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粉末化气力输送及燃烧实验研究

2023-04-04 09:40黄卫疆
大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气力输送燃烧器粉体

黄卫疆

(广西桂物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22)

0 引言

在我国,农业发展基础良好,对应的生物质资源数量极为丰富,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林废弃物每年产生量超过7 亿t,能够充当能源的数量有3.6 亿t,能够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压力。从传统生物质利用角度来说,存在污染严重、效率不足等问题,在生物质气化技术帮助下,该类问题能够得到充分解决。对于生物质粉末运输,常见运输形式有螺旋给料方式以及活塞式给料方式,但在运输时,容易出现粉末压实堆积堵塞管道等情况,为此,需要提升生物质粉末气力输送技术的重视度。

1 固体粉末气力输送

气力输送过程中,主要是以气流充当载体,通过管道完成粉末、粒装等固体物料运输操作。由于输送管两端存在压力差,能够为管道内部空气流动提供充分条件,使得物料颗粒获得充足的移动能量。气力输送系统建设上,主要涉及的结构内容有气源、供料装置、输送管道等等。相关人员通过对上述部件的正确选择,能够让主体结构更具灵活性特点。现阶段,很多企业均引入了气力输送技术,完成对不同颗粒物料的运输,为其他工序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1.1 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性质

两相流也被人们称之为多相流动,各相之中具有较大的浓度变化范围。相比于单相流,两相流特点如下:①两相之中的颗粒状态以分散为主,粒径大小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呈现出不同的运行规律;②由于固体颗粒与气体介质具有不同的运动惯性,颗粒相与气相之间的运动速度存在较大差异,该运动速度也被称之为相对速度;③固体颗粒在传输方面,颗粒与管壁之间会出现碰撞与摩擦情况,导致两相运动出现明显变化,增加静电效应出现的可能性;④当出现紊流问题时,颗粒运动以及气体运动规律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⑤流场内部存在明显的压力和速度梯度,再加上颗粒形状不规则,容易导致其出现颗粒与颗粒、颗粒与管壁之间的碰撞,内部作用力提升明显[1]。

1.2 气力输送系统的分类

通过管道来输送物料,由于其内部流动状态十分复杂,当气流速度、物料数量等出现变化后,内部流动状态同样会随之改变。一般来说,物料在输送管道中流动状态分类,可根据输送管道内部气流速度大小,以及物料数量情况进行,常见类型包括两种:①悬浮流,在气流动压作用下,物料颗粒能够处于流动状态;②栓流,在气流动压以及静压作用下,物料颗粒同样能够被推动。另外,针对气力输送系统分类,可按照输送管道中形成气流情况进行,常见类型有吸送式和压送式。如果是按照输送压力进行划分,主要包括高压式和低压式。

1.3 常见的气力输送系统

常见的气力输送系统形成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正压式气力输送系统。该类系统在应用时,相关人员需要在起点位置安装风机或者是空气压缩机,保证更多高气压空气进入供料装置内部,最终到达贮罐,将过滤好的空气排放至大气层之中。相比之下,正压式气力输送系统内部输送压差巨大,能够在远距离、大容量运输中发挥出作用,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应避免水、油等杂质进入系统内。②负压式气力输送系统。负压式气力输送系统在应用时,主要是从几个物料源中执行取料任务,之后将其转移到具体收集点上。为了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转,罗茨风机或真空泵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实现对系统内部空气的有效抽吸,让输送管内部负压气流低于大气压。

总的来说,负压式气力输送系统进料方式,要比正压式气力输送系统更加简单,但在卸料器以及除尘器设定上,负压式气力输送系统需要具有较高的严密性,排料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气密条件,从这里也能够看出,两种设备内部构造内容十分复杂。另外,负压式气力输送系统很难完成远距离输送任务,这主要是由于输送距离越长,对应的真空度要求越高,气固混合物也会越稀。为了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会对其压力降限度进行设定,一般为44kPa[2]。

2 生物质粉末燃料的气力输送实验

2.1 实验目的

相比于煤粉,生物质粉末所呈现出的物理性质不同,自身密度较小,松软程度较高,而且具备易吸湿特点。气力输送时,如果应用没有经过干燥的空气,很容易出现贴附问题,最终导致管路出现堵塞现象。生物质粉末本身具备独特性质,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本文通过气力输送装置实验操作进行论证,避免后续燃烧工况出现问题。

2.2 实验方法

在实验装置设计上,主要内容有输送罐、流量计、空压机、收集布袋等等。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验要求,相关人员还会对输送罐进行改装,将压力表和流量计安装其中。对于压力表安装位置,主要集中在罐顶充压管路以及引射管路内部。对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当空压机冲压操作结束后,总路气阀将被打开,并确保罐顶阀门处于全开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上部正压数量满足相关应用条件。首先,工作人员只需开引射管路,对其流量大小进行合理调节,了解输送罐出口粉体流动情况,对气体流量进行记录。其次,设定新的旁通补气管路。当引射风量保持不变时,改变旁路流量,了解此时的出口粉体流态,并对理想状态下的管路气体流量进行记录。再次,将引射风量改变,此时,继续上述旁路流量调节操作,之后再观察出口粉体流态,记录输送效果相对理想时的各管理气体流量。最后,对引射管的伸入长度进行合理调节,保证旁通补气管路阀门开度处于最佳状态,此时,对输送罐出口粉体流动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和了解,明确此时的管路气体流量状态[3]。

2.3 实验结果

气体体积流量计算过程中,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初始阶段,旁通管路往往处于关闭状态,当冲压管路打开后,空压机总气体压力数值为0.7MPa。当引射管伸入长度L 为25mm 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引射管路阀门打开,保证其开度逐步增加,结果显示,当引射管路气体流量超过24Nm3/h 时,粉体输送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此时,如果继续将引射管路阀门开度提升,内部气体流量达到28Nm3/h 左右时,粉体能够处于稀相输送状态。当气体流量达到30~32Nm3/h 后,粉体能够处于连续浓相输送,此时,旁通补气管无须开启。经过一段时间的输送,内部压力及流速会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此时,同样需要加开旁通补气管,保证旁通气体流量维持在14Nm3/h 左右,对应的引射管气体流量为23Nm3/h,此时,粉体依旧能够维持浓相输送。具体空气流量计流速如表1 所示。

表1 空气流量及流速

如果引射管深入长度数值为50mm,实验主体操作流程同上,从试验结果中能够看出,当引射管路气体流量在21Nm3/h 以上时,粉体能够处于稳定输送状态。如果音色环路气体流量在26Nm3/h 左右,粉体能够处于连续稀相输送,当引射管路气体流量增加至26~30Nm3/h范围时,粉体能够处于连续浓相输送,后续,当压力和流速降低之后,同样可以通过旁通补气管加开操作,保证输送工作的稳步开展。补气时浓相输送状态如图1所示。

图1 补气时浓相输送状态

从上述试验结果中能够看出,引射管路伸入长度越长,粉体能够连续均匀地保持稀相输送状态,且所需要的引射空气数量越少。如果引射管路伸入长度有限,锥体落下的粉体会直接被引射管外部负压空气卷吸喷出,粉体在悬浮状态下的输出,往往会消耗大量气体动力。如果引射管深入输送管数量较多,所产生的负压数量,能够让附近粉体得到抽吸,此时,粉体连续稀相输送操作,并不需要加入其他形式的空气动力[4]。

3 生物质粉末燃料燃烧实验

3.1 燃烧设备的基本要求

在燃烧器应用方面,主要应用目的是将燃料和空气送入燃烧室内部,并对气流进行组织,保证燃料和空气能够在燃烧室中有序混合,实现着火和燃烧过程。总的来说,燃烧器产生的风粉混合效果,与燃烧器形式存在直接关系。在燃烧设备应用时,应该以稳定和安全为基础,避免燃烧过程出现更多污染物,降低实验成本。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为了维护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相关人员需要在燃烧器风道内安装上流量计,对一次和二次风量进行计量,还要在燃烧室内部安装测温热电偶。首先,在粉体元素分析方面,能够对完全燃烧状态下的理论空气需求量进行估算,明确生物质粉末元素组成情况。其次,输送罐之中的供给内容为一次风粉,以及燃烧器中的一次、二次风需得到初步测量,明确具体的风速和流量数值。再次,对燃烧过程中的平均温度进行计算。一般来说,热电偶计算往往均会应用到数字温度表,以接触式测量形式为主。实际燃烧温度范围应集中在900~1500℃。最后,当燃烧温度得到明确后,工作人员可针对一次和二次风的风速范围进行确定,之后了解烟气之中的具体组成成分,选择合适的配比范围。如果一次风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相关人员需要针对二次风流量进行合理调整,此时,还要观察具体的火焰色度以及燃烧情况,针对不同二次风流量,保证燃烧温度的多次测量。如果二次风固定不变,工作人员可依靠引射器料调整一次风流量[5]。

3.3 实验结果

在点火燃烧实验方面,操作人员可通过煤气点火枪,将生物质粉末直接点燃,了解其具体的燃烧情况。从实验结果中能够了解到,煤气点火枪能够将生物质粉末迅速点燃,之前热重实验中所得到的生物质粉末着火温度为220℃左右,相比于煤粉,生物质粉末点燃难度更低,并不需要在其中加入汽油等物质,燃烧过程不会出现较多碳烟。另外,在气力输送装置中的燃烧实验开展方面,操作人员应提前明确一次和二次风速确定原则。对于气流离开燃烧器出口的一次风速,会对着火过程产生极大影响,如果一次风速较高,着火距离会大幅提升,影响整体燃烧稳定性。如果一次风速较低,着火时间也会提前,增加燃烧器喷口烧坏的风险。例如,在煤粉燃烧上,其燃用煤种与一次风速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如果煤的挥发分较高,对应的火焰传播速度更快,能够进一步提升一次风速。从燃烧火焰的状态角度来说,如果燃烧器二次旋流风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实际二次直流风流量数值保持在28Nm3/h 时,所呈现出的煤气火焰长度较长,火焰集中度较高。如果将燃烧器二次直流风阀门关闭,二次旋流风的流量同样保持在28Nm3/h,所呈现出的煤气火焰长度较短,火焰外扩情况十分明显。

4 结语

生物质直接燃烧工艺相对简单,能够保证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最终实现生物质能源的燃烧效率得到更好展示。对于输送系统构造设计,其紧凑性特点明显,设计原理并不复杂,通过与生物质粉末燃烧装置的配合,最终得到的燃烧温度能够达到1200℃以上,保证生物质燃料的应用能级,缓解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压力。

猜你喜欢
气力输送燃烧器粉体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NTFB低氮燃烧器介绍
气力输送系统和管链机输送系统在石子煤输送中的比较
油田加热炉全自动燃烧器维修技术改造
低氮燃烧器改造后的主汽温调整
高浓度高气压在烧结用石灰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炭黑气力输送装置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生产合成气的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