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2023-04-05 05:19崔青琳唐山市中心血站
品牌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调整事业单位

文/崔青琳(唐山市中心血站)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依赖财政拨款,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方式,单位在预算执行时要确保财政拨款得到规范使用,避免资金浪费等问题。通过合理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确保事业单位管理的全环节得到全方位控制。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求事业单位通过预算提高财政拨款管理水平,避免单位财政资金浪费等问题。单位要充分借助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保障单位在完成社会公益任务的同时规范管理流程,从而让单位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

第一,人员管理不完善。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全体成员参与其中,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但是部分事业单位未形成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理念,员工在预算管理中不了解自身的工作任务,容易导致预算工作无法得到全体成员的配合。

第二,信息系统建设不力。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各项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在建设信息系统时,要对各环节数据进行统筹管理,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但是部分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建设不力,无法借助信息系统对全面预算管理各项数据进行全面管控,容易导致预算信息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第三,预算编制工作不规范。首先,预算编制未得到统一管理和领导。很多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预算未得到统一的管理和领导,各部门不了解自身预算编制的任务。其次,预算编制不具有战略性。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编制,要结合单位长期发展规划进行分析。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中过于重视短期内的指标,不利于单位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再次,预防编制时间节点不合理。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编制时候,要留出足够时间。但是部分单位的预算编制时间仓促,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足。最后,预算编制的内容和方法不够合理。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时,要对所有的收支都进行编制,并按照零基预算法开展编制。但是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内容不够细致,存在科目之间相互挤占的问题。同时单位未借助零基预算的方式编制预算,容易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

第四,预算执行不合理。事业单位开展预算执行时,要确保所有收支项目都得到严格监控。但是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未得到严格监控,容易导致预算项目不够科学。同时在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部分单位发生预算调整相关事项时,没有明确具体的调整原则与要求,存在随意调整的问题。

第五,预算考评不科学。首先,考评指标不细致。在开展预算考评时,部分事业单位预算考评指标设置不合理,考评指标过于简单,没有全面分析各环节的管理情况。其次,指标设置不合理。在预算考评时要合理确定指标的权重,但是部分单位的指标权重不合理,不利于实现对各项工作的合理权衡。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人员管理

为确保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发挥应有作用,单位要强调人员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确保预算管理得到全体成员的配合与支持,从而充分发挥各部门员工对预算工作的作用。首先,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事业单位要培养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通过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体系,对预算管理全流程进行规范控制,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得到全员重视[1]。其次,宣传预算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流程中,要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向全体员工宣传工作要求,同时宣传政府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方面制度的要求,通过让人员掌握制度的方式,确保人员了解预算工作的要点。

(二)健全信息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各项数据为基础对事业单位工作进行预测、控制、考核的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事业单位全部业务流程,涉及的资料来源众多,要求各项数据具有时效性,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建设,确保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能够符合预算工作要求,并依托信息化平台提升预算管理规范性。事业单位在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时,要形成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预算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通过对预算工作流程进行全面分析,防范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重复或低效工作的问题,促使管理流程实现规范化、标准化。通过为事业单位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将管理工作实现统筹管控,确保预算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改进预算编制

第一,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成立预算编制领导组织,通过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监督和分析预算编制任务,判断事业单位各部门工作规划,将预算管理工作要求融入单位管理全流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单位负责人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参与其中,负责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起到对预算的审核作用,以确保预算决策得到有效管理。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协调各方利益,明确预算管控工作要求,结合各部门特点分析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促使预算方案得到严格执行。第二,强调预算管理的战略性。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全流程管理的模式,全体成员都要参与到其中,认识到预算的战略性要求。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避免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就要结合单位的长期发展规划对预算要求进行梳理,引导全体成员主动参与到预算管理流程中,重视对预算工作的安排[2]。单位战略作为单位长期发展目标,在开展预算编制时,要结合单位的长期发展规划分析预算工作要求。不同事业单位的战略规划有一定差异,例如科研类事业单位战略规划是培养一流的研发能力,形成完善的研发机制,提高整体的竞争力;教育类事业单位的战略规划是培养一流的人才;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战略规划是培养高级人才、购置先进医疗设备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同事业单位战略规划有一定差异,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对战略规划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战略形成准确认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第三,优化预算编制的时间节点。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编制普遍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很多事业单位通过二上二下的方式编制预算。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方式要求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中,由各部门形成初稿之后上报财务部门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审核之后提交单位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交由上级财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分析,财政主管部门结合整体的发展规划判断资金安排,并下达调整要求,由事业单位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再次上报。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单位要强调预算编制时间节点要求。当前大部分地区事业单位预算上报时间为每年11月中旬,若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没有科学规划预算编制时间,可能导致预算编制时间较为仓促,产生预算编制方案不合理的问题。为了确保预算得到细化编制与审核,事业单位要对预算编制的时间节点进行明确。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留出15个工作日编制预算草案,之后由财务部门留出5个工作日对预算进行汇总以及初审,财务部门审核完成之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留出5个工作日对预算进行分析,分析预算是否符合单位的发展方向,之后上报财政主管部门。只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对预算进行编制和分析,才能确保预算编制的相关指标细致且合理。第四,合理确定预算编制的内容。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让预算涵盖所有的收支项目。事业单位要对单位的各项收入事项进行分析,不同事业单位收入事项有较大差异,单位要确保所有收入事项都纳入预算中。在支出预算方面,包括人员支出、公用经费支出、专项支出等方面,事业单位要对不同支出编制相应预算,在预算编制完成之后要确保各项项目逐项填列,避免项目之间相互挤占或科目合并等问题。

第五,落实零基预算编制的要求。零基预算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事业单位按照零基预算的方式编制预算。但是零基预算的编制程序较为复杂,编制审查难度更高,事业单位在编制零基预算时要对下一年度工作任务规划进行细致评估,以确保预算的编制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在对预算进行审查时,要结合事业单位当前发展目标、战略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零基预算不参照上一年度决算结果,而是重新对单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对单位的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分析,让预算内容和单位发展更加相符。同时单位在开展零基预算的编制中,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要求各部门围绕单位的长远发展规划对自身工作方向进行合理分析,确保全员紧密配合。

(四)完善预算执行

第一,完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要强调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实现规范化使用。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确保所有的收支事项都得到严格管理。在收入管理方面,要确保各项收入能够按预算进度及时缴纳国库;在支出方面,要确保所有支出都在预算范围内且经过严格审批,且有完善的凭证才能够办理支付。例如在支出差旅费时,要有出差审批单、车票、住宿费发票,并且相关支出在预算范围内才可以开展。同时,单位要健全预算执行的跟进机制。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时,要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控。财务部门要以月份为节点,在每月结束之后分析当月预算执行的进度,并对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事业单位要针对预算执行支付进度分析预算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恰当的改进措施。例如若支付进度偏慢的部门,要采取恰当方法加快进度;对已进入支付环节,要及时采取合理方式完成支付,从而达到各时间节点预算执行进度的要求。第二,改进预算分析流程。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分析时,要采用科学的分析流程,制定完善的分析方法。首先,明确预算分析的主体。事业单位在预算分析时,要求各部门对本部门预算执行的进度进行分析,同时财务部门要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分析,通过预算分析形成预算分析差异报告,并针对差异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改进机制[3]。其次,采用科学的预算差异分析方法。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差异分析时,要采用合理的差异分析方法,确保差异分析流程更加规范且合理。一方面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预算执行额度以及预算额度之间的差异情况,能够判断预算整体进度是否存在偏差,并针对所存在的偏差制定相应整改机制。另一方面,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各类因素的变动成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帮助单位发现预算差异的成因。最后,明确预算差异的处理程序。事业单位在明确预算差异之后,要对所存在的差异制定规范处理程序,确保预算差异得到及时处理和整改,以确保预算执行的要求得到严格执行。第三,建立规范的预算调整程序。事业单位在预算调整中,要防范预算调整原则不清晰、程序不规范而导致预算执行中发现问题时随意调整的情况。事业单位要强调预算调整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只有发生重大不可预见因素时才能对预算进行调整,不得对预算随意调整,从而形成规范的预算调整机制。首先,明确预算调整原则。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调整时,要确保预算方案和当前工作规划相一致,不得由于预算调整导致预算偏离单位的战略规划。单位在确保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开展调整,保障调整后的预算能够符合单位整体发展规划。其次,建立规范的预算调整程序。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调整时,要建立严格的预算调整程序,明确预算调整工作的要求。财务部门在对预算事项进行分析之后,确保预算调整经过严格的审批,避免随意调整产生的问题。

(五)细化预算考评

第一,构建完善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考核时,要引入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站在事业单位长期发展规划的视角,从不同维度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使评价指标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特点。具体而言,事业单位的预算考核指标如下:首先,投入环节。在投入环节考核时,要分析项目立项、预算编制、编制格式、上报时间等方面。一是要分析各项项目的立项是否规范,判断预算项目的立项是否得到严格论证、预算绩效是否明确、项目是否必要;二是分析预算编制工作是否合理,判断在预算编制时各级人员是否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案以及有充足的资料;三是分析预算上报格式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项目之间相互挤占或合并的问题;四是判断预算编制时间是否及时,是否在规范的时间内完成编制。其次,分析过程控制环节。过程控制环节要分析预算执行是否得到规范管理,包括分析预算执行的及时性、预算监督的有效性、预算调整的科学性。及时性指标要分析预算是否在每月按时开展分析;调整规范性是分析预算在调整时,是否有充足的理由以及经过了充分论证;监督有效性主要是判断资金支出时是否得到严格监督,是否将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再次,分析产出环节。产出环节的指标主要是分析资金支出项目执行率、完成时效、质量达标情况等方面指标,通过对产出环节的评价,能够考察预算目标是否完成、工作任务是否落实。最后,分析效果环节。效果环节主要是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指标,判断相关支出是否产生了预期的效果。例如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要分析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是否达标、固定资产是否为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提供必要支持。单位通过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能够对预算管理的流程进行检验,分析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第二,合理设置预算绩效考核指标权重。事业单位在对预算绩效考评时,要设置合理的指标权重,可以通过德尔菲法,由各专家根据他人意见修正自身观点,通用反复多次协调形成统一看法。事业单位对不同指标的权重进行明确之后,在预算考核时结合各指标权重开展考核,从而让预算考核工作更加合理。

三、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货币资金为基础开展管理的方式,对单位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有助于对事业单位的资源进行科学分配、控制、考核,以促使事业单位更为高效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达成预期的工作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有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流程中制定得更加科学、规范,促使事业单位落实具体的工作要求,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与资金支出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调整事业单位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工位大调整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