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嫂”之歌

2023-04-06 23:15专栏作家童孟侯
航海 2023年2期
关键词:联络站海员青青

专栏作家/ 童孟侯

海嫂和军嫂

在《航海》杂志专栏,我发表过一篇《海的女儿》,是写女船员的。现在写姊妹篇《“海嫂”之歌》。

“海嫂”这两个字也许是航运界发明的,既然有军嫂、空嫂,为什么不能有海嫂?中国船员的人数是多少呢?足够庞大,据2018 年统计,注册船员157 万。这157 万中,在海轮上工作的有73 万,这部分人通常被称之为“海员”。

可以说,有一个跑海的海员,就有一个天天牵挂他们的海嫂。

且不说部队里的营长团长,就是一名士官,干到一定年限,其家属就可以申请随军。去年,我采访“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士官孙连续。他告诉我,家属的随军申请马上就要批下来了。但是水运系统呢?即使你当上了一个超级邮轮的船长,你的家属仍不能跟船走。

我们决不可小觑73 万中国海员,道理很简单,世界上绝大部分货物交流,是由海轮来完成的。中国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满打满算,一列火车能拖上45 个集装箱;而超大集装箱轮,一次就能装23 000 个集装箱,这45 个集装箱只能装在集装箱船的“牙缝”里。

海员队伍阵脚稳住了,航运业才能稳住。而海员的稳定,一半是取决于“海嫂”群体的稳定。倘若家里动荡,海员的心里肯定动荡;家里井井有条了,海员才能舒坦,才能为国家的航海事业战风斗浪。水运部门最不愿意听到的四个字是“后院起火”!

油画棒画《美人鱼》

海员的心天天牵着家,海嫂的心日日牵着船。曾几何时,一旦海员起锚远航,就和家里隔绝了。现在实现了卫星网络覆盖,可以为船员提供免费服务,船员可以上网,可以打卫星电话——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不就是打打电话吗?其实,特别重要。轮船公司招聘海员,招聘广告中首要的一条写明:“船上有wifi!”

千里寻夫的故事

20 世纪70 年代。那时不要说手机,家庭座机都没有普及,一个人要找另一个人,一个办法就是直接登门“闯关”;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里弄的传呼电话,或者传几句打电话来的人要传的话。这项服务是收费的,时间长,价格贵。

有一次,电话站的阿姨来到17 号彩萍家门口喊:“你老公打电话来,他们船靠青岛港了,叫你赶快到青岛去。船停靠五六天就要走,去英国。”

彩萍立刻动身,买了火车票赶到青岛,可是在码头上怎么都找不到丈夫所在的“江林”号轮。调度员帮她查,“江林”号在秦皇岛,不在青岛。传呼电话的阿姨把“秦皇岛”听成“青岛”了。

彩萍立刻买了长途汽车票,从青岛风尘仆仆赶往秦皇岛。一见面,夫妻两人就有些剑拔弩张。丈夫说:“还有一天半就要开船了,你还来干嘛?”彩萍的泪水一下子喷涌出来:“我一直在赶,我容易吗?”

彩萍和所有的海嫂一样,真的不容易:孩子半夜高烧了,抱着孩子跑急诊,打点滴;家里屋顶漏水了,和上层邻居打交道,分清责任,然后找房修队;孩子要离开幼儿园了,四处拜托亲朋好友,就想进一所重点小学;公公婆婆有点阿尔茨海默症了,她到处联系养老院,能不能留2 个床位……里里外外一把手。

丈夫沉默良久,说:“到哪里去转转?”彩萍说:“听说这里有座孟姜女庙。”

两人来到孟姜女庙,彩萍登上一块石头,叫丈夫给她拍照留念。他在镜头里一看,顿时不乐意了,冲上去一把把彩萍拽下来。啊!原来那块大石头叫“望夫石”!远航的丈夫出海后遇难了,再也没有回来,于是,妻子在海边天天盼望,“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油画棒画《盼》

彩萍当晚就买了票返回上海,一路泣不成声。

这样的事太令人心酸,还是说一个欢乐的千里寻夫的故事吧。

一个奇特的旅游团出发了。团员组成:10 名远洋船员的妻子,携着抱着5个“海的儿子”。男人的船靠在大连港,不到上海来装货了,接着又要跑新加坡、但丁、格但斯克……又是半年,又是沧海飞鸿。所以,必须以最快的“游”速向大连靠拢,抢会一面。

既然男人是同一艘船的,女人们也是朋友了:“我们屋里的平时最老实,但是船一靠岸回家来就急得要命……我们家老头子香烟念头重,一嘴巴的臭气,你问我怎么闻到的?我……我的儿子连阿爸的面孔也记不牢了,上次他公休回来,儿子叫我‘有个叔叔来啦’……”

叽叽喳喳,闹闹嚷嚷,三个牧童,必谈牛犊;三个护林工,必谈松树;三个海嫂,必谈当海员的丈夫!

青青放弃舒适的计量工作,调到离家最近的商店站柜台,为的是一心一意当好海嫂。夫妻小别反觉亲,可恼的是她得到的不是小别,往往是久别。

15 人的旅游团到达大连,登上远洋轮,海员夹道欢迎,船长请客吃饭。随后,海嫂们被海员领进各自的舱室,咕噜噜的锁门声,沙拉拉的窗帘声,东方人的爱情再也不含蓄了。

公司有规定,家属一律不得在船上过夜。十对如胶似漆的夫妻只得下船到大连市去借旅馆。

青青和三副小王真真假假地争吵着。小王说:“上去,老虎滩从上面俯拍才有气势。”青青说:“拍沙滩当然下面拍好看。”

小王说:“我们汇汇的功课应该是双百分的,成绩怎么这样差?”青青说:“我不会教,那么你来教?”

小王要返回船上了,男人们要解缆了,远洋轮要到江苏连云港去装货。

青青和她的旅游团毫不犹豫抢先“起锚”,先搭乘客轮到青岛,再从青岛坐十几个小时长途汽车,颠簸到连云港。立刻到码头上叫高频,呼叫停在港外的那艘中波轮船公司的船:“听见没有,请回话,我们要上船!”

外轮代理公司问:“你们是公事还是私事?”青青回答:“什么公事私事,反正我们要上船!”

代理公司问:“我们用交通艇送,要付1 000 元。”青青说:“1 000 元就1 000 元,姐妹们,我们每人出100 元……”话没说完,青青就哽咽了,泪珠啪嗒啪嗒掉在码头上:“对我们这些孤独的女人,你为什么这样心狠?”

又一次耳鬓厮磨的相会,好缠绵啊!

谁都没料到,在连云港装完货,远洋轮还是不远洋,而是回大连装货。我的天哪,这不是恶作剧吗?

青青抹上口红,带上宝石耳环,宣布:“我将带着儿子再搭长途汽车再搭客轮,再到大连去见我们小王。”

桂珍说:“我也去。”

卫义说:“还有我。”

另外几位大姐抿嘴笑了:“青青,你们劲道真足,像新婚蜜月呢。我们力气没了,假期也用完了。”

青青呢,她还有假期,还有割不断的柔情。当青青在甲板上第三次拥抱小王,全船的男人羡慕得要死!

远洋轮汽笛长鸣,这次目标:波兰。他和她凝视着对方闪着泪光的瞳仁。他说:“好青青,这次我又有几趟对你发脾气,原谅我吧。”她说:“不,不,是我不好,不要生我的气,还是每天给我写一封信……”

终于回家了,青青软软地坐在沙发上,脸色惨白。妈妈说:“青青,你一定是累了,今天早点睡,孩子交给我。”青青微微颔首:“真的累。尽管青青左心室肥大,还有轻度高血压,但是离开上海前她去献了200 cc 血,就是为了换得几天探亲假期……”

海员和海嫂——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都在悉心研究现代家庭的结构,以及现代人的苦闷和孤寂,鲜有专家深入研究海员的机体功能和工作能力,研究海员的婚姻和家庭问题,研究海嫂这个特殊的群体。

闻所未闻的海嫂联络站

十年前,我去采访上海一个很特殊的组织:海嫂联络站。

海嫂还有联络站?有。2008 年7 月,由中国海运集团工会牵头成立几个这样的站,这是松散的组织,没有注册登记的组织,类似志愿者的组织。

以上海场中路的海嫂联络站为例,地点在幸福一村,站长叫冯桂芳,她负责联络那些常年和丈夫分离的海员之妻,目的明确:为海员丈夫营造一个稳定的后方港湾,为海嫂们提供更多的沟通和服务。

于是,小小联络站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

彭玲来找冯桂芳:“你能帮帮我阿姐吗?”她好像得了一种毛病,见到熟人就抑制不住,碰到我和我妈她就要抱头大哭。她收集很多装盒饭的盒子,说:“我们王刚回来要吃饭的。”怎么办呢?急死我了!

冯桂芳对自己小区的海嫂了如指掌:“我知道的,王刚是远洋货轮的水手,你阿姐叫彭芳对不对?医生说她是精神病吗?不是,是什么?是抑郁症。好的,抑郁症,我晓得了。”

冯桂芳真的是晓得了,彭芳一定是思念丈夫过度了。她不上班,是个全职太太,空闲下来就想遥远的老公。冯桂芳还晓得:中国人得了抑郁症不喜欢告诉别人。

第二天,冯桂芳敲响了彭芳家的门:“小彭,今天晚上你下来我们一起跳排舞好不好?”彭芳摇摇头:“不行,晚上我要保证睡眠,否则我的头要痛的……”

冯桂芳说:“那么我们早上跳好不好?海嫂们跳舞水平低,听说你的舞跳得好,你来当指导老师。”彭芳笑了:“好的呀,但是我大清早起不来,要10 点半才能下来。”

冯桂芳依着她:“就10 点半,明天早上开始。”

从此,只要不下雨,彭芳就来到小区的小广场上,开始教舞蹈的基本动作,纠正海嫂们舞姿。冯桂芳在一旁说:“大家一定要听彭芳老师的讲解,跟着她跳……”

彭芳有事情做了,注意力转移了,她很少再想那些牵肠挂肚的事情。每次她下楼,冯桂芳总要为她带一个小凳子和一瓶矿泉水。有时候,跳着跳着彭芳忽然觉得头疼,冯桂芳就让她在小凳子上坐一坐,把矿泉水递给她。

渐渐的,彭芳不但早上教舞蹈,晚上也出来跳排舞了。彭玲悄悄告诉冯站长:“我姐姐的抑郁症好了,见了我们不哭了。”

王刚从国外回到上海,专门拜访冯桂芳:“我老婆的毛病好了,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今后我出海去就放心了。”

当时,中海集团的李绍德董事长曾经评价道:“海嫂联络站于细微处见真情。”

2006 年的某一天,集装箱轮在太平洋航行,三副陈平闷闷不乐。政委问他,陈平叹气:“我老婆出了工伤,大拇指被轧掉了……”

政委马上打电话给公司,公司马上打电话给工会,工会马上打电话给冯桂芳。冯桂芳在单位里做的班头是做一天歇一天,明天轮到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冯桂芳拎了水果、蔬菜和鱼肉上了公交车,然后换到奉贤的长途车,然后又换到乡间大巴,东找西寻,赶到陈平家已经是下午3 点半了。陈平的妻子叫李静,此刻正泪流满面,她右手包着纱布,上面还有渗出血迹。

冯桂芳说明自己的身份,然后拎着小菜进了厨房,二话不说就开始淘米、洗菜、切菜、开油锅……李静在一旁说:“阿姐,这怎么好意思呢?”冯桂芳说:“我菜烧得不好,你不要嫌我就好了。”

忙了一个多小时,一桌丰盛的菜上了桌,红烧肉,清蒸鱼,炒三丝,荠菜豆腐羹……李静热泪盈眶:“实在是不好意思啊!”冯桂芳说:“我们都是海嫂,我爱人是船政委高峰,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你的大拇指到底怎么样啦?”

李静说:“做生活时不小心,刮掉了一点点大拇指和指甲,医生说最近不要下水。阿姐,今天已经很晚了,要不就在我家睡一晚吧?”

冯桂芳很爽快地答应了。姐妹俩说了一夜知心话。

第二天清早,冯桂芳就起身为李静和她的孩子烧早饭,吃罢早饭,她又要开始提前把中饭做好。李静硬是把她推出门去:“你赶快走吧……”

回到城区,冯桂芳立刻给公司打电话,汇报陈平的妻子受伤情况。公司立刻把情况告诉了集装箱轮。下午,船上的黑板报立刻出现了一封感谢信,陈平写道:“感谢海嫂冯桂芳,感谢公司!”

冯桂芳家的电话响了,她拿起话筒,对方是一个老人的声音:“你是冯桂芳大姐吗?你是海嫂联络站站长吗?请你有空上来一趟?我是606 室的。”

冯桂芳的脑子里立刻反映出来,606 室是海员林一敏的家,他的妻子叫赵青。她立刻上楼敲响了606 的门,开门的是林一敏的父亲,一看见冯桂芳就老泪纵横:“你看看这是什么样子啊,成何体统啊?”

原来,赵青把家里的钞票和黄金首饰一卷而空,跑回嘉定娘家去了,连儿子都不管了。老两口只能从凉城新村赶过来。

油画棒画《向往》

冯桂芳立刻给赵青打电话:“你过来一趟,到幸福一村,我是冯桂芳,海嫂联络站。什么?你不过来?不行!你必须给我过来……”没想到赵青把电话挂断了。冯桂芳再拨,通了,但是赵青又把电话挂断了。冯桂芳再拨,再拨,再拨,终于,赵青接电话了。

冯桂芳毫不客气地训斥对方:“赵青啊赵青,你算啥腔调?你公公都在哭啊!你怎么能让老人伤心?你可以不要丈夫,难道你连儿子都不要了吗?你是只认钞票不认人啊!你给我过来,把事情讲讲清楚!”

赵青终于在冯桂芳的“命令”之下从嘉定回家,她红着脸说:“什么原因要跑?我耐不住孤独嘛!”冯桂芳说:“你要当海员的妻子,就要有耐住寂寞的思想准备。我丈夫是船上政委,曾经有一次,整整一年都没有回来过,我不是照样熬过来了吗?”

其实,我们对婚姻真的不要抱有太多奢望,婚姻不可能给一个人完全满足,而权利和义务,牺牲和享受是相等的,甚至于大多数人是尽义务多,牺牲多,这是很难平衡的。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婚后往往会陷入无尽的抱怨和绝望——我们希望心理专家多多普及这样的道理。

赵青辩解说:“林一敏跟我感情不好,他不相信我。他有两张工资卡,一张给我,一张交给他爸爸,这不是防我一脚嘛?”冯桂芳说:“防你防对了,你不是拿了家里的钱和首饰跑了吗?”

冯桂芳立刻跟船上的林一敏通上电话:“小林,你争取下船回家一趟,我已经跟你们船员调配处说好了。”林一敏回答:“我不回家,我们的关系好不了了,她好几次都想跟我分手。”

冯桂芳斩钉截铁:“不行,即使分手也要当面把话说清楚,你给我回家!”

几星期后,林一敏果然回家,夫妻一见面就大吵起来,气急败坏。冯桂芳劝解说:“你们成为一家人不容易,怎么能说散就散呢?怎么能说不回家就不回家呢?我站在这里好久了,你们都不把我当回事,也不给我倒杯茶?”

“大姐,对不起。”赵青赶紧给冯桂芳泡了一杯茶。

几个人都坐下,开始听冯桂芳站长苦口婆心的劝解。她讲自己的故事:几年前,冯桂芳分到了房子,她就给老公写信,想听听他对装修的意见。信从荷兰追到巴西,从巴西又追到美国,等他收到信已经是一个半月以后。冯桂芳呢,早就开始找人装修。等到高峰的回信到达上海,她早就把家里的新房子装修好了。高峰要回家,冯桂芳就到机场去接他。他说:“这么远,你不要接了。”她说:“我不接,你怎么知道新家在哪里?你到底是乖不乖?你乖的话我把你领回家去……”

赵青和林一敏的脸上露出了笑纹。冯桂芳一直劝解到深夜12 点才下楼去。这一夜,她睡不着,她觉得问题的关键是赵青太过空闲,她不出去工作,所以一天到晚瞎折腾……

第二天一大早,冯桂芳一个电话打到606 室:“赵青吗?林一敏在吗?他在家里吧?你叫他接电话!”

听到他的声音,冯桂芳知道夫妻能在一起过夜,关系已经缓和了。

过了不久,冯桂芳给赵青找了一个食堂里的工作,她在厨房里忙得一塌糊涂,每天开三顿饭是不能延迟的。从此以后,夫妻俩和和睦睦。

冯桂芳站长这么热情地工作,有没有工资和津贴?没有,甚至连手机费的补贴都没有。有没有办公地点?没有。有没有配备几个干事帮她的忙?也没有,这个光杆司令管着自己联络站里海嫂们生病、婚姻、吵架、找工作、体育锻炼、文娱活动……

中国海员工会评选过“全国优秀海员家属”,以2013年为例,评出姚爱娟等50 名为全国优秀。中国海员工会全委会召开,每一届都特别邀请海嫂代表参加。交通运输部和中国海员工会明确指出:“海员家属的默默支持,为稳定海员队伍,促进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冯桂芳站长有幸被中国海员工会评为全国优秀船员家属,还到北京参加颁奖大会,得到这个荣誉称号,她很知足了。

央视2008 年春晚推出过一个反映军嫂的节目叫《军嫂上岛》,更早的1985 年推出过一首很动人的歌叫《十五的月亮》:“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其实,海员的“军功章”里也有海嫂的一半!可是,人们关注军嫂,却忽视了70 多万海嫂。眼下,有写给海嫂的歌吗?有歌颂海嫂的电影电视吗?我这篇文章里讲的海嫂故事难道还不够精彩不够拍摄素材吗?

我们不仅仅要给海嫂文化方面的赠予,还要在心理上给予更多关心,一个孤独的女人尤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忧郁症,我们可以采取精神支持疗法,同时对海嫂进行安慰、支持、劝解、保护和疏导,让有心理问题的海嫂培养心胸开朗的性格,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得到调整,面对“孤立无援”的现实作出正确的反应。

全国的航运公司能不能联系心理咨询门诊,免费、定期为海嫂们进行心理咨询,这比一次全身体检更重要。

猜你喜欢
联络站海员青青
《青青随笔》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盼望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春来草青青
盼 望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青青柳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