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生前三幅画像的由来

2023-03-28 12:46武文笑
党史文汇 2023年3期
关键词:工程兵沈阳军区画笔

武文笑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关于雷锋的画像也有很多,可鲜为人知的是,雷锋生前就有画像,不过仅有3幅,这珍贵的3幅,都出自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七团俱乐部主任杨宝威之手。

1960年1月,雷锋入伍来到沈阳部队工程兵十团,杨宝威当时在工程兵七团,二人所在的团是兄弟部队,因此杨宝威有机会多次见到雷锋,同雷锋有较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较为熟悉和了解雷锋。

1960年11月,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决定进一步宣传雷锋的先进事迹,雷锋奉命在沈阳为中小学、工厂、机关、部队作报告。就在雷锋为工程兵机关、部队作忆苦思甜报告的同时,部队领导将宣传骨干陈广生、杨宝威、季道魁等3人抽调到沈阳,进一步跟踪和掌握以及挖掘采写雷锋先进事迹,捕捉细节,进行深度创作。

这样,杨宝威作为美术创作骨干,被调来以画笔采写和宣传雷锋,他们三人与雷锋一起住进沈阳军区工程兵招待所,一起生活,朝夕相处,以便更具体、感性地接触雷锋的方方面面,更好更精准而全方位地激发创作灵感。

为了能够更细致深入地了解雷锋,雷锋走到哪儿,杨宝威就跟随雷锋到哪儿。白天,雷锋外出作报告,他们是忠实听众;晚上,一起用餐,一起散步交谈。期间,杨宝威格外留意雷锋的一举一动,十分细心地观察和捕捉雷锋可贵的闪光点。

他几次准备提笔为雷锋画像时,都被雷锋拒绝了。雷锋谦虚地说:“杨主任,别画我,多画画战士们吧。”随即,他就想办法悄悄地搞创作。

一天晚上,杨宝威发现雷锋从挎包里取出针线,开始在燈下全神贯注缝补自己的内衣。此情此景,激起他的创作灵感。他立即取来纸和笔,坐在一旁聚精会神快速而悄无声息地勾画出雷锋艰苦朴素的形象。这张速写便是雷锋的第一幅画像《雷锋在补衣》。

该画绘好的次日,雷锋到沈阳军区空军作报告。他以一部血泪家史深深打动了每位听众。心灵的震撼让与会者禁不住振臂高呼,会后还久久不愿离去……

于是,又一幅《雷锋为沈空部队作报告》的速写,就在杨宝威认真听报告的同时应运而生。一周后,雷锋结束了在沈阳作报告的活动,杨宝威和大家也告别了。随后,杨宝威和陈广生又沿着雷锋的足迹,深入到雷锋工作过鞍山、弓长岭、抚顺等地的工厂、部队,更加详细地了解其事迹,认真采访与挖掘,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在十多天寻踪采访后,杨宝威奉命到北京参加《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幻灯片的绘制,这一雷锋事迹幻灯片播放后获得各方好评。

从北京回到部队,杨宝威再次专心致志地创作了国画《雷锋》(现收藏在北京军事博物馆),这也是我国第一幅画雷锋的国画。寓意着:雷锋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要永远学习雷锋,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此画问世不久,1962年8月15日,传来雷锋因公殉职的消息,杨宝威为失去一位好战友深感痛惜,与雷锋相处的一幕幕、所熟知的感人事迹一桩桩不时回旋脑海。他决心要永远画雷锋,宣传这位伟大的战士。特别是在1963年3月5日毛主席挥毫为雷锋专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后,他更坚定了一辈子学习雷锋、宣传雷锋的责任担当。

随后,难忘雷锋、热爱雷锋的他,又多次去雷锋工作过的地方深入采访,画笔未停,不遗余力继续致力于雷锋的宣传画作,先后创作了弘扬雷锋精神的年画《听故事》、速写《训练场上的雷锋班》、国画《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等作品,寄托对雷锋的思念,广泛传播雷锋精神。

后来,他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仍然坚持用画笔歌颂和宣传雷锋,利用节假日为部队、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创作宣传画,讲述雷锋事迹。退休后还不忘初心,为宣传雷锋精神辛勤奔波,为众多单位宣讲雷锋精100多场,他用画笔宣传雷锋、纪念雷锋的那份执着令人感动,被誉为“雷锋精神的播火者”。

(责编 申世杰)

猜你喜欢
工程兵沈阳军区画笔
俄罗斯工程兵“吹”出坦克和战斗机
小画笔
小画笔
神奇的画笔
解放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中工程兵作战指挥的经验与启示
昔日南国劲旅 今朝北疆雄师——记沈阳军区某部红军团
军兵种史掠影——光荣的工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