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男孩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艰难对抗

2023-04-03 15:26
读报参考 2023年9期
关键词:林峰建平阿尔茨海默

2019年,当17岁的林峰(化名)怀疑自己患了阿尔茨海默病时,母亲曾试图打消他的疑虑。2021年,在核对国内外诊断标准,并反复排查和讨论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和他的团队将其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于是,这个19岁的男孩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开始模糊的17岁

变化发生在17岁,时间像被吞掉了一些,林峰的高中生活开启艰难模式。他察觉到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背诵课文、计算数学变得艰难,老师讲授的内容开始听不懂,阅读和反应困难的情况也逐渐明显。此后,他开始出现短期记忆缺失。比如,他会忘记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忘记自己的物品放在了哪里。

  到2020年末,林峰已经作过三次脑脊液tau蛋白测定,在医学检查中,脑脊液tau蛋白是一种被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物,随着病程发展,蛋白值会出现升高。他的三次测试结果均呈现阳性,这是一个异常信号。

  林峰在线上询问专家,自己能否加入药物三期临床试验,但因为年龄太小,无法取得入组资格。此后的一年间,他辗转于多个城市的医院,检测的结果都呈现出异常。记者获悉其多张报告都得出疑似阿尔茨海默病的结论。求医期间,他断断续续地联系有关专家,等待能够入组试验的消息。找到贾建平并最终确诊那年,他已经19岁。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介于4%-7%之间。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情通常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传统观念中,阿尔茨海默病多发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四五十岁的人也不再罕见。从患病到发病,过程可长达15-20年。

  “青年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很小,极为罕见。”贾建平介绍,这些年,他和团队接诊过许多病例,但从没遇见过如此年轻的患者。“他太年轻,大家不会往这个(阿尔茨海默病)方向去考虑他的病。”

  很多年轻人确实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问题。不过,大多情况下,年轻人记忆力波动都是良性的。心理、精神问题以及外部刺激都会导致记忆力下滑。林峰的情况不同,他的记忆力在两年间持续恶化,该症状被贾建平看作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客观标准。据贾建平介绍,林峰的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的确出现了下滑,而探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的评分升高。

一场艰难诊断

  四处求医那两年,林峰度过了18岁,变成细心的成年人。他每去到一家医院,都得作一套系统检查,项目大同小异。他对自己的各项指标已经了然于心,能通过细微的变化,监测数据的变动。

  当最终诊断结果再次显示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指标时,贾建平团队的成员仍感到震惊。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团队除了认知评估外,又为林峰做了核磁拍照、腰部穿刺,从他的脑脊液中检测被作为病理标志物的Aβ蛋白、神经丝蛋白和tau蛋白。根据所有病理结果综合分析,他的病情符合国内外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

  男孩的病情被确诊,但仍处于极早期阶段。随后,贾建平和团队成员将这个最年轻的病人写入了论文。他们尝试在国际期刊中公布这个发现。不过他们没想到,这个过程如同林峰的确诊之路一样漫长。这个病例是阿尔茨海默疾病史上的孤例,人们对这个史无前例的小病人充满怀疑。争论一年多,讨论十多轮,文章才最终于今年1月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阿尔茨海默病杂志》)上发表。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教授乔治·佩里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杂志》的主编,他对媒体说,案例引起了人们对痴呆症异质性的关注,说明这个病涉及任何年龄的人。重要的是,他们的发现或将阿尔茨海默病与衰老区分开来,开辟出新的讨论空间。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多发于老年人,国内外医学领域习惯以65岁为界,将阿尔茨海默病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林峰并不是全球唯一一个被确诊的年轻人,在他之前,最年轻的患者年龄为21岁。但林峰是最年轻的一个,而且他的病况有一个典型之处——那名21岁的患者存在基因突变,而他没有。在没有家族遗传和基因突变的前提下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病,这让不少年轻人感到恐慌,人生好像又多了一种不幸的可能。

隐秘的年轻人

  因为发病年纪小,病例的极端性挑战着传统认知且显得有些残酷。其实在林峰之前,曾有一名28岁的患者,同样没有出现基因突变。这些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太过零星,却给同龄人提供了一种假设:阿尔茨海默病开始变得年轻化了吗?贾建平纠正了这个说法:“目前没有统计学数据支持这个观点,暂时不能说患病人群年轻化,只能说有年轻化的趋势。”

  美国蓝十字蓝盾保险公司披露的一组数据暗合了这个趋势。他们针对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并伴有痴呆症状的人群作了调查。在2013-2017年間,30-64岁的受保人诊断率增加了200%。

  通常,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被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其中,相当一部分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有家族史,遗传者患病通常与PSEN1和PSEN2以及APP三种基因突变有关;即便在晚发人群中,患者常携带风险基因为ApoE4,这种基因携带者患病风险比旁人高出5-6倍。贾建平说,在中国14亿人口中,携带ApoE4风险基因的人数占到2.7亿人,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病。

  去年,电影“雷神”的扮演者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突然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宣布暂时息影——他没有任何症状,只因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他携带风险基因ApoE4,这位39岁的演员告诉记者,他将尽可能地降低发病风险。医院也为林峰安排了全基因组测序,排除了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他并未携带任何风险或致病基因突变。

细碎的盼望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仍无法被治愈,只能通过药物延缓病程。在非常幸运的情况下,患者能在病程的第一阶段发现病情,能够实现通过药物阻断病程。

  202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过加速审批途径批准了Aducanumab,中文名叫“阿杜那单抗”,这是2003年后全球首个批准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疗法。该药可被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早期治疗,主要原理就是清除在大脑皮层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目前,这个药已经落地中国,年注射费用超20万元。

  “青年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例仍极为罕见,不必过度检查,只是要注意记忆保护,这也是医生的核心目标之一。”贾建平建议,50岁之后的人,若有记忆问题,有家族史,要去筛查。年龄和基因仍是影响最大的致病因素,但这超越了人力干预的范围;剩下的高风险致病因素已被归纳罗列,它们被分成12项,包括青少年时期不接受教育、中年听力减退、脑外伤、高血压、酗酒、肥胖、吸烟、抑郁症、与社会接触少、长期不运动、空气污染和糖尿病。

  贾建平特别强调,当疾病发生后,和谐的家庭和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在他过往研究的病例中,不和谐因素对大脑健康的发展有诸多负面影响。“有人遭到了歧视,有人甚至出现了病耻感,这需要我们整个社会释放出积极态度,对他们伸出援助的手。”

  最近,贾建平的团队和男孩通了电话。一个好消息是,经过系统治疗,男孩的病情开始出现了好转的迹象。“这颠覆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效果差的观念,也说明青年人大脑代偿能力还是比较强大的。”贾建平又多了一些盼望,或许能增进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

(摘自《看天下》刘瀚林)

猜你喜欢
林峰建平阿尔茨海默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这只小狗有点儿怪
林峰诗词选
此情只合作诗人——林峰《花日松风》读后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
Ideology 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影像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