科技创新券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1 研究假设

为探究创新券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该文通过比较使用和未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对比分析。通常情况下,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是政府的相关政策和企业自身的资源基础。科技创新券政策是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满足中小企业创新需求为基础的政府创新补助政策。在企业研发创新过程中,高昂的研发投入往往制约着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活动,而创新券不仅具有易申请、申请门槛低、补贴额度高等特点,且不需要与其他企业竞争就可以获取到政府的补贴资金,可缓解中小型企业研发创新活动成本过高的危机,激发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热情。企业从政府处获得科技创新券等政府补助,一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外部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与科研院所加强了产学研合作,更好地获取外部知识,这均有助于企业研发创新规模和成果的增加,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资源基础观强调资源的异质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有重要作用。企业自身的资源基础包括企业的盈利水平、研发经费的投入、企业从业人员、科技人员的数量等。企业的盈利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研发资金及科技人员的充沛程度,充足的研发经费投入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往往较高。同时,企业的科技人员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在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企业拥有好的人员配置对企业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因此,该文认为政府的创新券政策和企业自身的资源基础在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提出相应假设,具体如下。

H1: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的资源基础越好,创新绩效越好。

H1a: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与企业创新绩效成正相关。

2 研究分析

2. 1 样本数据

该文研究数据来源于创新券管理服务平台申请创新券的企业和天津市科技型企业认定数据。天津市创新券政策自2016 年开始实施,其中2017 年和2018 年申请使用创新券的企业较多,考虑到企业从研发投入到产生这一过程创新绩效需要一定的時间,因此该文选取创新券管理服务平台2017 年申请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券管理服务平台2017 年申请使用创新券企业有268 条,从天津市科企数据筛选2017 年申请使用创新券企业有91 家,其中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有52 家,处于壮大期的企业有39 家,该文只针对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研究。选取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52 家,未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1 949 家。

2. 2 样本数据分析

整理选取样本数据中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申请数、营业收入、研发经费投入、从业人员、科技活动人员各项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样本数据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

企业创新绩效是用于评估企业研发创新效果的常用指标。该指标侧重于对公司的创新能力进行测量与考察,尤其是能否形成专利等创新产出的能力。而创新产出指标一般采用专利授权数、专利申请数等指标来衡量。

专利授权数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文献都将专利申请数作为考核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指标。如表1 所示,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均值均高于未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表明创新券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正向促进的作用。

营业收入、研发经费投入、从业人员、科技人员都是企业自身的资源基础。根据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论,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越丰富,其创新绩效越高。表1 中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资源基础各项指标均高于未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表明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企业自身资源基础更好的企业会更积极地投入研发创新活动中,创新券政策的大额补贴可减少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压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可反哺企业发展,提高企业行业内竞争力,企业自身资源基础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另外,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近1/4,科技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数近2/5,而未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经费仅占营业收入近1/8,科技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数近1/3。可以看出,两项指标中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高于未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体现了创新券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初步分析表明创新券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活动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 3 相关性分析

对样本数据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相关系数分析,表2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变量间相关系数。营业收入与研发投入、从业人员、科技人员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营业收入越高,企业研发投入越大,企业从业人员和科技人员越多。对比专利申请数和企业营业收入、研发投入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更重要作用。对比专利申请数和企业从业人员数、科技人员数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企业科技人员数对企业创新绩效起更明显的促进作用,考虑进一步探究专利申请数与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和科技人员占比的相关系数。对比专利申请数与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专利申请数和研发经费投入占比、科技人员占比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其他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即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科技人员占比与专利申请数关系更显著。

2. 4 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该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建模分析。首先选取模型测量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专利授权数衡量企业创新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选取专利申请数衡量企业创新绩效。如上文相关性分析所示,企业研发投入(R&D)占比、科技人员占比与专利申请数相关性系数关系显著,因此,研究测量指标选取企业的专利申请数、研发投入占比(研发投入/营业收入)、企业科技人员占比(科技人员数/企业从业人员数)。其中,取研发投入占比和企业科技人员占比作为自变量,分别记为X1、X2,取企业专利申请数作为因变量,按照通常文献做法,对专利申请数取对数处理,记为Y,衡量企业创新绩效。回归方程如下:

表3、表4 分别为使用创新券和未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检验Sig F 和各系数检验中P 值都小于0.05,通过回归模型F 检验和P 检验,证明该文的回归模型有效。从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来看,模型拟合程度较高,表明模型的整体解释力较佳。

从表3 和表4 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和未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和科技人员占比正向调节企业创新绩效,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和科技人员占比可以显著增强企业的创新绩效。研发投入占比和科技人员占比体现了企业自身的资源基础情况,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的资源基础越好,创新绩效越高,假设H1 成立。

对比表3、表4,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和科技人员占比标准化系数明显高于未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表明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和科技人员占比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系数更高,即创新券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起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创新券可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假设H2 成立。

3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该文搜集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探究创新券政策对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占比、科技人员占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经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获得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比没有获得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更高,创新绩效更好。第二,创新券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使用创新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在研发投入、科技人员数方面高于未使用创新券的企业,在研发投入占比和科技人员占比两个指标也均高于未使用创新券的企业,表明创新券政策以固定额度的补贴数倍撬动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增强企业管理者投入创新活动的信心,提高企业创新活力。第三,创新券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创新券政策作为鼓励企业研发创新而设计的资金补贴政策,不仅精准地支持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创新券政策还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更优质的科研机构开展创新活动,形成长期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让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共享,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进一步完善落实创新券政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动性、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强化创新券政策的宣传与培训。创新券主管部门应加大创新券政策普及宣传,丰富政策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多种媒介,宣传科技创新券政策及成功案例,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创新券政策。

第二,扩充创新券服务机构资源。加大对创新券服务机构的征集力度,推动更多科技服务机构纳入创新券服务机构资源库,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资源选择,强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服务保障。联合优质服务机构开展资源推介等活动,为企业与服务机构搭建合作对接平台,提高服务机构参与创新券服务的积极性。

第三,探索多样化补贴机制。针对不同服务类型的不同特点,对创新券的补贴方式可适当进行调整。天津市创新券政策目前支持的服务类型是研究开发和检验检测,研究开发类往往服务周期长、频率低、合同额较大,而检验检测类服务周期短、频率高、合同额小。研究开发类合同数额较大,一般一个研发类合同就会占满创新券补贴额度,可考虑提高研究开发类创新券补贴额度上限以激发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一是针对数额较大的研究开发类合同,可考虑提高该类型研发活动申请创新券额度。二是对连续3 年都进行研究开发活动并申请创新券的企业,提高其申请创新券额度上限,以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三是对从事研究开发且年贷款超过100 万的中小型企业,提高其研究开发类创新券申请额度上限,以缓解中小型企业资金压力。

第四,调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高校、科研院所的考核和激励,通过政策设定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保持长期的沟通合作。可考虑在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每年评审指标中,把是否有企业使用創新券的服务记录作为考核评审的加分项。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