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对策

2023-04-14 03:00严兴文姚富成刘怀珍陈诗依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村卫生公共厕所普及率

严兴文,姚富成,刘怀珍,陈诗依

(1.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2)

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推进,卫生厕所深入推广普及,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普遍改善。但厕所数量增多,导致水资源大量消耗,厕所污水不当排放、粪污处理落后等问题日渐突出。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时提出“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1]。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户身体健康,事关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也承载着生态文明理念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因此,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发展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要注重科学改厕、厕所粪污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等工作推进,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走出一条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把农村发展成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美丽宜居的乡村。

1 农村厕所革命的发展成效显著

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下,率先开展旅游业改厕、造厕的厕所革命,通过抓厕所革命来提升旅游业品质,新(改)建的旅游公共厕所大幅增加,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定的保障。随着旅游业加速推进厕所革命,厕改从景区向城市、农村等全域拓展。2016年,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到80.3%,比1993年的普及率提升10 倍以上,农村卫生厕所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2018—2020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任务已顺利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继续推进。2021年的乡村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论坛中获悉,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截至2021年底,河北省累计完成农村改厕1048.2 万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到81.1%[3]。2018—2020年,四川省累计完成新(改)建公厕17946 座,新(改)建农村家庭厕所217.2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到85%[4]。截至2021年,湖南省18 个一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9%,二、三类县无公害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92.2%、80.3%[5]。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卫生厕所普及率逐年上升,农村厕所粪污处理逐渐完善,农户用上了安全卫生的厕所;乡村开始建造农村公共厕所,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添增一抹卫生文明的色彩,为乡村旅游提供基础保障。

2 农村厕所革命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卫生厕所地区普及不平衡

2016年,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0.3%。农村地区的卫生厕所普及率逐年上升,但中国不同农村地区卫生厕所普及不平衡,部分区域普及率高达95%,而一些省份的农村地区普及率却不到10%。2018年甘肃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10%;2018—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分别为39.81%、29.90%、31.94%[6]。不同省市农村居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见图1[7-14]。其中,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较高,均超过95.00%。天津市、重庆市、贵州省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处于中等水平,而陕西省、都匀市、泰安市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程度为中下水平。中国不同省份间、同一省份不同市区间的农村卫生厕所地区普及存在不平衡状况。张梦杰等[15]研究指出,2006—2015年中国东部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西部地区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林琳等[16]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图1 不同省市农村居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2015—2017年)

提高农村中小学卫生厕所的普及尤为重要,能有效减少青少年传染病、寄生虫病发生,保障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不同省市农村学校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见图2[17-20],其中3 个省市农村中小学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均高于92.00%,兰州市农村中小学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仅为39.30%,但比2018年甘肃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高出4 倍。农村中小学卫生厕所的普及整体高于农村卫生厕所普及,不同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卫生厕所的普及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图2 不同省市农村学校卫生厕所的普及率(2015—2016年)

2.2 农村公共厕所分布不合理,缺乏日常管理

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公共厕所建设到村,但农村公共厕所定位不清晰、服务对象比较模糊、建设布局不太合理、管理跟不上建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公共厕所多数建设在村口、村委会附近,并未建设在村中心人群聚集地带;公厕定位模糊,而且缺乏管理,存在脏乱差的现象,有的公厕长期大门紧闭,还有的公厕被农户占为己有,在公厕接水用电。村委会缺少对农村公厕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阳彬彬等[21]调查发现,农村公共厕所存在建设数量少、如厕满意度低、缺乏科学规范管理等问题,71.68%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居住的农村没有公共厕所。因此,因地制宜,弄清农村公厕的定位,合理规划公厕位置,做好建成后续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体现建设农村公共厕所的意义。

2.3 农村厕所排污情况严峻

随着中国农村厕所革命的大力推进,农村居民厕所新(改)建数量大幅增加,厕所消耗用水急剧增加,1 t 厕所污水即可污染220 t 地表水,但农村地区污水收集、排放设施相对落后,厕所污水(黑水)排放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农户的生态环保意识较为薄弱,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存在将厨房用水、洗涤用水、洗浴用水等其他生活污水(灰水)排入厕所便器的现象。农户新建卫生厕所的意愿不强,农村公厕新建后缺乏管理,仍存在脏乱差有异味等问题。农村生活污水中绝大部分的污染物与厕所污水相似,厕所污水排放会污染生活用水,且COD、氮、磷含量高[22,23];厕所污水随意排放会污染地表水,是农村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4],对当地农户的饮水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25]。2016—2019年南京市农村家庭77.50%的厕所粪便处理排入排水系统[2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的仅占8.4%[27],2014—2018年辽宁省农村家庭污水随意排放现象较为严重[28],2015—2018年青海省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方式绝大部分为随意排放[29],4年平均值大于70%。农村厕所技术指导与污水处理等不到位,农村乡镇村委会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在卫生厕所基础上,自带卫生设施,可直接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30])和厕所污水处理等工作较为困难。

2.4 农村厕所粪污处理问题突出

农村厕所建造的数量剧增,更多农户用上了水冲式厕所(2018年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统计中国卫生厕所中水冲式厕所比例为62.3%),产生大量的粪污,若处理不当或随意排放,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农村地区厕所粪污处理问题逐渐突显。据统计,全国约有50%行政村的饮用水源被污染,约50%的地下水资源以及2000 万hm2的农村耕地正在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贾小梅等[31]统计发现,2018年底,在全国55万个行政村中,依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比例仅为10.5%,远低于当年城市的处理率(95.49%)。截至2020年6月,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25.5%[32]。距2025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王俊能等[33]研究表明,2017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仅为11.0%,治理的技术效率为8.6%,区域差异较大,其中有23 个省份技术效率均小于10%,技术效率普遍较低。2008年以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存在设施不足、治理水平地域分布不均、资金筹措力度不够等问题[31]。

3 生态文明背景下推进中国农村厕所革命的对策

3.1 提升农户的生态文明意识

提升农户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农户更易接受卫生厕所的推广,卫生厕所普及工作能更顺利推进;提升农户的生态文明意识,减少农村粪污乱排乱放的现象,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户的生态文明意识,让农户文明如厕,爱护农村公共厕所,营造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农户与厕所、农户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农户的生态文明意识来促进农户与厕所、农户与环境和谐发展,从而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发展。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印发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而农村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农村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应当引起社会关注。提升农户的生态意识,形成农户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局面,从而促进农户、厕所、环境和谐发展。

3.2 加强对农村厕所的投入、管理和粪污处理

政府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发展的重要角色,起到主导调控作用。政府对农村厕所的投入关系到农户是否用得上安全卫生的厕所,对农村厕所的管理关系着公共厕所是否可持续发展,对农村厕所粪污的处理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厕所的投入、管理、粪污处理,从而促进政府与农户、政府与厕所、政府与环境间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农村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村容整洁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3.2.1 加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稳中求进,农村厕所革命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就。张梦杰等[15]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提升到78.43%、57.48%。截至2021年底,中国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超过70%。但不同省份或同一省份不同城市的农村地区之间存在卫生厕所普及不平衡的现象,一些落后省份(2018年)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还不到10%。在推进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的同时,需提升农村地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占比,且不同省份之间不能独善其身,要相互帮扶、共同发展,合力解决卫生厕所普及地区差异的问题;相关政策需清晰传递到村委会,大力支持农村落后地区卫生厕所的普及。卫生厕所普及率高的农村地区优先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占比,落后的农村地区要先落实卫生厕所的普及,再设法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比例。促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切实推进厕所革命。

3.2.2 协调好农村公共厕所的建设与管理 农村厕所革命的持续推进,农村地区也开始了新建公共厕所的热潮,但公共厕所落地后突出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农村公共厕所缺乏管理,存在脏乱差的现象,还有些农户把公共厕所占为己有,不利于发展新农村形象、农村生态旅游以及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推进农村公共厕所的建设,应处理好需求与数量、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农村生态旅游地区的公共厕所建设需求较大,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应协调好农村公共厕所的建设与管理,合理规划公厕位置,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繁荣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2.3 加强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关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偏移,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农业化肥使用量大幅提升。外加农村生产体制的变化,农村集体经营的粪便收集与利用模式停用,农村积累大量的粪便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利用,处理不当或随意排放会导致水源、土壤等环境受到污染,粪污问题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健康威胁。农村厕所粪污不能及时处理,加上每天不停产生新的粪污,而且农户生态文明意识有限,导致农村厕所排污情况更加严峻。加强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处理十分重要,具体可参考农业农村部2021年7月印发的《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和《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同时,粪污问题应寻求更加绿色、创新、生态的处理方法,加大对粪污生态处理方法研究的资助,通过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3.3 开发生态环保厕所技术

中国农村卫生厕所的类型主要有简易旱厕、三格式、双翁(双格)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双坑(双池)交替式、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等,这些厕所各有特点,除旱厕、粪尿分集式、双坑(双池)交替式等厕所不需水或少用水,其余均需要消耗大量的地表水,以稀释粪便、尿液等污染物,产生更多的粪污;加上中国农村厕所污水治理率较低,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粪污问题严重威胁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发生态环保厕所技术刻不容缓,但要因地制宜。使用冲水式厕所的农村地区,可以开发节水生态厕所,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成节水、可持续、生态环保的卫生厕所。泡沫式节水生态厕所[33,34]是环保厕所,坑口发泡器能将极少量的水发泡成数百倍的泡沫,传统的水封口改为泡沫封口,大大降低月用水量;此外,还使用微生物菌群处理将粪便转变为无公害、绿色、高效的有机肥,严重缺水的农村地区可以推广免水式生态厕所。蓝洁士公司研发了一款免外来水源、内部循环可冲式智能环保厕所[35],这款厕所不用外接水源,是一款利用自身累积的小便冲大便的厕所,在尿液中加入专用药剂,使尿液无臭无味,并利用粉碎循环附壁射流冲洗技术实现了半升冲洗厕盆,而且大小便自动识别,真正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4 调控好生态与经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农村卫生厕所不断普及,农户生活质量逐渐提升,乡村旅游如厕有保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5]。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视频讲话中提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36]。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高速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只求经济发展,还应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不能仅依靠政府的人力物力、财政资金来维持,要动员企业参与厕所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过程。乡村旅游开发集团要配合当地政府建设与管理厕所,合力服务好乡村旅游的游客,全面改善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村庄,推进农村生态旅游。加大补贴从事厕所技术开发、粪污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企业,鼓励企业开发新的粪污处理模式,企业到村收集粪污,通过处理转化为无公害的有机肥,再将有机肥利用,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形成企业粪污无害化、农业资源化利用模式。调控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角色,高速推进农村改厕、造厕的发展,早日实现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的建设。

猜你喜欢
农村卫生公共厕所普及率
安徽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
排行榜
远程医疗普及率的现况调查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从上海的第一个公共厕所说起
回顾: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成效
二合一公共厕所
汉中五轮驱动推进农村卫生
农村卫生
加快农村卫生人才引进培养 促进农村卫生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