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五链”融合机理和策略

2023-04-05 17:59陈琬彤CHENWantong张晓青ZHANGXiaoqing苑希港YUANXigang
价值工程 2023年7期
关键词:物流电商农村

陈琬彤CHEN Wan-tong;张晓青ZHANG Xiao-qing;苑希港YUAN Xi-gang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徐州 221116)

0 引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乡村振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农村电商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中央1 号文件多次聚焦于农村电商的发展,深入推进电商进农村,推动城乡生产和消费有效对接。同时,农村电商能形成产品链,加快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促进农产品更好的销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电商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分析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物流链融合的机理,促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现有文献主要从农村电商制度构建、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是农村电商制度构建方面研究。Jalali 等[1]以伊朗农村电商发展经验为例,分析伊朗政府如何以农村电商为中心构建和提供适应农村环境的公共服务。李育林和张玉强[2]指出政府应该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周月书和公绪生[3]指出农村电商对农村融资制度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二是农村电商对农民增收作用方面的研究。韩杰等[4]分析了发展农村电商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Mirmiran 和Shams[5]指出发展农村电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张超正等[6]指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都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因素。三是农村电商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郝蓉蓉[7]基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提出电商发展评价体系并评价了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邹辉等[8]从大数据环境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农村电商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我国农村电商物流服务活动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由此,本文深入分析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物流链融合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探索完善农村电商发展的路径和对策,通过加快农村电商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经济社会结构升级和完善。

1 乡村振兴视域下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对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和常店镇,沛县大屯镇和河口镇以及睢宁县王集镇和双沟镇6 个乡镇进行的走访调研,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针对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农村电商的从业人员和普通农民。对所选取的6 个镇12 个村的400 位相关从业者进行询问并记录,共发放400 份问卷。其中40%(160 份)为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60%(240 份)为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和普通农民,共收回问卷400 份,去掉数据缺失的问卷,有效问卷共390 份。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1.1 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思维相对较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年轻人开始涌入城市,农村人口中孤寡老人占比逐年增加,其中,55~75 岁老年人占比最大。在调研的12 个村中,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超过了70%,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长期以来,在农村养成的习惯促使他们将农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他们在网上进行销售和交易时,感觉难以接受。

1.2 企业数量较少,难以形成产业集群

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电商企业占据主导和核心地位。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现有电子商务企业主要集中在一线、省会等大中城市、其他小城市较少,农村更少。查阅2020 年的相关数据可知:浙江成为全国淘宝村数量最多的省份,其次,山东、江苏等地的淘宝村数量较多,而在偏远的西部地区淘宝村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本次实地调研的农村电商经营主体都是小型企业,经营规模非常小,一般只有2~4 个从业人员。

1.3 政策引导不够、贯彻执行力度较差

政府政策的宏观引导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指引和方向,同时,也是约束一个行业未来走势的一把利剑。和城镇相比,我国农村电商企业发展比较晚、规模比较小,很多政策只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并没有起到实际效果。2021 年年末,我国农村人口已经达到5.11 亿,约占总人口的36.1%,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当前,80%以上的村支部书记、网格员等年龄在50 岁以上,这些村干部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很难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1.4 交通物流落后,基础设备不够完善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落后的交通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相对落后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阻力。和沿海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物流依然不完善,很多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物流配送人员较少,配送范围较大,导致农村地区居民无法享受优质的物流服务。

1.5 电商人才匮乏,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实地调研的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中,年龄在40~60 岁的占比最大,其次是30~40 岁,20~30 岁和60 岁以上各占1半。从学历方面看,多数为初高中,大专本科以上学历占比非常少。2019 年12 月底,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但仍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城镇化水平会不断提高,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城市定居和生活。相对而言,广大的农村地区条件有限,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电商相关的工作。

2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电商发展的“五链”因素分析

2.1 创新链因素分析

创新链主要包括整合创新要素、形成创新理念等几方面内容。只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创新链条,有效地促进农村电商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农村在整合人力、财力等创新要素方面还没形成一条完整体系。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乡村已经吸引了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聚集,但是,这些高校的科研力量和市场需求不能实现有效的对接,难以带来经济效益。

2.2 产业链因素分析

农村电商想要获得高质量发展,必须壮大农业企业产业链条,同时,增强农村电商企业的产业集聚度,提高其集聚能力。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化程度较低,农村服务业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值,产业服务化进程缓慢,和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当前,乡村农业企业大都以家庭农场等形式存在,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2]。

2.3 资金链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吸引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过程中。相对于大中型城市,地处偏远的广大乡村地区平均工资相对较低,吸引创新性人才的能力有限。农业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沿海城市相比,农村金融等作为乡村的弱势项目,很少有规模庞大的金融企业为其提供发展需要的资金。

2.4 政策链因素分析

农村电商的高速发展,必须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指引作用。纵观农村电商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主要集中于财政部、商务部、农村农业部等职能部门的一些常规性政策。这些政策目标非常清晰,但具体的激励方式、优惠措施等具体条款不清晰,落地执行较为困难。

2.5 物流链因素分析

农业企业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核心,农产品作为农业企业最核心的产品,农业企业通过电商渠道在网络完成交易,农产品需经过物流运输才会送到顾客手中。广大农村地区虽初步形成了交通运输网络,但许多村落交叉口处的交通条件仍较落后,土路、泥路依然大量存在,许多农产品运输车辆很难通行。

3 “五链”融合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

3.1 “五链”融合必须以创新为方向

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创新链处于首要地位。创新和人力资源一样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在当今社会创新的贡献越来越突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开展,多要素协同创新有助于产业升级,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企业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核心,其创新能力不断驱动农村电商走向高质量发展,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2 “五链”融合必须以产业为主导

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农业企业以销售农产品为主,坚持以市场(产业)为导向,更好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企业的创新活动、经营理念要以市场为导向,但是,农村的企业数量、创新能力和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很难形成农业产业集聚。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环境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为农村产业链提供新发展动力。

3.3 “五链”融合必须以资金为保障

农村电商想要获得持久发展,必须以强大的资金链作为保障,其中,金融资金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源泉。通过构建金融高地,才能实现产业融合、物流融通、人才回流。只要拥有充裕的资金,其他要素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现在,由于农村地处偏远,很难吸引金融企业入驻,高端人才流向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给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4 “五链”融合必须以政策为引力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政策环境是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外部环境,通过制定目标、行动准则、分解任务、操作步骤、规范流程等内容,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政策集合,为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创新链、物流链、信息链等都需要在政策的引导下,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3.5 “五链”融合必须以物流为推力

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物流本身作为电商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实现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交易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农民朋友通过快手、抖音等直播软件从事农产品的销售活动,完成线上交易以后,通过物流才能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4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五链”融合策略

4.1 发挥创新链方向,培育农村电商全系统创新生态

一是增强创新意识。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应该坚持全民创新的理念,要加强宣传工作,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人们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民创新的热潮,培育电商创新性人才“后备军”。二是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有些发达乡村拥有非常深厚的创新基础,高等院校四处林立,要将上游的创新优势逐渐转化为下游的创新成果。

4.2 稳定产业链地位,挖掘农村电商全链条创新潜力

一是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结构。完善产业链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体经济离不开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如设计、生产、仓储等。农村电商从追逐店铺数量开始,逐步走向分工合作、大规模合作经营,并逐步扩展到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二是加强品牌管理,打造一流品牌。应该从品牌管理入手,逐步提高农村电商品牌竞争力。

4.3 增强资金链保障,改善农村电商全系统资金效能

一是农业企业要高薪诚聘人才。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提高农业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通过丰厚的资金支持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盟农业企业,进而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二是考虑引入风险投资支持农业企业,进而带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农业企业可以利用政府的政策优势,引入风险投资并加强对风投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有效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

4.4 提高政策链引力,加强农村电商全领域政策引导

一是农村电商作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产业。和传统的农业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应该把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二是通过一系列国家政策,吸引农村发展资金,推动农村脱贫致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政府每年都会颁布和乡村振兴相关的宏观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加入到农村电商发展的浪潮中。

4.5 增进物流链推力,提升农村电商全系统物流效率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物流的推动作用,提升农村电商的运作效率。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物流服务水平相对较为落后,物流服务成本相对较高,农产品的损毁率较高,农村物流在全社会物流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再加上农业生产具有分散化、规模小等突出特点,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二是进一步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农村物流业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

5 结语

首先,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思维相对较弱、企业数量较少,难以形成产业集群、贯彻执行力度较差等问题。进一步说明我国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动力、产业活力、资金吸力、政策引力、物流拉力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发挥创新链方向,培育农村电商全系统创新生态;稳定产业链地位,挖掘农村电商全链条创新潜力;增强资金链保障,改善农村电商系统资金效能等措施,更好的促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物流电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电商下乡潮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