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交城县的宣传报道工作

2023-03-28 12:46张其豪
党史文汇 2023年3期
关键词:交城交城县宣传报道

张其豪

全民族抗战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担负着宣传贯彻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宣传对敌斗争工作经验、教育和鼓舞军民抗日斗志的重要使命。其中,山西交城县委组织开展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全县对敌斗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县委高度重视,带头撰稿,全县宣传工作蔚然成风

交城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宣传报道工作,常常带头亲自撰稿。时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对敌斗争委员会主任、县抗联主任的华国锋仅在1945年1月至8月可查的《抗战日报》上,发表稿件就达20篇,其中除3月份外,其余月份均有发稿,平均每月3篇。且单独署名发表的有10篇,而联名稿件中不是全部冠名在前,名居后列的也有多篇。在他的带头撰稿和务实作风影响下,涌现出大批积极撰稿人和基层通讯员。

1944年冬,区干部金凯夫向县委领导汇报了区冬季生产情况,县委领导听后肯定了他的工作,指示他要将这些好的典型材料写成稿件,向报社投稿,以便交流和推广。之后,金凯夫在报上发表多篇稿件。此外,县区领导赵琦、尹尚志、张雨、任金富、周继舜、苏建益、田义五、袁东、侯乐山等也纷纷向《抗战日报》《晋西大众报》(1945年6月5日改名为《晋绥大众报》)等撰稿投稿。有关交城(东)抗日的宣传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全县宣传报道工作蔚然成风。

成立基层通讯组,掀起读报、识字、投稿、用报活动

在发展撰稿积极分子的同时,交城县委号召全县各村民兵和变工组成立通讯组,掀起读报、识字、投稿和用报活动热潮。1945年上半年,睦联坡两个变工组成立通讯组,发动村民投稿(口头或书写),将村里重大事情写在黑板报上,先后出黑板报19期,并选择好稿寄送报社。村民张长栋写了本村一名青年主动参加民兵的事迹,《晋西大众报》刊登后,又带动该村两名青年参加了民兵。麻会村8个男子组、2个妇女组共订阅10份《晋西大众报》和1份《抗战日报》;常安村妇女识字组刚组建时仅有13人,之后扩展到4个组共32人。各村读报、识字、投稿、用报活动搞得如火如荼。

据《抗战日报》1945年1月至12月晋绥八分区各县区投稿和采用情况统计,交城(东)县投稿248篇,采用118篇,采用率为47.6%,名列八分区第二名;交西县投稿214篇,采用97篇,采用率为45.3%,名列八分区第四名。若按合并后的交城县(1945年8月恢复建制)统计,共投稿462篇,采用215篇,采用率为46.5%,比原统计表中第一名静乐县投稿多出23篇,采用率也高出3.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可以说明,交城县宣传报道工作是十分突出的。

适时报道新事物,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及时报道“挤敌人”斗争胜利消息。1943年8月7日,通讯员在《抗战日报》刊登通讯《遭我军民不断打击,岔口芝兰敌被迫撤退》,报道了交城(东)芝兰、交西岔口两个日军据点,在军民联合围困下,自毁碉堡,狼狈而逃,八分区“挤敌人”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消息。9月,正值晋绥分局召开边区“挤敌人”斗争会议,八分区地委和交城(东)、交西县委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向大会详细介绍了“挤敌人”斗争经验,参会者无不振奋。八分区“挤敌人”斗争经验不胫而走,传到延安。1944年9月30日,毛泽东获悉后,当即电示晋绥军区:“在其他各分区也令他们开展像八分区那样的战斗,打出威风来扩大自己、挤小敌人。”交城(东)、交西县成为晋绥乃至全国“挤敌人”斗争的一面旗帜。

报道助推群众戏剧运动蓬勃开展。1944年1月,交城(东)县小娄峰、睦联坡联合成立小睦剧团,开始在本村及周边演出,得到群众热烈欢迎。邻村麻会村也组织了群众剧团。当时八分区正贯彻毛泽东关于文教工作的指示,县委便要求各区改造道情班、山西梆子等旧戏班,积极发展新式群众剧团。通讯员金模以《准备拥爱月文娱活动,八分区开展群众剧运》(见1944年1月29日《抗战日报》)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推出后引起轰动,至2月底,小睦剧团巡回演出一个月,观众达千余人,全县群众剧团发展到25个。2月20日,《抗战日报》又刊文介绍了群众戏剧运动蓬勃发展的情况,掀起全县春节娱乐活动的高潮。截至6月,全县群众剧团达到69个,参加人数达2200人,群众戏剧运动取得可喜成绩。

报道直接关注群众生产和生活。1945年6月17日,《抗战日报》刊登通讯《认识了不卫生要害病的道理,交东群众卫生运动开展》,介绍了交城山区群众经医生说服教育,积极主动进行清洁卫生的情况,推动了全县群众卫生运动的开展。7月4日,《抗战日报》刊登通讯《交西西葫芦川遭受水灾,军民互助紧急扶苗补种,县府派员调查灾情进行赈济》,报道了西葫芦川遭强冰雹袭击、禾苗受损200万株以上的重大灾情后,县区政府和驻军及时组织“扶苗抢救”队,帮助群众将泥土中的禾苗扶起,并设法从外地调剂小莜麦籽、荞麦籽等700余斤,经军民全力协作,帮助灾区全部补种。群众感动地说:“不是八路军新政权的搭救,咱們可是活不成啦!”体现出党政军各级组织为民谋福祉的初心本色。

此外,《抗战日报》发表《神枪手崔三娃》《民兵英雄段兴玉的故事》等通讯,介绍了交城县开展的“学英雄”杀敌比赛活动;发表《交东男女老少一致努力军火自给》,反映了全县男女老少参加打石雷、熬硝、扫硝等的事迹,推动交城县军火自给运动火热展开。

抗战时期交城县宣传工作的启示

总结交城县宣传报道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搞好当前的宣传报道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是宣传报道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是宣传报道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引导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的客观要求,也是交流和推进工作的重要途径。二是坚持正确导向。宣传报道必须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做到精准有力,既把党的方针政策变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又为人民服务,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三是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是做好宣传报道的保证。宣传报道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摆正工作位置,扎实推进各项宣传报道工作,才能强化和锤炼高素质队伍,为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创造条件。

总之,弘扬抗战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践初心聚民心,才能更好肩负起新时代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使命,巩固壮大党的宣传舆论阵地。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交城交城县宣传报道
交城山
影响中小学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
北宋大通监研究
交城牵手二青会 打造全域旅游新时代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千年技艺匠心守 最美凡泥云儿香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