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中的二七惨案

2023-03-28 17:27庞倩华
党史文汇 2023年2期
关键词:京汉铁路长辛店吴佩孚

庞倩华

二七惨案震惊中外,缘于其影响巨大。这次工人运动与以往罢工所求的增加工资、提高待遇有所不同,其争取的是以铁路工人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自由和人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觉醒。从工人们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破坏而举行全路罢工,到惨案的发生,两天多时间里各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的奔走、斡旋,试图调停、和解的举动在罢工的幕后上演。台前情况众所周知,但幕后情况社会大众却知之甚少,笔者通过对当时媒体报道的线索进行串联,真实还原历史真相。

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李大钊、邓中夏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就派人到长辛店、南口、唐山等地调查,开展工运活动。李大钊等人深入京汉铁路沿线开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1年8月,为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成为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从1922年1月起,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全国建立100多个工会组织,发动100多次罢工,参加人数高达30万,铁路工人是罢工斗争中的一支主力军。

在铁路行业工会组织中,京汉铁路的工作基础较好。江岸工人俱乐部和郑州工人俱乐部相继成立,至1922年底,京汉铁路全线江岸、广水、信阳、驻马店、郾城、许昌、郑州、黄河南岸、新乡、彰德、顺德、正定、保定、高碑店、琉璃河、长辛店16个站口都成立了工会,工人组织遍布全路。广大工人迫切要求建立全路统一的工会组织,这为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首先,成立总工会合乎约法。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公民有集会结社的权利和自由,因此,工人们为争取自身权益而成立总工会,符合民国约法,也是总工会成立的合法性依据。1922年4月9日,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召集京汉铁路全路代表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筹商组织总工会,这次会议对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8月10日,召开第二次筹备会议,正式成立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推选杨德甫任委员长,史文彬、凌楚藩任副委员长,李震瀛任秘书长,项德隆任总干事,吴汝铭任副总干事,负责领导总工会的筹建工作。1923年1月5日,召开第三次筹备会议,确定了总工会筹备工作报告、组织章程、大会议程、官方备案与接待等工作的具体事宜,并决定于2月1日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

其次,各界代表参加总工会成立大会合乎情理。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不仅向当地政府和铁路当局呈报备案,而且向各铁路与各地有关工会团体、新闻单位及学生组织等发出请柬,邀请各方派代表参加总工会成立盛典。为避免通知的疏漏,又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和广州等地报纸上,登载《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处启事》:“本会定于二月一日在郑州开成立大会,除各团体已发专函约请外,恐未周知,特此通告。通信处:郑州花地岗玉庆里第四号。”以此向社会各界通告京汉铁路总工会准备召开成立大会。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代表、其他各路工人代表、各地工人团体代表及记者、学生等各界来宾1000多人抬着各地工会赠送的匾额,冲破沿途军警的阻拦来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代表们齐聚郑州,符合中国人“凡遇喜事,八方来贺”的传统礼节。

最后,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合乎流程。成立大会的召开不仅照章进行申报,并且获得批准。在工人们提出开会申请后,路局把假期给工人们调到2月1日,以便工人代表前去参会。同时,为便于代表前往郑州,京汉铁路总局局长赵继贤给长辛店等地的代表发了十几张免费车票。由于武汉的工会团体比较多,工人们还打报告要求加挂车厢并得到路局批准。此消息公开透明,有相关报道为据:1923年2月5日《京报》报道指出:“诸人以为诸事均系公开,事前未闻官厅有何干涉,故意气均甚豪迈,不虞有何意外也。”2月9日《晨报》报道也指出:“未开会之先,郑州工人请求变动星期假期,以便赴会,并经照准,文电可凭,不难覆案。”这些报道是拆穿军阀在“二七惨案”后为自我开脱而污蔑工人进行非法秘密集会的有力证据。

成立大会遭到军阀破坏

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召开一波三折。吴佩孚一声令下禁止工人开会,从表面上看他下禁令并非其本意,这一点从相关报道的措辞和工人提出的复工条件中可以得到证实。据1923年2月6日《时事新报》报道称,“吴(吴佩孚)从赵继贤请,电令靳云鹗派队制止,几起冲突”。由此可见,他似乎对工人们的举动并不知晓,只是接到赵继贤和警察局局长黄殿辰等人的电报后,为维持治安才下禁令加以制止。此外,工人们也认为,成立大会被破坏纯属是赵继贤、冯沄、黄殿辰等人所为。他们的复工条件中有一条便是,要求撤换总局局长赵继贤及南段分局局长冯沄并惩办此次以暴力压迫工人的警察局局长黄殿辰。

此时的吴佩孚依然披着“保护劳工”的虚伪外衣,但他所隐藏的杀机在几天后的报道中显现出来。2月9日,《新闻报》报道指出,在吴佩孚给靳云鹗的电报中提到:“顷接京汉路赵局长径电云:据报二月一日,本路全体工人将在郑州开成立大会,各路与会者甚多。以未经地方官厅许可集会,竟敢明目张胆,聚众招摇,隐患堪虞。即此目空一切,荒谬绝伦,将来群起效尤,愈演愈烈。蚩蚩愚民,必将误蹈法纲而不自知。瞻顾前途,杞忧无极,务祈麾下迅饬预为防范,切实监视。即希预为防范,设法制止为盼。”

事实上,工人们也并非要与军方和路局正面冲突,因参会人员齐聚郑州,会议召开势在必行。收到禁令后,工人代表们试图改变会议形式,或去照相或去聚餐,但照相馆、饭庄都说遭到威胁警告,不允许他们接纳工人。代表们只能按计划行事,冲破沿途军警阻拦,进入会场参会,但会议很快被迫中断。被驱逐的代表和來宾返回住处时发现,他们暂住的各旅馆已被军警监守,不许他们自由出入和交谈。同时,各团体所赠送的匾额、彩旗等礼物,也被军警损毁后弃之道旁。京汉铁路总工会和郑州分会遭军警查封,文件、财物被洗劫一空,代表们被迫离开郑州。

由此可见,工人们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曲折艰难,既揭露了军阀和路局两面三刀的真实面目,又暴露出其对民国约法的无视和对工人集会结社自由的践踏。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罢工准备

1923年2月1日晚,共产党人和工人代表召开秘密会议。代表们认为,精心筹备的成立大会遭到军警的阻挠和破坏,不仅是对工人阶级权利的剥夺,更是对全国民众集会结社自由权利的践踏。他们一致决定:为了争自由、争人权,从4日正午起,京汉铁路全线举行总同盟大罢工,如若不能答应所提条件,决不复工。

由于时间紧迫,各分工会和各地各路代表在返回途中就已开始准备工作。在开往汉口的列车上,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施洋、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宣传主任林育南和总工会负责人起草了罢工文件,武汉各产业工会代表商量回去后如何发动工人;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京汉铁路总工会副委员长、长辛店分工会委员长史文彬拟定了罢工的行动计划和注意事项;正太、道清、京绥、京奉、津浦等各路的代表计划如何以实际行动声援京汉铁路工友的罢工斗争……为向铁路全线和全社会说明军阀吴佩孚及其爪牙无视民国约法、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真相,总工会于2月2日发布《京汉铁路总工会紧急启事》:自2月3日起,京汉铁路总工会移至汉口江岸,所有一切对内对外全路交涉通讯事宜,均向汉口江岸京汉铁路总工会临时办公处接洽,总罢工期间,所有事务完全听总工会命令而定。

然而,此时的工人们尚未完全认清军阀吴佩孚与工人为敌的真实面目。部分工人认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警破坏,是由赵继贤和冯沄的诋毁,唆使吴佩孚下达了武力制止的命令。长辛店分工会发出两则通电,表明侵犯工人自由的是黄殿辰、赵继贤、冯沄三人而已。津浦铁路浦镇分工会援电表明:“不料届时遭该路局长赵继贤运动军阀阻止开会,侮我工界……”粵汉路分工会通电表示:“本月一号,该路总工会在郑州开会,被该路局长赵继贤请求吴佩孚命驻郑军警强迫解散……”

罢工开始后的各方表现

1923年2月4日,工人所提的条件最终没有得到当局的完全答应。于是,京汉铁路工人争人权、争自由的总同盟罢工就此拉开序幕。按照总工会规定的时间,上午9时,郑州分工会委员长高斌首先拉响汽笛,发出罢工信号。10时,江岸分工会委员长林祥谦宣布罢工开始。11時,长辛店分工会委员长史文彬宣布罢工开始。12时,长达1200多公里的京汉铁路线陷入瘫痪,京汉铁路全线总同盟罢工告成。时值年关,全线罢工使商旅受阻,为使工人尽快复工,军阀、政府以及商界进行了各种斡旋、调和。

工人阶级方面:2月4日当天,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时向全国各工会团体发出通电,号召支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5日至6日,湖北省工团联合会的20多个工会组织,参加声援罢工的斗争;6日,正太、道清、津浦南段的铁路工人也宣布罢工;北京一些进步团体组织铁路工人后援会,全力支持京汉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长辛店分工会还给北洋政府大总统、国务总理、交通总长、参众两院、保定曹巡阅使、洛阳吴副巡阅使、各师旅长、全国各工团、各报馆和各邦人士发出通电,详细说明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前后的实情。临近年关,商旅如织,货运繁忙,铁路工人的罢工导致运输中断,无疑会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赢得旅客和货主的谅解和同情,总工会印发了《敬告旅客》传单,对旅客进行诚恳宣传解释的同时,尽力帮助旅客解决实际困难。对急于赶路的旅客就代为雇人力车或马车,帮他们搬行李、提包裹;对一时走不了的旅客,特别是妇女老人,则邀请到工人家住宿。这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善后工作赢得了旅客的理解和支持。

军阀和路局方面:罢工初期,赵继贤按照吴佩孚“刚柔并济”的策略,以局长身份发出布告,威胁工人取消罢工,不奏效后又组织所谓的宣慰员到沿线工会进行劝慰。为达到通车目的,还对郑州、江岸和其他分工会的主要领导人威逼利诱。面对坚定的工人们,狡猾的军阀开始玩弄手段,假意谈判、粉饰意图和平解决此次工潮假象的同时,暗地里调兵遣将企图使用武力一举镇压罢工工人。他们出尔反尔、欺骗工人的丑陋嘴脸虽是百般掩饰却暴露殆尽。

政府方面:面对工人与军队和路局间的冲突,政府派专员到长辛店抚慰工人,勒令工人上工,并告电吴佩孚、萧耀南,设法调停,务必先通车;还“已电靳(云鹗)勿干预路工联合会”,但这些无关痛痒的通电未起到丝毫作用。国会众议员吴景濂、胡鄂公等数十人协商出调停的3项条件:撤退临时征调镇压工人的军警,恢复各路工作;释放被捕工人;所有已经成立的工会,经政府查明允许暂时存在。最终,这3项条件也并未奏效。该事件的发生,无论工人方面态度如何,经过多日政府未能迅速解决,最终酿成血案惨剧。2月10日《晨报》报道指出,“政府之措施失当,实属无可讳言”。

商界方面:临近年关,正是货物销售和运输的旺季,武汉总商会因铁路停运,年货贸易受到损失。商会议决通电曹锟、吴佩孚、萧耀南等,请他们接受工人提出的复工条件。同时,致电各省商会,愿意出面调停,促成事情的和平解决,以达到尽早复工通车减少损失的目的。商会会长到长辛店分工会,提出先通车再提条件的建议,这种变相妥协的意见遭到工人严词拒绝。

由此可见,罢工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对维护自身权益坚决斗争,军方对工人的威逼利诱,政府形同虚设且无所作为,商界为减少自身经济损失多方斡旋调停……

惨案发生实情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逐步从提高工资待遇为目的的经济斗争转向带有政治诉求的政治斗争。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劳动界的兄弟们看清了敌人的真实面目,无情地向军阀、官僚、资产阶级和洋资本主义进攻”。

工人阶级的坚守出乎各方意料,曹锟、吴佩孚、萧耀南一伙最终撕破伪装的面具,先是给工人们扣上“拆毁铁路”“盗窃机件”“阻碍交通”的罪名,又深化对施洋等工人领袖的恨意,以参与罢工为由进行大肆报复。随着曹锟、吴佩孚等人密电的发出,蓄谋已久的血案也从最初的遮掩状态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1923年2月10日,《新闻报》报道指出,“七日,开封电函,京汉路工人罢工已四日矣。此次风潮传到洛阳后,吴佩孚甚为震怒,因报告者言工人系受煽惑,将因此扰乱北方政局,故吴决取武力干涉之态度”。又如,吴佩孚密电指出:“宪兵车司令鉴:巡密鱼电诵悉,会议办法,先谋开车,使工人失所依仗,即不难根本解决。扼要之图实所敬佩。此间昨已派司机工兵二百名赴郑,以备驶车之用。原有工人,先用好言开导,奉公循法者仍令照常办事,由军警特别保护。甘心捣乱者一律开除,携去机件,迫令交还,倘有拗违,以军法从事。似此情法两得其平,则一切纠纷,当可迎刃而解矣。除禀明曹大帅并分电沿路各驻军查照办理外,特复。”

2月7日,他们采取突袭的办法,出动全副武装的军警,在长辛店、郑州、江岸等地对罢工工人进行逮捕和血腥镇压,先后造成52人牺牲、300余人残伤、1000余人被开除。

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受到军警阻挠后,工人们为争人权和自由而被迫全线罢工。军阀和路局最初允许工人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后又出尔反尔、欺骗工人,最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在这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中,不论是共产党人为工人利益而抗争的斗争前线,还是军阀、路局、商界、政府为各自利益斡旋的幕后,都定格为那段历史的特殊时刻。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所领导的一场重要革命斗争,这场大罢工展现了以林祥谦、施洋、高斌为代表的工运领袖的英勇形象,也充分展示了党为无产阶级争取利益的初心和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党在创建之初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被写入党的二十大主题意义深远。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挖掘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内涵,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是讲好红色故事、呈现党百年奋斗光辉历史的途径。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京汉铁路长辛店吴佩孚
工人运动先驱邓中夏
近代石家庄火车站名称变更述略
历史街区中的口袋公园设计探索
铁路与近代豫北生活观念变迁初探(1905-1937)
从“三不主义”管窥吴佩孚的儒学情怀
这里的红色在飘扬
低情商,易受伤
郑州: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