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与对策

2023-04-03 00:51李红
文化产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师生数字化数字

李红

在新课改背景下,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高校图书馆在为师生提供服务时,应该及时转变思维,对数字阅读服务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图书馆对于高校全体师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师生不仅可以在图书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现如今,许多高校图书馆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提高了数字阅读服务能力,为全校师生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对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

数字阅读平台的应用愈发普遍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学习与工作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早就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目前,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许多高校图书馆内,随着数字阅读平台的构建,高校学生的学习形式发生了许多改变。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对数字阅读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予以高度重视。

目前,微博、QQ以及微信等新媒体相继被应用到数字阅读服务中。运用社交平台,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可供学习的资源,同时也能够让数字阅读更具灵活性,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捷。数字阅读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为了满足全体师生的实际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前端开发技术对图书馆服务功能进行优化。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与网站,为全校师生创建讨论社区,方便师生讨论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数字资源库的建立得到高度重视

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信息数据储存能力及管理水平。由于高校图书馆所需要的图书与文件等各种资源的数量较为庞大,因此人为管理难度较大。随着数字阅读的深入发展,电子图书数量也随之增加,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许多高校图书馆都会借助数据库对图书与文件等各类资源进行全面管理。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图书管理数据库。而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数字资源数据库的过程中,应积极收集各类电子书籍,丰富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内容。只有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才可以满足全校师生的实际需求。

数字阅读服务更加成熟

借助数字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电子图书与教辅资料。对数据库管理功能与查询功能进行优化升级,能够让师生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与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便利,更好地满足了全体师生的实际需求。高校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应该积极听取师生建议,根据师生的实际需求,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功能予以及时调整和优化。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利用学生使用最为普遍的移动App来完善数字图书馆,优化相关应用功能。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阅读论坛,帮助师生及时发现更多优秀资源,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电子数据文献的查阅数量不断增加

数字化阅读模式的使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材料的同时,其日常生活与学习也更加丰富;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获取资料的途径,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支持。数字化阅读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这为全体师生提供了更多便利。因此,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高校应用最为广泛的阅读形式。根据调查,高校师生查询书籍和资料的形式大部分都依托网络,这使得电子资料的应用愈发广泛。在此背景下,当下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始利用社交平台,旨在为全体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化阅读服务。

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主要问题

经费紧张,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综合素质较低

数字化阅读是一种新兴的、新颖的阅读方式,其主要借助数字媒介,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进行转型升级,就必须优化各种软硬件环境,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阅读服务。其中,高校图书馆的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各种硬件设施、馆藏资源和经费保障等内容,软件环境主要包括图书馆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资源管理能力和服务态度等内容。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保证经费充足,完善软硬件设施,才可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然而部分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对图书馆建设投入的经费并不多。此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紧张,人力资源配置缺乏科学性;与高校其他部门单位相比,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这对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不利影响。

移动App平台应用功能不完善

现如今,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对数字阅读的服务模式展开了深入探索,部分图书馆建立了移动App。调查发现,目前已经有32所“985”高校图书馆建设了移动图书馆App,并已投入使用。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建立的移动App还需要依托超星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应用功能不完善,目前只有个人借阅记录查询、观看读书活动新闻以及检索藏书书目等功能,无法直接下载电子书籍,也无法在线阅读书籍,因此无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

数字阅读宣传效果不理想

高校圖书馆应大力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多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部分高校图书馆积极组织一系列读书活动,如专家大讲堂、读书交流会、最美朗读者以及征文大赛等,甚至还会定期组织电子资源使用培训活动。但是因为活动缺少创新,加之缺乏互动性,所以学生参与度较低,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数字服务模式存在不足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数据服务受到的限制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图书馆不重视应用大数据技术拓展数据服务的范围,尤其是在组织实施中,管理、服务、指导等方面缺乏有效整合,缺乏综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应用。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利用“传播理论”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进行阅读推广的力度并不大,数据分析机制不健全,个性化数据、信息和资源的定向推送不够精准。

缺乏协调服务

部分高校忽视了图书馆的重要性,把图书馆办公室当成可有可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有部分高校不注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大多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管理方式落后,服务意识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的协调作用,导致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和协调服务工作滞后。

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有效策略

对需要改进的部分予以高度重视

现如今,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逐渐改变了师生的日常学习及工作方式,在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推动数字阅读向纵深发展,并借助前沿技术,对自身服务功能加以完善。各高校图书馆应对师生的阅读习惯及学习需求进行全面调查,立足于师生实际需求,积极推广数字化阅读,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对用户年龄予以适当调整

要想更好地展现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的优势,就应该对用户年龄进行适当的调整。各高校应适当拓展用户年龄层次,让更多人感受到数字化阅读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高校应该对数字阅读服务予以优化和完善,促使数字阅读服务覆盖更多年龄层次的用户。同时,各高校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图书馆覆盖群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以大学生为主,应在满足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同时,完善其他年龄层次用户的阅读服务。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应适当拓展用户年龄层次,在满足學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为其他用户提供更多便利,扩大服务范围。

优化升级数字服务技术模式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数字化阅读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人们的工作学习发生了很多变化。借助网络技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让用户可以迅速找到需要的资源。

高校图书馆应对数字化阅读技术予以优化升级,使其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中稳定运行,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大学生对智能设备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应结合各种数字技术,并对数字服务技术模式予以优化,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此外,在升级数字化阅读技术时,应该从用户的实际需求着手,促使这一服务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用户的使用需求。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进行划分,借助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从而为用户精准推送定制化资源。这种人性化设计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推动数字化阅读的个性化发展。

完善数字阅读内容

高校图书馆不仅应该积极完善服务内容,还需要对传统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加快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现如今,数字化阅读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数字阅读服务的发展速度,积极借助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并结合虚拟技术等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数字阅读内容和良好的服务体验。

促进数字阅读服务的不断发展

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数字平台等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获得用户的认可,为用户提供更多获取所需要资料的途径。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探索并构建移动阅读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的使用可以获取更多用户,增强自身社会影响力。此外,各高校图书馆还应面向社会积极推广阅读服务,借助互联网工具,宣传与推广更多有意义的电子书籍与资料。

加强协同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该与其他部门单位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强内部设施建设。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之间也能够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互联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等实现资料的共享与信息交互,使学生与教师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书籍与资料。此外,高校行政部门同样需要联合出版社与信息传播机构,以加强数字阅读服务的普及,促使更多人正确认识与了解数字阅读。

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提高图书馆馆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首先应该完善图书馆馆员的招聘管理制度,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图书馆人才队伍的知识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与数字阅读发展的要求。

其次,应该对现有图书馆馆员进行全面培训,增强其数字化发展意识,完善其知识体系,提高其信息素养水平,不断提高其数字化服务的能力。

最后,完善图书馆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体系,明确馆员岗位责任,减小其工作压力,使其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学习数字阅读知识,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仍旧存在许多不足,并对数字阅读服务效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使用前沿技术,完善应用功能,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徐荣丽,王金花.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现状与发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02):59-61.

[2]茆意宏,朱强,王波.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与展望[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01):85-91.

[3]田东旭.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与推广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2):209-210.

[4]赵平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网络数字化阅读调查与服务对策——以T高校为例[J].科技视界,2021(16):47-51.

[5]蒋薇.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20.

[6]高金荣.新媒体在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中的应用[J].参花(下),2023(02):116-118.

[7]马玉妍.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策略[J].黑龙江档案,2022(05):311-313.

[8]刘岩.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微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唐山市图书馆新馆为例[C]//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委会,上海图书馆杂志.2017年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7:22-28.

[9]陈秀菊.泛在网络数字阅读下的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研究[C]//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著名图书馆学家——金云铭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4:139-141.

[10]陈珲夏.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深度数字阅读推广模式研究——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41(01):31-34+45.

【作者简介】李 红(1980—),女,本科,馆员,研究方向: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等。

猜你喜欢
师生数字化数字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