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音乐课堂构建分析与策略

2023-03-30 04:22李淋靓
考试与评价 2023年3期
关键词:律动趣味音乐

李淋靓

音乐让我们感受到美与爱,音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笔者在工作中一直思考着,如何让教师积极进行有趣的课堂教学。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音乐”学科标准。对艺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修订。其中说到现代教师应优化课程内容,加强音乐课程内容结构化组织与设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中,加强学生的体验、表现、创造等能力。

小学音乐是孩子们对音乐感兴趣的启蒙阶段,这种音乐的交流虽然不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但它有着和人与人直接沟通同样的作用,甚至是甚于直接交流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表达着我们向往的真、善、美。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将这颗萌芽扼杀在摇篮中,应把我们的音乐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趣味课堂、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为载体,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分析与策略进行详细的个人观点说明与探讨。

一、小学音乐课堂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分析

求知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学生是一群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的人,是有着创造性思维的人。然而,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与学生的交流感比较差,缺少课堂的反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较低,这样的情况都会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学习效率。一些学生对于所谓的音乐“副科”学习在态度上不够端正,忽略了音乐乐理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习惯,也没有更深的学习储备知识。音乐知识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一些学生学习音乐没有兴趣,缺乏求知欲;教师见学生不喜欢上课便对学生没耐心或对于教授音乐缺少方法,这样一来,课堂的效率自然就会降低。

二、小学音乐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师要应用现代化设备,构建具有审美性的课堂

音乐是一种具备艺术性、审美性、综合性的课程,音乐教师不能以一种教学形式呈现,教师要结合多媒体的音乐课堂,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如在执教《狮王进行曲》时,先播放一段《狮子王》动画,在视频中导入《狮王进行曲》音频,让学生在观看动画过程中聆听乐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运用現代信息化技术,将声音、视频、音乐、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加入课堂,影音结合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课程呈现出生动精彩的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景,增强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音乐鉴赏力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在课后,音乐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小视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其他才能。又如笔者在教学《小猫钓鱼》这一课时,就应用现代化设备,开展童话音乐剧表演剧活动,学生在表演前先学唱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两只小猫的内心活动与性格特点,学生分角色来扮演童话故事中的两只小猫。我会为学生准备一些服饰和道具,提升学生的演唱兴趣,学生了解后再进行演唱,学习印象会更深刻,唱得也会更好。

(二)小学音乐教师要构建“游戏”化课堂,构建具有动感的课堂

将音乐与游戏巧妙结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实现了美育教育,既关注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还关注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审美表达,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打开一片广阔的天空。

1. 编创激趣游戏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设计有趣的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执教《时间像小马车》弹唱课时,让学生围成一圈蹲着马步,双手放在大腿处,音乐响起时,教师领头用手在大腿处左右拍击发出马儿跑步的声音×. ×,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拍击,当拍击一圈后,教师加快速度 ×.×,学生依次模仿拍击双腿,一圈过后教师加大难度,声音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马儿从远处跑来,又从近处跑远的场景。第三圈时,教师在原有模仿马儿跑步的声音基础上再加上弹舌空腔,使之形象体现马儿奔跑的场景。利用自然界的声音特点,运用人声肢体动作进行模仿、表现、创造。最后加入歌词、音乐学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并能想象用马儿奔跑动作形象来表现音乐强与弱;整个活动游戏化,以到草原做客引出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强与弱。在活动中学生听着音乐让身体跟着节奏动一动,听到强的音乐怎么表现,听到弱的音乐怎么表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编创知识游戏

(1)器乐创编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验感知音乐,那么乐器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体验感知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状态,提供适合他们的乐器。如手鼓、手铃、双响筒等简单的练习节奏的乐器,教师自身可以运用钢琴、吉他、手风琴等为学生进行伴奏,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深入的体会。也可以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让歌曲伴奏。例如在教完《清晨》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在歌曲不同的段落、小节进行伴奏,同时可以用自己制作简单的伴奏乐器来模仿清晨大自然发出的风声、雨声、动物的声音等。这不仅让学生认识乐器,还让他们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及其声音中的音高、音色等音乐要素,在巩固新知时创编简单的节奏,让学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情境创编

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与结构的编排,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兴趣喜好契合,从单元情境主题层面便能看出。虽然情境教学能促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对挑战性、创新性内容的设计。所以,要创造性利用教材,将抽象、陌生、陈旧的内容形象化、熟悉化、时代化,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创编,丰富其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森林的歌声》时,先为学生播放乐曲音频,从中辨别源自森林的声响,引导学生思考:“森林的歌声来自哪里?都有什么动物在歌唱?你能模仿出自然界的哪些声音?”学生开始模仿森林里的蝉鸣、蛙叫、鸟啼,同时从教师带来的乐器中挑选出“拟声乐器”,于乐曲前奏、间奏之处演奏和谐的音色、长短,模仿自然歌声,表达欢快之情。然后,通过放松身心感受乐曲,进一步熟悉旋律、器乐、曲式,在音乐情境当中开始创编:在A主题处填词演唱或者用竖笛演奏;在B主题处用铃鼓伴奏;在C主题处进行集体舞动。此外,还可开展“情境配音”的游戏活动,由教师口述场景,让学生配音对音乐故事进行延续创编。如此一来,音乐创编活动的开展主要立足于共情,不仅能启发学生想象,也能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思想的理解。

3. 编创律动游戏

律动即音乐动作,是指个体在音乐的伴奏下,依据音乐类型的不同,来有规律、反复地做每一个动作或是一组动作。律动体现了音乐的类型、节拍、速度等性质,“律动”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有效“动”的重要方法之一——“律动”教学可赋予学生活泼的个性、快活的心情和课堂活跃的气氛。例如在执教《时间像小马车》时,全班同学跟随着音乐踏着步伐走进教室,当歌曲的音高逐渐上升时,学生的小手由上至下不断地按节奏向上击掌,当歌曲的音高逐渐下降时,学生的小手由上至下不断按节奏击掌,学生通过简单地拍手律动,能产生与美妙的音乐、节奏组合。有时也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为歌曲伴奏。小学生这样学习歌曲可以提升其乐感,感受韵律美,体会节奏的力度,学生在固定律动和即兴律动中可以增强自己的音乐素养,掌握相关的律动的心得体会,陶冶学生情操。

(三)小学音乐教师要构建德育化课堂,构建具有教育化的课堂

德育是学生生涯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德育的教育可以说是根基性的教育,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注定难以在社会立足,而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讲,品德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的培养、人性的教育。音乐课程是一门艺术性的教学课程,音乐会让人产生共鸣,可以带来良好的感染效果。德國音乐家亨德尔讲到:“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音乐教育绝不是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音乐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理解歌曲中的内涵意义。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

对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比说理教育更令人心悦诚服。小学音乐教材中包含德育教育的内容很广,如歌曲《祖国印象》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我的家乡日喀则》教育学生爱家乡、《我爱大自然》教育学生热爱自然。歌曲的语言、风格、情感表达,在弹唱课、欣赏课、器乐课、社团课等一些课程中,都能一一呈现。因此,教师应当抓住音乐课程的特性,构建德育化课堂,朗朗上口又蕴含深刻的歌词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从歌中明白道理、懂得感恩,让学生在欢乐的唱歌过程中,懂得亲情、懂得友情。在音乐中发现美、感知美。使音乐教育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音乐更具有深厚的品德教育作用。

(四)小学音乐教师要构建融合创新课堂,构建具有综合力的课堂

人是个体,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也是不同的。针对小学生,音乐教师要构建实践化课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通过“创造”对音乐及声音进行探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还可以在学校创设音乐社团,比如吉他社、古筝社、二胡社团等,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中可以提升自己对乐器的了解和掌握。比如,音乐教师可以开展校园歌手大赛,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歌曲,这样的活动可以提升学生歌曲演唱水平,还可以组织校园的合唱团,小学生们在配合中既完成了自己的演唱,也提升了班级的合作凝聚力,让学生得到了唱歌的自信。总之,实践的音乐教学课堂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让音乐教学更有效率。

新课标指出,强化学生主体,推动艺术课程育人是为了学生艺术学习和身心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和探究活动,加强自身的自主体验、自信表现。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解读《艺术课程标准》,以艺术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艺术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大观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将课程进行分析讲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用更高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能力,用更清晰的逻辑去为学生讲解音乐知识。教师要应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构建“游戏”化课堂、德育化课堂、实践化课堂,让整个音乐课堂变得更有活力与趣味。

猜你喜欢
律动趣味音乐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午睡的趣味
音乐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生命的律动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