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叶黄花仔的生药鉴定研究

2023-04-04 09:40胡裕坤李雪芳李成强涂冬萍
大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腺毛心叶维管束

韦 军,胡裕坤,李雪芳,李成强,涂冬萍

(1.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31;2.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21;3.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0 引言

中药心叶黄花仔又名“黄花仔”“吸血草”“心叶拔毒散”“娃儿草”等,其基原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心叶黄花稔SidacordifoliaLinn.(Malvaceae)的全草[1]。心叶黄花仔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生于山坡灌丛间或路旁草丛中,分布亚洲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据文献记载,心叶黄花仔具有活血行气,清热解毒,散寒,止咳,收敛,利尿,补益等作用,用于治疗肝炎,痢疾,腰肌劳损,乏力,脓疡,尿道疾病,坐骨神经痛,面部麻痹等疾病[3-6]。心叶黄花仔主要有效成分为麻黄碱,大多集中于根部,地上部分含胆碱及甜菜碱,种子含油脂肪酸[1]。具有保肝、驱虫、抗菌、抗氧化、降血糖及止痛等多重药理作用[7]。传统上心叶黄花仔根,叶和种子治疗感冒,头痛,咳嗽,哮喘等疾病;根可作为兴奋剂、止痛剂、利尿剂、滋补剂,有助于癌症化疗前后的恢复;种子可治疗尿道感染,并可作为催欲剂;复方制剂中,根与姜合用可治疗间隙性发热;外用心叶黄花仔根可治疗麻痹、神经痛、肌肉痉挛、皮肤病、肿瘤、关节病、创伤和溃疡,还可用作按摩油;心叶黄花仔叶洗净,捣碎外敷可治脓肿作痛,止血。

目前心叶黄花稔研究中,药理方面研究较少,仅有少数关于止痛、抗炎、降血糖及抗肝脏毒性作用的报道,提取工艺方面研究落后且不够全面,未见质量控制或鉴别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对心叶黄花仔其基原-心叶黄花稔全草进行较为系统的性状、各器官横切面结构解剖、全草粉末显微特征及红外光谱鉴别,为心叶黄花仔的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实验所用仪器:自动轮转切片机(德国徕卡仪器公司,型号RM2145),尼康双目生物显微镜(济南玉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E200E2001),高速多功能粉碎机(永康市天祺盛世工贸有限公司,型号HC-1000Y),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DHG-9140A),粉末压片机(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型号FW-4A),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 公司,型号NicoletiS10)。

1.2 材料与试剂

实验药材采于南宁市高峰区市郊,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朱意麟老师鉴定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心叶黄花稔SidacordifoliaLinn.(Malvaceae)全株。

实验所用试剂:甲醛(成都市科隆化学有限公司,批号2018122101),冰醋酸(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80505),无水乙醇(广西北仑河医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180525),二甲苯(成都市科隆化学有限公司,批号20171018),番红(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70826),甘油(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80508),水合氯醛(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81102),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溴化钾(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C1104658,光谱纯)。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常规石蜡切片取根、茎、叶切成一定规格进行固定(FAA),按常规石蜡切片法,制作石蜡切片,并表面制片和粉末制片置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描述其植物组织特征。

2.2 基源鉴别

2.2.1 心叶黄花仔植物形态

直立亚灌木状草本,高约1m。根黄色至深黄色,主根明显,较粗,侧根多且较细。茎圆柱形,深绿色,老茎无毛或茸毛较稀疏,小枝密被茸毛。叶互生,披针形,急尖,长2~5cm,宽1~4cm,边缘具钝齿,叶脉突出,叶脉类型为网状叶脉,两面均密被茸毛。叶柄长1~2cm,密被茸毛。托叶线型,长约0.5cm,密被茸毛。花黄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或枝端,直径约2cm,花瓣长圆形,约0.6~0.8cm。花梗长0.5~1cm,密被茸毛,5 裂片,类三角形。蒴果直径0.5~1.2cm,分果5~10,呈钝三角锥形。

2.2.2 心叶黄花仔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表面淡黄或黄白色,有网状纹路,具皮孔,体轻质硬,难折断,断面平,类白色。茎呈黄绿色,表面具网状纹理和皮孔,叶痕明显,断面平坦,髓部明显,呈黄白色。叶皱缩卷曲,易破碎,叶脉为羽状网纹,上表面浅绿色,下表面偏灰绿色,下表面较上表面柔毛多。花萼黄绿色至淡黄色,花瓣五枚,黄色,花梗细长。蒴果具5~10 分果,大小不一,黑褐色至黑色,钝三角锥形。气淡,味微苦涩。

2.3 显微鉴别

2.3.1 根横切面

根横切面为类圆形,具明显偏心性,无隨。木质部较宽,约占横切面半径的3/4,射线延长至木质部边缘,宽1~2 列细胞。根最外层为木栓层,由3~4 列(多为4 列)长方形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皮层细胞较大且稀疏,为长方形或椭圆形,细胞间隙普遍存在大量成团厚壁细胞,大小,形状不一。形成层较窄,细胞紧密。木质部导管大量散在,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根横切面如图1 所示。

图1 心叶黄花仔根横切面局部

2.3.2 茎横切面

茎横切面为类圆形,髓部较大,为椭圆形,半径约为切面的1/2。表面具星状非腺毛,表皮由1 列类圆形细胞紧密排列而成。表皮内侧具厚角组织,细胞小而紧密连接,呈类圆形,多为2~3 列。皮层细胞较大,多为长方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皮层大量存在成团的石细胞,在皮层分为断续的两环,(部分为1 环),每环约有2~10 个大小不一的石细胞群。形成层狭长而不连续,细胞不规则形,细小且紧密。木质部存在大量导管,导管切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单个呈放射状排列。髓部细胞由外向髓部中心逐渐变大,呈不规则形,髓部中心细胞巨大,易破碎。

2.3.3 叶横切面

叶横切面见上、下表皮各1 列细胞,上表皮细胞较大,为长方形或椭圆形,下表皮细胞较小且紧凑,类圆形。上下表皮均有星状非腺毛,偶见头部为扁球形的多细胞腺毛,较非腺毛小,腺柄多为单细胞。另有“碟状”腺鳞,通常由周围4 个弯月形细胞,中心1 个圆柱形细胞共5 个细胞组合而成,镶嵌于表皮细胞中,侧面观为方形或弯月形,顶面观为碟形。叶片为两面叶,栅栏组织紧接上表皮下方,由1~2 层长条形细胞组成,较宽,约占叶肉1/2 面积,占主脉面积1/4,不通过主脉中部,内含大量叶绿体。海绵组织由2~4 列细小长椭圆形细胞组成,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细胞分布较稀疏,细胞间隙中偶有草酸钙簇晶。主脉下表皮内侧具一较细长的厚角组织。栅栏组织内侧与厚角组织内侧具2~6 列薄壁细胞,围绕维管束呈环状分布。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形维管束,较大,约占主叶脉1/2 面积,木质部位于向茎面,韧皮部位于背茎面。韧皮部散有草酸钙簇晶。维管束上中下部分各有导管群,互不相连,上部分导管为2~3 层,呈一字型排列,稍向内侧弯曲;中部分(木质部)导管群以每列2~8 个细胞,略呈放射状分布;下部分,韧皮部外侧,导管群为1~3 层,呈弯月形向内侧弯曲排列。

2.3.4 花横切面

心叶黄花稔花胎座类型为特立中央胎座,横切面观为五边形。5 片萼片等长,2 片萼片连接点与萼片中部各有1 突起,中部突起较大且圆滑。花瓣5 片,横切面为飞鸟型,头部较平,侧翼尖且长,底部相互连接为环形,环绕胎座等间分布。花柱位于花朵正中央,圆形。10 个“V”字形子房环绕于花柱分布。圆形花粉粒散在。

花萼最外层为花萼下表皮,由2-4 列类圆形细胞连接而成,细胞内或细胞间隙散有草酸钙簇晶。表皮外侧有星状非腺毛,腺柄由2~6 个细胞组成的腺毛,形状不一,偶见腺鳞。花萼下表皮内侧,位于花萼上表皮与下表皮之间存在一列圆形或半圆形细胞,细胞内均含草酸钙簇晶,较其他部位的草酸钙簇晶整体形状较平滑,大致呈圆形,晶体尖角不突出。花萼上表皮为一列细胞,较下表皮小且密集。花萼连接处的突起部分与花萼中部突起不尽相同,中部突起部分与花萼下表皮相连接处存在1~2 列(多为1 列)厚壁细胞,长度不一;突起内侧中部存在一有限外韧形维管束,维管束与厚壁细胞之间以多边形薄壁细胞填充。花萼连接部分突起较小,外韧型维管束位于突起中上部。花瓣下表皮为一列圆形厚壁细胞,顶部与底部两侧后壁细胞较大,细胞壁也较厚,侧翼部分下表皮细胞较小。花瓣主体部分无腺毛,花瓣间连接部分下表皮具星状非腺毛。花瓣中部及花瓣相连接部分,下表皮与上表皮之间以不规则形薄壁细胞填充,大小不一,薄壁细胞内或细胞间隙具草酸钙簇晶,小型维管束散在,花瓣侧翼及底部两侧细胞间隙明显变大。胎座类型为特立中央胎座,共有10 子房,呈“V”字形,大小不一。子房最外侧细胞为方形细胞壁明显增厚,最内侧细胞为长条形,内部细胞为多边形薄壁细胞,含多种内含物,草酸钙簇晶,不规则晶体,不规则石细胞等,草酸钙簇晶在子房外侧边缘明显增多。花柱呈圆柱形,内有多个维管束环绕花柱中心分布,大小不一,偶见草酸钙簇晶。花粉粒较大,呈球形,表面有明显短刺状突起。

2.4 粉末鉴定

心叶黄花稔全草粉末为绿色至黄绿色,味淡。显微下常见成束纤维束,少数纤维散在,纤维细长,胞腔狭窄。导管有螺旋导管和网纹导管两种,以网纹导管较为常见,螺旋导管宽约20μm,长约100μm;网纹导管宽15~25μm,长度不一。可见大量星状非腺毛,星状非腺毛较大,多数在100~180μm,偶见长超过200μm。单细胞非腺毛较少,长约100μm。部分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另有散落的草酸钙簇晶,多数散落簇晶与薄壁细胞内含的簇晶不相同,薄壁细胞内含簇晶大致成圆形,边缘较平滑,无突出尖角,散落的簇晶多数呈星形,具尖锐角,内含簇晶较小,直径在15~20μm,散落的簇晶直径约20~25μm。花粉粒较大,为球形,直径在80~120μm,外壁具短刺状突起,萌发孔不明显。石细胞多为类圆形和椭圆形,直径在20~40μm,少数不规则形。大量散在的方晶形状大小不一。

2.5 红外光谱特征

心叶黄花仔的全草粉末在4000~250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光谱图显示在波数616cm-1、1057cm-1、1245cm-1、1318cm-1、1418cm-1、1643cm-1、1732cm-1、2921cm-1及3367cm-1处各有一吸收峰。根据各个吸收峰的强度及波数分析得出,心叶黄花仔全草化学成分中可能含炔烃类、醚类、烷烃类、烯烃类、酮类及胺类成分。

3 结语

心叶黄花稔根、茎、叶、花、果横切面显微特征对本品鉴别意义较大。其中,茎、叶、花、果表面的星状非腺毛是锦葵科特有的性状。多细胞腺毛及腺鳞是较明显,易辨的特征,而腺鳞较为少见,可作为特有的鉴别特征。茎横切面显微图可见皮层有两列石细胞群,环绕整个皮层分布;叶的韧皮部,海绵组织等部位散有草酸钙簇晶,叶表面存在大量星状非腺毛,密集且体积较大;花与果横切面可见10 个“V”形隔室,表面有含小型维管束的突起,上下表皮间具一列含草酸钙簇晶的基本薄壁细胞,隔室中含大量草酸钙簇晶、不规则形晶体及不规则形石细胞,粉末可见较多含草酸钙簇晶的薄壁细胞群,星状非腺毛、不规则形晶体与草酸钙簇晶大量散在,花粉粒较大,且表面具短刺状突起,以上显微特征较为明显且独特,可作为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心叶黄花仔的全草粉末红外光谱图特征可作为辅助鉴别特征。

猜你喜欢
腺毛心叶维管束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分期播种对西藏甘蓝型油菜心叶出叶速度的影响研究
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分泌型和非分泌型腺毛形态发生的影响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巧切西瓜
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烤烟腺毛及分泌物的影响
白肋烟烟叶表皮腺毛密度品种间的差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