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肤科医生对皮肤屏障现状的认知调查

2023-04-10 01:30刘玮袁超
中国化妆品 2023年2期
关键词:皮肤科屏障表皮

刘玮 袁超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机体防御外界有害环境刺激的第一道屏障。皮肤屏障损伤伴发于众多临床常见皮肤疾病,例如特应性皮炎、玫瑰痤疮、银屑病等等。皮肤屏障功能是否良好与皮肤疾病的发生与治疗息息相关,维持正常、稳定的皮肤屏障功能是保持皮肤健康的关键。为调研中国皮肤科医生群体对皮肤屏障研究现状的认知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基于百人皮肤科医生的在线问卷调查,对皮肤屏障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共回收130份来自全国各职称等级的皮肤科医生及医学生所填写的有效问卷。在问卷中对皮肤屏障的构成、分类和量化手段,以及皮肤屏障损伤的机制、影响因素、表现形式、测量与判断指标、处理方式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询问。此外,在本次问卷中询问了各职称等级的医生对皮肤屏障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具有深入学习皮肤屏障知识的诉求。本次研究对130份有效问卷的回答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按照其职称水平进行了分层分析。

皮肤科医生对与皮肤屏障相关皮肤结构的认知情况

皮肤表皮层尤其是角质层是皮肤屏障最重要组成结构之一。

健康皮肤的角质层里,角质化细胞与细胞间脂质以类似砖墙水泥结构形式排列,角质细胞为砖块、细胞间脂质则是灰浆。“砖块”和“灰浆”的完整性保证了表皮屏障的完整性。角质细胞和其细胞外成分紧密连接嵌合,构成人体一道强有力的防御屏障。

经统计,医生整体均认为表皮层与皮肤屏障相关,选择了真皮层、血管、神经组织及皮下脂肪,结果如图1所示。将医生按照所属职称级别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组,对组间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初级职称医生群体主要选择表皮层及真皮层,较少地认为皮下脂肪、神经组织及血管与皮肤屏障相关。中级和高级职称医生群体在认同表皮层及真皮层与皮肤屏障相关之外,相对而言也更倾向于认同血管、神经组织及皮下脂肪等结构与皮肤屏障的相关性,结果如图2所示。

皮肤科医生对皮肤屏障种类的认知情况

皮肤屏障的分类方式多样,有学者认为皮肤屏障从广义来说可包括物理屏障、化学屏障、色素屏障、神经屏障、免疫屏障。皮肤屏障狭义上主要指物理性屏障,这种天然形成的保护膜一方面保护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有害因素的侵袭;另一方面防止组织内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丧失,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也有学者认为皮肤屏障分为微生物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神经免疫屏障。在本次问卷中,皮肤科医生主要认为皮肤屏障包括微生物屏障、物理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及渗透屏障等。较少皮肤科医生选择色素屏障、神经屏障、酸碱屏障及水屏障。其中选择微生物屏障的医生人数最多,选择水屏障的医生人数最少,结果如图3所示。

三种不同职称的医生对皮肤屏障分类认知情况统計分析显示,各职称等级医生均认同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及微生物屏障是皮肤屏障的主要种类。中高级职称医生群体中认为皮肤屏障包括光防护屏障、抗微生物屏障及水屏障的人数相对增多,结果如图4所示。这提示在皮肤屏障和皮肤屏障功能分类虽然各有侧重,但相对比较混乱,还没有形成非常统一的认知。系统性归纳皮肤屏障的分类,增加对皮肤屏障更多维度及深度的认知,有助于探寻屏障修护的新角度新策略。

皮肤科医生对皮肤屏障损伤机制的认知情况

皮肤屏障是在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互作的协同调控下保持稳定,当调控出现异常,皮肤屏障就会出现功能紊乱甚至造成损伤乃至病理性变化。基于皮肤屏障受损的典型疾病模型(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的研究以及基于皮肤细胞模型的研究均从不同层面揭示了皮肤屏障损伤的相关机制。从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皮肤科医生几乎均认同炎症因子异常激活在引起皮肤屏障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是角蛋白异常表达,而对氨基酸代谢异常及末梢神经激活机制在皮肤屏障损伤中的作用了解得相对较少,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在对三种职称医生的分层分析结果中发现,初级职称医生主要认为皮肤屏障损伤的机制包括炎症因子的异常激活、角蛋白异常表达以及黑色素调控异常。中级和高级职称医生群体则更多认为氨基酸代谢异常、末梢神经激活、血管活动异常及脂质代谢异常等机制在皮肤屏障损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认知可能更多和临床观察相关,亟需更多的实证研究。

皮肤科医生对皮肤屏障损伤的影响因素认知情况

影响皮肤屏障受损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内源性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疾病状态、遗传因素、年龄变化等,外界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光线,包括太阳光和人造光源,光线引发的皮肤屏障破坏疾病有日光性荨麻疹、光接触性皮炎、皮肤卟啉病等。此外还有空气污染、低湿度、低温度环境及护肤方式等影响因素。本研究在问卷中列出了电子设备、护肤方式、疾病、空气污染、年龄变化、情绪、生活方式、睡眠、太阳光照、药物治疗、遗传基因及饮食结构12项与皮肤屏障受损相关的内外源因素,其中选择太阳光照因素的医生人数最多,其次分别是疾病、药物治疗、年龄变化和遗传基因,结果如图7所示。从不同职称医生的分层分析结果来看,虽然选择电子设备因素的总人数不多,但电子设备因素对皮肤屏障的影响在中、高级职称医生人群中已经逐渐得到了关注与重视,结果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的屏幕可散发出高能蓝光,近期大量研究表明高能蓝光不仅对视网膜造成损害,还可以损伤皮肤屏障并引起光老化发生。这代表着在皮肤屏障的修护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及防护日光带来的屏障损伤,也需要重视电子屏幕对皮肤屏障的影响。

皮肤科医生对皮肤屏障损伤的表现形式认知情况

皮肤屏障发生损伤后,由于“砖墙结构”遭到破坏,角质层结构内物质流失,皮肤自身保水能力下降,表皮皮脂膜缺乏,皮肤开始出现紧绷、干燥、泛红等症状。本次问卷中列出了皮肤屏障损伤后可发生的刺痛、紧绷、瘙痒、灼烧等不适感受以及粗糙、发热、泛红、肤色不均、干燥、脱屑、油腻、肿胀等异常表现。分析结果发现,医生群体广泛认同的皮肤屏障损伤表现形式依次为瘙痒、灼烧、泛红及刺痛,而油腻及肤色不均的选择人数较少,结果如图9所示。图10显示不同职称水平的医生群体对皮肤屏障损伤的表现形式认知基本一致。

皮肤科医生对皮肤屏障的测量及辨别方法认知情况

基于皮肤屏障在皮肤疾病诊疗与皮肤美容保健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如何精确、便捷、高效地判断及量化皮肤屏障功能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与实际意义。本研究问卷中列出了若干与皮肤屏障受损后相关的表现形式及测量指标,包括表皮变薄/增生、肤色泛红/泛黄、肤色过浅/过深、皮肤粗糙等表现,以及表皮含水量过低/高、皮脂含量过低/高、pH值过低/高及TEWL值过低/高等典型测量指标。如图11所示,大部分医生认为表皮含水量过低、表皮变薄、肤色泛红及皮肤粗糙指标最能判别皮肤屏障水平,而只有小于半数的医生选择了表皮含水量过高、表皮增生及肤色泛黄、肤色过浅等指标。在不同职称医生的分层分析结果中,值得关注的是表皮含水量过高及肤色过浅指标在中、高级职称医生群体中的选择人数有所增多,详见图12。

实际上,TEWL值过高常被视为皮肤屏障损伤的客观指标,但在本次研究并未排在首位。另外,表皮含水量过高及肤色过浅指标值得关注,皮肤屏障破坏通常导致表皮含水量过低,皮肤干燥脱屑,粗糙度增加,然而表皮含水量过高同样代表了皮肤屏障欠佳,过多的水会导致角质细胞肿胀、连接松解、角质细胞之间的生理性脂质结构紊乱。此外,基底层黑素细胞及其产生的黑素维持着表皮色素屏障功能,肤色过浅可能代表皮肤更易受到光辐射损伤,造成屏障受损。

皮肤科医生对皮肤屏障的量化方法認知情况

皮肤屏障的量化不仅能够客观显示屏障的健康状态,也能够用于屏障修护的效果评估。在本次问卷的整体分析中,几乎全部医生都认同皮肤理化指标测试仪是量化皮肤屏障的良好方法,其次是面部图像仪,然而仅半数医生认同斑贴测试可作为皮肤屏障的有效量化方法,结果如图13所示。

不同职称医生的分层分析结果如图14所示,初级职称医生群体更倾向于使用皮肤理化指标测试仪、面部图像仪、皮肤CT等方法,而较少使用斑贴测试、乳酸或辣椒素刺痛及问卷量表调查的方式。在中级至高级职称医生群体中,对问卷量表及乳酸及辣椒素刺痛半主观测试的选择人数增加了。

皮肤科医生对皮肤屏障损伤的处理方式认知情况

当皮肤屏障损伤时,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尽早修护,从而避免对皮肤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当原发皮肤疾病伴发有皮肤屏障损伤时,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及时修护皮肤屏障,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内外源性因素刺激造成皮肤屏障受损后,也应避免再次受到影响因素干扰,尽快实现屏障修护。如图15所示,本次问卷给出的服药、外用药、功效护肤品、光电治疗、美容仪、针灸及推拿等七项处理方式中,绝大多数医生认可功效护肤品在皮肤屏障损伤修护中的积极作用,其次是外用药物及光电治疗。不同职称医生的分层分析结果发现,在选择功效护肤品及外用药物的主旋律下,更多的中级及高级职称医生选择了美容仪处理皮肤屏障损伤。

皮肤科医生对有助皮肤屏障修护物质的认知情况

由于功效护肤品在皮肤屏障修护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探寻具有修护功效的原料成分则成为了研究与研发热点。目前,市面上常见宣称修护功效的成分包括二裂酵母发酵液、高原植物、胶原蛋白、神经酰胺、透明质酸、依多克因、油橄榄提取物等等。本次问卷中列出了十几种物质,医生对于各物质是否有助于皮肤屏障修护的选择如图17所示。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医生认为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角鲨烯及胶原蛋白等物质有助于皮肤屏障的修护,而对于高原植物、聚谷氨酸钠、依多克因、甾体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尽管这些物质已被证明有屏障修护的功效,但仍需加强科学普及。不同职称医生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中高级职称医生人群更多地认同温泉水有助于修护皮肤屏障。

皮肤科医生对皮肤屏障各方面知识学习诉求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自身美丽的要求也在提高。然而社会压力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加剧、不科学的护肤习惯或不合格的化妆品使用等等诸多因素也为人们造成了较严重的皮肤屏障损伤问题。因此,皮肤屏障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修护问题广泛受到医学、生命科学领域及化妆品行业等相关从业者的关注。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了皮肤科医生关于皮肤屏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屏障知识的学习诉求,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医生都认同皮肤屏障损伤对生活质量可产生明显影响。而在知识熟悉程度的问题中78%皮肤科医生认为自己对皮肤屏障相关知识比较熟悉,13%皮肤科医生认为尚不熟悉,仅9%皮肤科医师认为自己非常熟悉皮肤屏障相关知识。有意思的是98%皮肤科医生认为自己需要深入学习皮肤屏障相关知识,对于皮肤屏障的各方面知识都展现出较高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尤其是在屏障检测及治疗方法、基础知识、功效产品及功效评价方法方面诉求最多,详见图22。图23显示不同职称医生对皮肤屏障相关各方面知识学习的诉求也基本一致。

猜你喜欢
皮肤科屏障表皮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屏障修护TOP10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一道屏障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邢台市中医院皮肤科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