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现代化展望

2023-04-06 16:44何小媚张永红邓玲罗建华
公关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引言十四五

何小媚 张永红 邓玲 罗建华

摘要: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在“十三五”时期成绩斐然,在此基础之上,“十四五”时期要第一步深化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厘清育人思路,走出一条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为导向的高校资助育人现代化路径。为此,需要强化思想引领,实现资助育人思想现代化;落实全方位育人,实现资助育人内涵现代化;把握精准资助,实现资助育人信息运用现代化;强化人才培养,实现资助育人队伍建设现代化;完善管理体系,实现资助育人管理机制现代化。

关键词:资助育人,现代化,高校,发展型资助

引言

資助育人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德行、人文素养以及敢于突破和勇于拼搏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的发展型资助,是保障型经济资助向成长型资助的拓展延伸。资助育人的关键在于育人,在扎实的保障资助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无偏差认知,从而构建一条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通道,为社会培养一批有信仰追求、有德性修养、有社会责任感、能够感恩社会和回馈社会的有用之人。

“十三五”时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资助机制逐步优化,资助内涵日趋丰富,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上学、上好学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教育保障机制,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青年一代的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国民素质提高,实现人才强国的有力支撑。为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三五”规划着力推进精准资助、资助育人,确保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2]但仍存在资助与育人脱节、忽视资助的“造血”功能、资助手段单一、资助育人现代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在“十四五”时期应当思考如何运用好资助杠杆,开启育人之门,推进高校资助育人现代化进程。

一、“十四五”时期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现代化展望

“十四五”规划制定了第二个百年奋斗远景目标: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立现代化体系,实现教育强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的重要力量,而资助育人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现代化的资助育人要有现代化的育人指导思想、育人内涵、信息手段、资助育人队伍及管理机制。根据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新的时代内涵,按照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开启高校资助育人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1.强化思想引领,实现资助育人思想现代化

2021年是我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把握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积极研究探索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特点规律,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理念与方式方法,提高高校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现代化、乡村振兴、资助育人的重要论述及相关精神,紧密结合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目标,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深化、实化发展。

首先要强化对资助队伍的政治引领,研究形成更为高效、科学、系统的资助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寻求党的创新理论与资助队伍切身利益实现有机联系的结合点,使党的理论创新更加贴近资助工作者的现实思想与实际需求,让党的创新理论能更有效地进入资助工作者的头脑,且自觉认同践行。[3]

其次要加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政治建设、划定落实职能职责,强化资助工作者政治担当,激发勇于作为的政治自觉,筑牢资助育人信仰之基,掌稳廉洁资助思想之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发展指导体系,不断提升服务学生的大局意识。高校需更加注重资助育人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布局,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地、本校特色的资助育人规划,时刻关注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建立囊括学生思想、心理等方方面面的动态档案,形成一人一案、一案一策的现代化资助育人局面。进一步强化资助宣传,充分传达党和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紧抓建党100周年等国家关键时间节点,充分发挥高校思想价值引领功能,强化政治敏锐性,开展全方位、全媒体、全覆盖的高校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努力营造良好思想氛围,切实打通资助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4]

2.落实全方位育人,实现资助育人内涵现代化

立足“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贯彻新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现代化格局,以高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丰富资助育人内涵为主题,切实将高校资助育人现代化研究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相结合,围绕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从思想道德渗透、素质能力拓展方面入手,努力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享发展机遇。

一是提高思想道德渗透力。励志教育方面,每年邀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自强之星”获得者开展励志分享报告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榜样人物风采展,充分发挥朋辈榜样激励效应,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诚信教育方面,通过举办诚信作品征集、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征信知识专题讲座等,强化诚信理念,杜绝弄虚作假、失德失信情况的发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方面,通过开展社会志愿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作用,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5]

二是全面促进素质能力发展。善于发现和挖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爱好与特长,积极为他们搭建素质能力提升的展示平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通过学业、心理、就业大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需求及其成长发展需求,建立个性化帮扶机制,从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资助帮扶。

对于初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主要以经济资助和心理健康咨询为主,在保障顺利学习的物质基础之上,通过心理咨询和干预,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针对已经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大二、大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当加大学业帮扶力度,根据不同学生学业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业帮扶计划,并充分发挥班级优秀学生党员和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学业帮帮团”;其次,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升办法,为积极上进、品学兼优且有意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出国学习交流平台;最后,积极为大二和大三的贫困生增设专业勤工助学岗位,在提供岗位锻炼机会的同时,专业课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面临求职就业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学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并根据毕业生就业意愿由就业指导教师精准进行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指导。建立突发状况应急帮扶预案,针对遭遇突发经济、心理等困难的学生实行动态帮扶。通过全方位、个性化、动态化帮扶,尽量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阶段发展需求乃至突发需求,从而丰富资助育人内涵,拓展资助育人功能。[6]

3.把握精准资助,实现资助育人信息运用现代化

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工作需要把握“三个精准一个助力”。“三个精准”包括:一是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家庭经济困难资助对象是指家庭的经济状况难以支付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基本费用的学生。实现精准资助的基础与前提就是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识别认定工作。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学校资助模型,经过源数据模型计算,精准、有效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持续强化与校内相关部门系统(如教务学籍系统、招生系统)的对接,积极构建资助与民政、残联、人社等部门联动责任机制,层层把关,在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准确的前提下,互通共享学生信息,建立贫困学生及家庭底数台账,实时更新贫困数据,结合信息比对、大数据分析、走访调查、个别访谈、民主评议等手段,确保认定工作精准、不遗漏。二是精准划分资助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贫困情况,精准差别划分资助标准。持续巩固已有成果,密切关注“三州三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家庭以及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孤儿、残疾学生家庭等“困中之困”再次返贫。三是精准发放资助资金。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规范资助资金发放机制,完善创新资助资金发放办法,让资助资金能发挥其价值,即时到达学生的手中。

“一个助力”是指运用信息化系统建设助力高校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全国、省、学校三个资助系统功能,建立资助数据通报制度,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原则抽查核实数据,采用奖惩并行的手段,实时通报,大力提升系统数据质量,坚持做到让资助过程公开透明与保护贫困学生隐私相结合原则,让数据开口说话,让信息担任服务职责,使学生少跑腿,家长少操心,资助工作者少做无用功;另一方面,积极开发资助育人工作App,切实根据学生需求,构建资助全流程板块,功能涵盖资助政策宣传、发布资助育人活动、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及时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动态和切实需求,简化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流程、各类奖助学金申请、审核流程以及各项资助项目流程,积极构建无纸化系统,强化落实隐性资助,提高资助育人精准度和透明度,让资助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同时也保护了学生隐私,从而有效提高高校资助育人现代化水平。[7]

4.强化人才培养,实现资助育人队伍建设现代化

成立资助育人工作室,工作室团队可由负责资助工作的校领导、校级资助工作者、二级学院辅导員、学生等组成,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方面,有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专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作用。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统筹资助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强化资助工作者的政策理论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资助政策贯彻力和执行力,推动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专业化、科学化、高质量发展,激励资助工作者求实创新、斗志昂扬、锐意进取,努力开创第二个百年学生资助育人事业发展新局面。[8]

5.完善管理体系,实现资助育人管理机制现代化

持续强化学生资助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由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结果不具有永久性,需要建立动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依托相关部门数据对接、大数据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支出、与学生谈心谈话、教师私下调查了解、同学监督等方式对贫困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关注、监测游离扶贫人员,坚持“应助尽助,不贫不助”。

建立监督考评机制,把工作实绩纳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落实全链条资助工作责任人,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列入上级单位对下级部门履行相关职责的考评指标内容,列入高校综合考核指标内容,列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指标内容。[9]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间民主监督积极性,以及学生对班级、二级学院、校级资助工作的监督,建立一条由下而上的监督评价体系,实现逐级、循环、相互考评与监督。建立一套能够检验资助育人成效的反馈机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体现、道德行为标准提高、学业帮扶成效、心理健康干预成果、就业创新能力增强、反哺社会功能强化等方面建立标准并开展相关调研工作,推动建立健全监督、考评、反馈机制,提升资助育人现代化管理水平。[10]

本文系2021年宜宾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辅导员专项)重点项目“发挥信息化优势促进高校资助育人成效探究——以宜宾学院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ZZD0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9-10.

[2]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013).

[3]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 xinwen/2017-04/12/content_5185270.htm.

[4]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学生资助历年发展报告[EB/ OL].http://www.xszz.cee.edu.cn/index.php/lists/70.html.

[5]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EB/OL].http://www.csa.cee.edu.cn/index.php/shows/10/3721. html.

[6]王俐,王前.“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9(05):60-64

[7]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06):33.

[8] 彭益全,吴彦宁,徐晓丽,黄蓉.资助育人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精细化管理机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9(06):44-49.

[9] 教育部等六部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5/s7505/201811/t20181106_353764.html.

[10]邱亚洪.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76-78.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学生工作处 四川宜宾 644000)

(责任编辑:刘占行)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引言十四五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