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读者接受研究
——以《一念永恒》英译本为例

2023-03-31 07:16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译者小说

李 梦 珠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2)

一、引言

自从2014年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兴起以来,短短几年间迅速在海外获得千万粉丝读者。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用户规模达到8300多万人,且持续增长,2021年海外读者人数过亿[1]。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获得如此庞大的读者阵容,却是依靠民间翻译力量崛起,堪称奇迹。对于网络文学的定性研究,网络文学是否具有文学性这一本质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在当今社会,读者作为消费者,是有阅读故事的需要的[2],因此网络文学读者接受研究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鉴于网络文学这一类型文学,其生产、消费机制与市场密不可分。在超文本语境下,网络文学是以读者为中心,处于草根狂欢的“超文本”时代,同时根植于消费社会的“粉丝经济”[3],本研究的网络小说翻译网站“Wuxiaworld”也是一个商业性社区翻译平台,以“盈利”为导向[4]。该网站上有大量海外粉丝读者对英译网络小说的评论,对这些评论文本进行挖掘与分析,不仅可以优化网站的运营,为粉丝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读者的真实反馈与接受效果,进而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偏好。而相应地获得海外读者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好感、亲近感,有利于真正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

《一念永恒》是起点白金作家耳根的仙侠类代表作之一,他之前的小说《仙逆》、《求魔》和《我欲封天》英译本,都在Wuxiaworld获得巨大成功。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白小纯的少年从普通人修炼成长生者的故事。在起点中文网首页,《一念永恒》以 427.7019 万次点击量位列收藏榜第一,总收藏434.15万,总推荐1725.98万,口碑不俗。在 Wuxiaworld网站上,小说(已完结)评分排名第一,读者评论中,有140条强烈推荐 (Overwhelmingly recommended),该小说共1314章,每章下面评论平均100多条,整部小说评论数高达约20万条,可见小说在海外粉丝读者的受欢迎程度。本文以此海量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析与内容分析,来考察“中国网文出海”的真实影响力与传播经验。

二、文献综述

翻译的读者接受研究意义重大,且正逐渐兴起。翻译的读者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谁在读,在哪里读,读什么,怎样读,通过什么媒介,留下来哪些痕迹,有哪些效果[5]。以往针对文学外译的读者接受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定量方法的实证研究,例如全球图书馆馆藏量,读者调查问卷访谈,专业评论以及图书网站的读者评论分析。例如季红琴(2020)通过馆藏现状以及读者评论来考察《孙子兵法》的读者接受[6]。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电子阅读也变得方便与快捷,许多读者会在读书网站上进行评论,留下自己的阅读痕迹。这些评论作为读者的直接真实的阅读反馈,是检验传播效果最直接有效的依据。但目前对于读者评论的研究尚有局限性,处于探索发展中。例如,余承法&郑剑委、张璐、石春让&邓春林等使用python的情感分析技术对读者网络评论进行情感分析来考察译作的接受状况[7][8][9],相对于简单的评论数据与评分梳理,评论文本分析,利用大数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更为科学、直观。目前针对中国网络文学读者接受研究较少,例如高帆&陈小春(2019),只是简单对于读者的评论进行归纳分析[10],并未进行深入分析。鉴于此,本文选取Wuxiaworld上《一念永恒》英译本、译者Death blade,对平台上该译本的读者评论进行情感分析与内容分析,基于数据进行反思讨论,为文学外译作品的读者接受研究提供新视角。

三、研究方法

首先,利用爬虫软件,于2021年10月25-27日,在网络文学翻译网站Wuxiaworld平台上,收集《一念永恒》英译本的读者评论,随机抽取小说的第一卷(1-183)和第六卷前半部分(855-944),共243章的评论,借助ANTCONC建立网络评论的语料库,共 28000条评论,共计42.8392万词,平均每条评论约计152词[11]。接着,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过滤,清除无效评论。

然后,结合ANTCONC和PYTHON编写的开源的文本处理库TEXTBLOB里面的情感分析器,并参照Zagibalov等(2020)英俄书评语料库的英语部分[12],获得海外读者评论的关键词以及译本的整体评价,分析海外网络读者对译作的关注点、态度和情绪。

四、数据与讨论

(一)词频与关键词

参照对比语料库,获取网络评论Top 30的关键词,如下表1。通过ANTCONC检索发现,出现频率最多的实义词(计算时标点排除在外)是thanks。可见译本在英语世界的受欢迎程度。细读评论,发现最多的是对译者(Death Blade)和作者(耳根Er Gen)的致谢,其中对译者的感谢占多数。通过ANTCONC检索“thanks for the chapter”,发现感谢章节更新出现2904次,这些致谢部分采用固定的格式,应该是复制粘贴上去的,这种就是常见的日常签到打卡,作为一种共同的情感和体验方式,表示“已阅,以此最简单的方式留下自己的阅读痕迹[13]。这也侧面反映出读者对作品的关注,这种方式让读者获得阅读之外的交流快感,也增强他们在虚拟社区中的这一网民群体,可见读者的期待程度与接受程度都很高。

表1 读者评论关键词

从关键度以及频次可以看出,普通读者对小说最关注的方面是小说的主角(main character)白小纯,主角的个性特征明显,他的出场不同于其他修真小说主角的经典形象,既不沉默寡言也不谨慎沉稳,倒是更像隔壁家常气得大人直跳脚的熊孩子。一个“顽劣的孩童”,在冷酷森严的修行世界中挣扎前行,但一直抱有“赤子之心”,很强的代入感,特别能引发普通读者的共鸣,同时也会涉及到耳根上一部作品《我欲封天》中的主角孟浩以及相关情节的讨论。然后是对世界设定(world-building)的讨论,比如有关宗门(sect)的讨论出现频率频次较多,可见读者对其关注度较高。其次,就是对异质文化的吸引,例如灵药仙丹(spirit pills),修炼(cultivation),神(deva),仙(celestial)长生不老,炼丹等中国元素相关的讨论出现频率较高。

(二)读者情感分析

情感分析主要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种应用,近年来成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方法。对于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等分析起到关键作用。情感分析的原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商品评论、文学作品、微博内容等),不同粒度(文档或句子等)文本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情感倾向判断[14]。将其应用在《一念永恒》译本的海外读者评论,可以反映出整体的读者群体对《一念永恒》译本的情感态度倾向。基于单一主体、主观信息文本的设定,将评论文本作为仅有单一情感态度倾向的句子集合进行自动化的判断。正向情感表示读者对译本认可度高,负向情感表示读者对某一或多个方面表示不满意。

本研究利用PYTHON编写的开源的文本处理库TEXTBLOB里面的情感分析器,对评论进行分析,情感极性均值在0到-1之间为正向评论;情感极性均值是0则为中性评论,0到-1则为负向评论。通过将读者评论分为正向、负向评论,进而归纳两类评论中普遍的观点,可得到《一念永恒》在粉丝读者群体的总体印象。然后从角色、情节、叙事以及翻译这四个特征纬度提取评论,挖掘各个特征纬度上读者的情感态度与评价。

由表2可以看到海外读者的整体评论数量,正向评论共13289条,所占比重为56.05%,可见海外读者对于《一念永恒》英译本总体持积极态度,通过对其中代表性评论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海外读者评论的总体图景,请参照表3。

表2 海外读者整体评论数量、占比以及情感极性均值

表3 海外读者评论中突出的正、负向观点

基于以上情感分析可以发现,读者对于译本整体持积极态度。通过检索筛选前144条评论,每条评论均大于100词。然后细读评论发现:

首先,对整体构思的钟爱。多数读者认为,小说集戏剧、悲剧于一体,建构的世界非常精彩,人物形象饱满(Comedy + cultivation + tragedy + awesome world-building + shining arch enemies + a poser main character= a will eternal),小说情节循环往复的曲折,行文节奏张弛有度,节奏把控与爆点安排非常完美,例如Dusk Maiden评论,“When it comes to world building,the world unfolds in a natural and even pace as cultivation levels or political things in the sect unfolds.”,认为《一念永恒》在故事架构的完整性与行文风格的趣味性上都超过了《我欲封天》。有读者惊叹小说的整体构思和宏大叙事,每个情节与等级系统都是想象出来的(Every plot and ranking system is out of imagination),觉得能写出来这部小说真的很伟大。

其次,大部分读者认为小说包含很多创造性的武器招式,丹、器、符、术、阵以及修炼等级体系,对此感到新鲜好奇(a breath of new air)。例如,读者对《一念永恒》与《我欲封天》里面第一级到第五级的修炼升级体系的讨论非常热烈,一章下面有近千条评论,可见读者对小说中的这些修炼相关的资源非常感兴趣。由于玄幻小说是基于玄想基础上的,小说里面所有的角色都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不受时空及科学人文的限制,这种新兴故事文本获得了广大海外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此外,小说的语言简单且平实,比较口语化,代入感强。例如Gyan评论,“‘She felt as if she had been struck by lightning,and her jaw dropped.Tears began to roll down her cheeks as numerous emotions flooded through her.She was touched,excited,and shaken.’ I would be too if I saw this.”

整体上来看,读者对于小说的负面评价较少。细读评论后发现,其主要是读者对于小说中情节安排与部分细节描写不满意,认为主角形象占比太大,许多的配角用墨过少,但有的寥寥数笔却让人物灵气四溢。

(三)评论内容分析

利用ANTCONC检索关键词,character,plot,narrative/angle/perspective,translation等近义词,然后抽取各个纬度的相关评论,并利用TEXTBLOB里面的情感分析器对每条评论测定其情感分值,然后结合每个纬度评论的内容进行分析。由表4可以看到各个纬度的情感分值,翻译的分值最高为0.18,综合来看海外读者对译本的翻译、角色评价较高,情节与叙事次之。译文读者接受的标准主要有:可理解性、可接受性与可读性[15]。通过海外读者的跟帖评论来考察译本的接受效果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表4可以看到,海外读者对翻译相关的评论情感均值最高,说明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度较高。接下来,对各个纬度的评论进行分析,考察读者的关注点以及情感态度。

表4 海外读者评论的微观特征情感均值

1.人物、情节、叙事

(1)人物纬度

根据情感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外读者对耳根塑造的人物持积极接受态度。大部分读者认为小说的主角白小纯代入感强,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主角的设定不同以往小说,比如沉默寡言,谨慎沉稳,更像是隔壁家常气得人直跳脚的熊孩子,认为主角个性丰满。Modsan评论,“It has one of my favorite main characters to date.His fear of death and pain grounds him to reality and relatability.Sometimes there are too straight-laced or serious main characters that feel bland or boring.Well not this one,The main character Bai Xiaochun is bursting with his personality.”

同时,读者认为人物形象非常励志,甚至称主角是仙侠英雄(xianxia hero)。人物设置带入感强,具有感染力,读者在阅读小说过程中,和小说中的人物不断成长,努力成为强者。例如Multiple sarcasm评论,“Awesome character development.Now I fully connect to him.logical,smart,warm-hearted.I liked the novel so far but this short paragraph really makes me rejoice and expect even more.”

也有读者惊叹自己从未见过这类能迅速获得力量并可以实现自己一切愿望的主角,非常具有吸引力。有的读者认为主角非常幽默,例如Mockingbird ink评论,“the MC of this novel had me laughing out loud from start to finish.”主角白小纯让她从头笑到尾。

但也有部分读者认为小说类型化单一人物设置,缺乏文学性。也有读者对主角的发展走向不满意,例如Midper评论,“the MC is still a man child till the end.”也有读者批评小说中过分注重生存(survival)。

(2)情节纬度

根据情感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外读者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持积极接受态度。借助ANTCONC以“story、plot”等情节的近义词为中心词,左右各三跨,对评论数据进行搭配检索,发现其搭配的修饰词集中在:intriguing,overarching,fascinating,awesome,funny。通过细读评论,发现多数读者认为故事本身非常有代入感,同时有很多搞笑场景,例如背黑锅(龟纹锅),偷鸡,炼制稀奇古怪的丹药等名场面。例如Albani评价,“What the hell,every chapter is hilarious and funny.”

还有就是对于小说中的功夫打斗以及武器描写的好奇,比如小说中对于阵法功能的描述:“我曾有幸看到他老人家布置过一个阵法,可覆盖方圆万里,这还需要提前去烙印一些节点才可。”阵法的覆盖面积引发23条热评。例如Snorcas惊叹,“One thing that kinda triggered me about this chapter is that the 5000km that it keeps mentioning.How the hell does a mere Foundation Establishment expert create a barrier that has the RADIUS as long as the USA.Just imagine a barrier that could almost cover an entire hemisphere of Earth to get an idea of how large this barrier is.”除此之外,还有对于飞行速度等数据的激烈讨论,可见海外粉丝读者对仙侠小说里面构建的东方世界感到新奇。个别读者认为情节可预测且重复“the plot is easily predictable and repetitive.”。也有读者对小说后半部分情节发展不满意,认为后半部分世界观太过玄妙,让人很迷惑。

(3)叙事纬度

根据情感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外读者对小说的叙事角度持积极接受态度。通过细读评论,可以发现大部分读者认为,《一念永恒》不同于耳根的其他作品。例如Keithsim评论,“I am a lot more amazed at ISSTH alchemy system than AWE,but it’s nice that the narrative is different from all books.”小说的类型转为仙侠流加生活流,其表面是写修仙寻道,而故事的内核则是讲述凡人白小纯如何在冷酷森严的修行世界里挣扎前行,他时刻如履薄冰,而这种所谓的修仙也就是生活中残酷面的极端投影,但主人公在这些险恶环境中杀出重围,但仍抱有纯良之心也是很难得。例如Dark Mathis评论,“This is good storytelling.Things don't always go smoothly,exactly as planned.Main Characters are not one dimensional power accumulators who are incapable of mistakes.)但也有读者认为耳根将娱乐元素加入小说中,梗式小点游离故事线之外,没有完美的融入叙事,引起部分读者的不满。

2.翻译

(1)整体翻译评价

根据情感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外读者对译作持积极接受态度。通过细读评论,发现大部分读者认为译文语言流畅(Nice flow in language,polished),译文比较忠实于原文。译者文笔把控恰当,高超的语言技能巧妙地将许多尴尬场景流畅地表达出来,如同原文的再现,值得称赞。例如Sequoia评论,“His manipulation of prose,the awkwardness of innumerable situations,the translator’s skills in actually getting that across fluidly has much to commend it.”有的读者甚至评论译者堪比专业翻译,虽然译者最初是网络小说的粉丝,喜欢读网络小说,之后来中国学习语言,全职翻译网络小说,并开始进行原创。有的读者认为译者的翻译准确抓住原文的基调(tone),而不是简单地进行逐字翻译(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例如Yablon 称赞,“I was drawn into this by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whilst other books in the genre are all but unreadable in English A Will Eternal is treated to a translation that I'd hold on par with the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s I've read,capturing the tone of the novel rather than just trying to directly translate every single word.”

(2)译者的译介策略

译文的忠实可以通过对蕴涵中国文化的特色词的保留体现出来。译者采用脚注对中国元素进行多模态的阐释。译者先采用字面翻译,然后用脚注补充说明语境信息,同时借助以超链接为载体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符号资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中国元素。例如对于蕴涵中国特色的文化词大黑锅、菜刀,宝瓶、金刚,以及文化俗语鲤鱼跃龙门、青出于来胜于蓝,通过多模态翻译,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些中国元素,更好地理解人物以及情节发展。同时读者对于这种处理方式赞不绝口,例如Utmost Gent评论,“Really a fan of the footnote.”这种译介策略,考虑了海外读者群的阅读习惯与审美需求,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与“走进去”提供借鉴。但也有部分读者反馈译文更新速度慢,不稳定。由于这部小说是由death blade一人翻译,中间不可避免出现断更,但读者催更,也侧面反映出读者对小说的热情较高。

五、基于读者评论的反思

《一念永恒》译本的成功译介,除了小说自身魅力之外,少不了译者的多方位推介以及粉丝读者的主动参与推动小说的传播。从总体上看,海外读者对译者的译文接受度较高,特别是译者针对副文本采取多模态的翻译策略,获得热评。与此同时,由于网络媒介的及时性,粉丝读者参与翻译,译者在翻译中“显身”,读者与译者之间共时与互动,共同翻译与解读作品;读者评论,即时生成、阅读和传播,构成新型文学翻译的消费模式[16]。这种互动使翻译作品得以被持续阐释,提高其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

(一)海外读者对译本的推介

海外读者在小说传播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读者阅读小说及时留下阅读痕迹,在虚拟社区上发表评论。评论内容从细节的翻译纠错到宏观的人物、情节以及框架的讨论,微观层面的评论主要涉及翻译纠错,包括语法时态、单词拼写以及标点符号等,读者及时反馈指出,译者及时修改,促进译文的完善。宏观层面主要是对小说本身内容意见以及对作品的解释概括,读者一般会从世界观、人物设定、情节等方面表达自己的阅读期待,这也侧面推动了小说的传播,新读者看到评论后也会跟帖回复,这样使得翻译作品持续被阐释,进而促进其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

(二)译者对译本的推介

译者为推动网络文学的传播做出很大努力。译者Death blade 除了翻译小说文本之外,为读者自制了各种各样的副文本材料。译者在章节开始之前推出两章辅助材料,第一章是小说人物、宗派、功法等列表,来梳理《一念永恒》这本小说中的人物关系网以及宗派功法等信息说明来辅助读者理解小说。第二章则是推介小说的漫画改编以及周边等形式来帮助宣传小说。于此同时,译者自制短视频帮助推介中国网络文学相关文化知识,帮助传播中国文化。例如2015年以来,译者注册YouTube专门向读者普及中国网络文学相关的文化知识,在公告上加上超链接,可以跳到他自己的YouTube视频,讨论他正在翻译的小说,以及读者关心的问题。截至目前,他已经制作了超过146个视频,其中64个在“中国奇幻小说常见问题”列表中。译者在针对《一年永恒》相关章节进行评论的视频,可以看到有上万次的播放。除此之外,他还制作“网络小说问答”专题系列视频,帮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网络小说以及里面包含的中国文化。这种形式多样的副文本,与小说正文本意义互文,同时架起了文本与文化背景的桥梁,进一步推动了译本的传播与接受。

六、结语

网络读者评论的情感分析是文本挖掘的一个新兴领域。目前情感分析不仅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也被广泛应用于数字人文领域。本文使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定量分析和定型分析结合的方式来研究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读者的接受情况。本案例中,尽管《一念永恒》英译本受到了一些关于人物与情节相关的负面评论,但总体上接受程度较高。其成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首先,网络小说的世界设定,角色与情节,代入感强,这些叙事资源与叙事手法让读者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精神寄托,读者在阅读体验中获得情感宣泄与精神放松,这是中国网络小说能够饮誉海外的关键。其次,小说中承载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海外读者熟悉又新鲜的阅读体验,同时也给海外读者一种全新的想象的虚拟世界。再次,读者与译者即时的交互,通过多元的评论促进译作的传播,译者充分利用互联网超文本等手段,对中国文化内涵词进行多模态翻译,更加高效地传播文化信息。通过中国网络小说在海外的成功译介,可以看到文化输出的目的是拉近不同受众的距离,让读者体会到好感和亲近感,为了让更多读者了解中国,可以考虑利用大众文化的通俗性与感染力来帮助文化输出。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译者小说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诞生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