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学校法治教育 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2023-04-04 13:16冉亚辉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6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青少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法治文明历史,礼法治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历史智慧。“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荀子深刻阐释了礼法治国的道理。汉律、唐律是汉唐盛世的重要治理基础。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著名命题“守法即正义”,《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新时代国家治理战略。在人类社会建设中,道德与法律都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道德更为宽泛,在道德哲学、道德价值观等领域支撑着法律。法律是规则化的道德体系,法律更为刚性,更为正式,是对道德的规则化和系统化。

法治是新时代重要治国理念,法治教育也是新时代的新的表述。我国法律界和教育界原来使用的是法制教育,从法制教育更改为法治教育,体现着内在理念的发展变化。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相比,法制教育主要更为偏重静态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体系的教学,而法治教育不只是注重法律知识体系,还注重社会治理。法治教育除了教授法律知识体系之外,还要求深入理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等。

青少年是实施法治教育的主体,学校是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所有的青少年都出自学校教育的培养,学校高质量的法治教育是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的基础路径。学校教育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扎实推进法治教育质量。首先,学校教育要建立系统的高质量法治教育体系。要建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系统法治教育体系,注重法治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和系统性。结构性指的是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内容分布、阶段设置等维度的整体结构的科学性。系统性指的是法治教育要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国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整体协作。其次,要根据学生发展规律科学地实施法治教育。法治教育要依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各学段具体的法治教育内容。小学阶段主要是法治启蒙,注重故事熏陶,培养儿童的法治意识。中学阶段主要是法治知识、法律规则的学习理解,重点是法律规则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基本体系。大学阶段主要是法律哲学、法治理念的学习,重点是理解法律哲学,培养法治信仰。再次,要注意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互渗透。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紧密相关,两者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共同协调配合,形成健康教育合力。又次,要建立良好的法治教育社会文化和支撑体系。要建立系统的法治教育社会支撑体系,包括法治政府建设、司法系统建设等。公正的社会法治文化,是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促进因素。要努力建设法治社会文化环境,培养优良的法治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最后,要强调法治教育中的知识学习与生活运用相结合。法治知识、法治能力、法治行为本身是一体的,需要系統推进。在法治教育中,既要重视法治知识学习,也要注重法治能力培养,还要注重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

冉亚辉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青少年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青少年发明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