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方案落下去,把理想做出来

2023-04-05 12:32成尚荣
江苏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锡山品性育人

成尚荣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锡山高中”)的创建,既联结着学校悠久的历史,又启示着教育的美好未来。锡山高中自被评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以来,已走过了三个半年头。这三年多来,唐江澎校长和他带领的团队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以创造者的激情,凝聚着向上的力量,踔厉风发、勇毅前行。这段创新实践的攻关期,体现了所有锡山高中人蓬勃的创造活力和卓越的教育智慧。对此,唐江澎校长总结为:将规划的蓝图变成校园“立德树人”的生动现实,朝着一所具有现代品性的高中蓬勃生长;将一所县域乡村高中发展成为国家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使之成为江苏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

确实,锡山高中发展的典型样本和创新实践的育人模式,不仅具有校本特点,更具有普遍意义。典型性本身就意味着具有普遍性,抑或说透过典型性可见普遍性;典型性还具有样板性,抑或说是示范性。无论是典型性、普遍性,还是样板性、示范性,其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学校从中得到启发与鼓舞,这正是江苏启动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项目的价值本源及文化意蕴。那么,锡山高中的典型意义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铸造而成的呢?唐江澎校长的回答是:“让方案落下去,把理想做出来。”在此,我借用这一回答,并从以下五个视角试着进行解读。

一、新愿景:迈向现代品性的中国高中

办学愿景在远方,闪耀着理想的光芒,透射着坚定的信念。在我看来,愿景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也是对价值的庄重宣言和承诺。锡山高中的愿景非常鲜明:办一所具有现代品性的中国高中。如何理解?首先是中国高中。中国高中要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塑造中国灵魂,让学生成为灵魂卓越的中国人。同时,中国高中绝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应瞭望世界,融合中西,锡山高中为此不断努力。其次是县域高中。县域高中要从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充溢新农村、新农业发展的气息。尽管锡山高中所处的无锡市惠山区现已高楼林立,一派城市化进程的气象,但历史积淀的乡村文化仍在滋养着当下锡山高中的教师与学生,并成为锡山高中振兴的密码。最后是现代品性。现代品性指的是锡山高中不仅要具有现代化学校的特征,彰显现代教育的内涵,还应呈现面向未来的走向与态势。现代品性聚焦并体现在师生现代精神品格的塑造上,尤其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上。锡山高中将这一价值愿景凝聚为一个文化符号:匡园。匡园来自锡山高中的历史深处,又引领锡山高中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一起,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新表述:校本化表达国家育人目标

锡山高中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的全过程,始终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下功夫,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培养时代新人。锡山高中在肩负这一伟大使命时确立了三个视角。第一,传统文化视角。锡山高中的办学传统给学生留下的文化印记,构筑了学生发展的四块基石,即身心、道德、智慧、情感。在某种意义上,这四块基石也是锡山高中人才培养的框架。第二,问题导向视角。锡山高中通过分析学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代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即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客观而言,这一目标表述直抵现代人才培养的核心,现代气质浓郁而且诗性洋溢。第三,时代使命视角。锡山高中深刻领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国家育人目标内涵,形成了育人目标的校本化表达。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锡山高中在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反复验证,系统设计形成“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以下简称“四个者”)的匡园毕业生形象,并将其发展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值得注意的是,锡山高中的育人目标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是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化和具体化。这一目标导向将文化传承、问题导向进行统一,形成使命导向。这一过程是专业化验证的过程,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与社会要求的统一。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对此作出评价:锡山高中刻画的毕业生形象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具体化阐述,对人民群众的期盼进行的大众化陈述。

三、新领域:科学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是育人蓝图,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要落实在课程方案的规划与设计中,用高品质课程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基础性支撑。锡山高中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践之路,值得我们借鉴。锡山高中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坚守、整合、拓展、创新,强调要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融入学校整体课程之中。所谓坚守,即坚守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所谓整合,即促使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研创式大任务”课程发生关联,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所谓拓展,即将国家课程在视野、见识、格局方面适当拓展,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谓创新,重在校本课程的创新设计。不止于此,锡山高中的整个课程体系也是一个创新。锡山高中的人才培养措施主要通过课程方案的优化进行推进,亮点很多。一是升级、优化面向专业大类的课程体系。全体学生必须修习88 个学分,着力夯实学业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按7 个专业大类分成12 种组合,学生依据人生理想进行选择学习;选修课程按专业大类分设70 余门体验课程。二是设计“专业行动+十项百分百表现评价”系统方案。在锡山高中,毕业证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通关卡,而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预测与期盼,是方向与指引。三是制定学生发展指导制度。这是体悟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令人瞩目的是,锡山高中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打造了课程基地、食堂宿舍等场域,将校园整体创设成具有未来性、社会化、体验式的匡园“社区”,营造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的高品质校园环境。锡山高中课程的价值指向和特有意蕴正如怀特海所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过五彩缤纷的生活”。以上这些开辟出来的新领域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素养,也体现了锡山高中的创新精神。

四、新通道:自主构建学生成长社区

在唐江澎校长看来,锡山高中的匡园“社区”是一个创设未来性成长的社区,是学生自主建构生活秩序、在体悟中自主成长的社区。锡山高中把“社区”建在校园里,为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开辟了学习成长的新通道。而唐江澎校长和他的团队正是新通道上的奔跑者、奋斗者和创造者。在“社区”里,学生如同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村前”“礼舍”让他们感悟先贤文化与科学家的精神。为响应国家“工程师红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挑战,锡山高中率先开发普通高中的工程课程,举办首届高中工程教育论坛。基于工程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锡山高中开拓了项目式学习的新样式,找到了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新发端和生长点。

五、新动能:专业精神带来专业力量

锡山高中是个思想飞扬的地方:总有一片情,那是改革的激情;总有一种劲,那是向上进取的干劲;总有一股气,那是科学研究的风气。唐江澎校长和他带领的团队怀揣“办一所具有现代品性中国高中”的理想、自主培育优秀人才的信念、涵育“四个者”的育人目标、努力做新时代大先生的决心,不断开发学校发展的新动能,培育优秀教师团队,创造一个又一个精彩。他们以专业发展的进取心,坚信专业精神会带来专业发展,专业发展会带来专业价值,专业价值会体现专业尊严,从内心深处生发做教育研究的激情。

锡山高中拥有多个专业交往圈,既有课程与教学的,也有教育评价的。高校的教授和文化大家都曾经出现在校园里,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气,更多是以专业的力量引导学生创生对未来专业发展的想象。也许,学生为国家未来发展而创造的志向正在憧憬与想象中孕育、生长。

锡山高中用实践告诉我们:热爱专业、钻研专业必定会产生新动能。其实,在所有的专业研究背后,都体现着研究者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这是锡山高中发展新动能的源头。

在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的三年多时间里,锡山高中又开辟了新领域,提升了新优势。在我看来,其典型性和示范性创生的关键就在于:让方案落下去,把理想做出来。

猜你喜欢
锡山品性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聚焦“根魂梦” 写好锡山“侨”文章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关于监狱学的学术品性
重塑狼王品性(二)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
论高校教师的专业伦理品性及其涵养
Micro RNAs in colorectal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