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以“合理利用学校操场进行跑操活动”为例

2023-04-11 12:32李阳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总长度跑操队形

李阳 _ 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

昌盛园小学占地面积有限,基于现实问题,学生进行“合理利用学校操场进行跑操活动”项目研究。

项目研究价值

在调查分析、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在实地测量、绘制图形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解决跑操队形规划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健康观。此项目为学校提供规划建议,学生可以将获得的方法迁移到其他校区操场跑步运动的规划上。

项目方案设计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第一步,搜集资料,收集数据。首先,实地测量篮球场、跑道、足球场等场地的边长,整理数据。然后,了解设计各种跑操的队形,确定队形安排。最后,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并绘制示意图。第二步,模拟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形队,实地考察,验证队形的可行性。第三步,调整设计。第四步,实施设计方案。

项目实施过程

1.测量数据

学生通过讨论研究,确定需要测量的数据并设计数据记录表,表中包括场地的长、宽、对角线长度、跑步弯道半径、跑道道宽等需要测量的内容。

2.绘制平面图

学生分小组运用图形与位置、比例尺、测量、跑道中的数学问题等知识绘制操场平面图,包括篮球场、足球场和田径场三个区域。

3.形成思路

分析数据。学生在绘制操场平面图的基础上,对操场的组成与基础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小组内就影响合理利用学校操场进行跑操活动的因素进行讨论与交流。

调查研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谈体育老师、小组研讨得出结论:判断是否合理利用学校操场进行跑操活动的主要指标是操场上的全体学生都能够保持匀速行进,且大概保持在每分钟60米的速度。持续15分钟,完成1千米左右的路程。运动后,学生的心率基本达到每分钟120次,即为一次十分有效的大课间活动。跑操中能否维持匀速行进,主要取决于在操场有限的场地内能够合理将4-6年级各个班级安排到指定位置,并拉开合理的间距。操场所能容纳的队列总数等于各个区域所能容纳的队列数之和,即N(队列总数)=N1(区域1队列数)+N2(区域2队列数)+N3(区域3队列数)……每个区域的队列数等于区域内能够用来跑动的长度除以每个队列长度,即

4.问题解决

场地分配。足球场(三年级);田径场(四、五年级);篮球场(六年级)。

队形排列。三、六年级排成2列,约有22行;四、五年级排成4列,约有11行。三年级每排间距0.8米;四、五、六年级每排间距1米,班级间距2米。三、六年级每班所占长度:(22-1)×0.8+2=18.8(米);四、五年级每班所占长度:(11-1)×1+2=12(米)。

路线设计。足球场路线总长度:480+76+72+30=658(米)。路线:往返跑。三年级8个班路线总长度:18.8×8=150.4(米)。

田径场路线总长度:四、五年级16个班路线总长度:12×16=192(米)。

篮球场斜线长度是16米。路线总长度:(28+15)×2=86(米)。4条斜线长度:16×4=64(米)。路线总长度是150米。六年级所占长度:18.8×6=112.8(米)。

项目拓展延伸

延伸问题:如果再增加一个或几个班级学生又该如何规划,此规划最大学生容量是多少人?

拓展任务:依据此规划再设计容纳更多人的跑步路线规划方案。

张丽芳老师点评

实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教师要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区域学情并促进学生能力赓续发展的实践活动,要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落实核心素养。“合理利用学校操场进行跑操活动”项目式学习是对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的成功尝试。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为例开展跨学科的综合项目式学习,学生经历了项目式学习全过程,明确的驱动任务和项目成果的产出使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学生利用跨学科综合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发展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素养。

猜你喜欢
总长度跑操队形
小学生课间创意跑操酷似贪吃蛇
怎么做能更好地理解工作总量可假设为“1”
做班级里的“跑操教头”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关于课程化视角下的大课间跑操的实施与对策研究
“酸甜苦辣”的跑操
无人机编队机动飞行时的队形保持反馈控制
首先统一单位“1”
世上最小的 左轮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