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与优化措施

2023-04-15 05:31郭诗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品牌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全员预算编制管理制度

文/郭诗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高校作为我国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身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产生了很多的社会效益,但要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就应加强内部运作方式的管理,这就要求高校应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正确利用并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合理落实高校内部财务管理问题,对资金进行高效的利用。

全面预算管理对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帮助高校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将其作用最大化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特点会系统化地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处理,以期实现持续性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的系统性工作性质决定其是根据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经营活动等各项活动和内在联系进行的一系列预算过程,全面预算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关联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秉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将战略理念融入预算工作中,是一种战略性且全面的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的使用能够对高校内部的业务、信息、资金进行集中梳理,进而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也可以对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突破传统预算模式的弊端,并优化高校内部预算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最显著的特性在于可以实现对内部各部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控制管理[1]。

二、高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高校内部实现交流沟通,提高预算工作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由于涉及高校内部各方面,并采用上下联动的预算方式不断加强各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联系性,使得全员都能够投入到预算工作中。

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性的发展,以高校发展战略为基础,内部各部门间开始加强沟通力度,在有效推动高校内各部门间协作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因信息孤岛所导致的各种问题,进而能够显著提高预算工作效率。

(二)有助于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实现将高校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是整体性的工作,全员都应积极加入并共同探讨研究和实践,有效地管理高校各类资源,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覆盖高校各项业务活动。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能够对高校内部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并优化高校内部资源结构,再以高校的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为基准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进而提高资源的实效性,还降低了众多投入成本,促进了高校的健康长久发展。

三、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现状

(一)预算管理编制缺乏合理性

预算编制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奠定基调的重要作用,它对其预算结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着高校未来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的预算编制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并未建立在自身战略发展目标上、预算编制方法单一、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一方面,高校在预算编制中编制内容不全面导致预算编制的数据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当下有不少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增量预算方法,而要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就应确保预算数据的实时性,而有不少高校在进行预算的编制时通常以历史数据为重点进行参考,但预算工作一直处于发展状态中,曾经的数据无法提供一个合理的数据依据。并且还有一些高校在设置预算指标时忽视了预算的定额标准,对数据的选取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进而导致脱离了科学性原则。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财务预算部门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有一个科学性执行意识,各部门间也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并且其他的相关部门在进行编制工作时缺乏全局思维,更多只是从自身或短期利益出发思考问题,进而使得预算工作和实际情况不一致。因此,高校要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就要在预算编制时以自身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使用多元化的预算编制方法,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而确保预算编制工作能够有效落实。

(二)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预算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完备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工作的有效落实有着强劲的推动力,制度的完善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一些管理缺陷。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内部的预算管理机制都有待完善,人员对预算管理重视不足,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高校的很多教职工不熟悉有关全面预算的知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不重视其思想理念,对其影响作用存在偏见且认为与己无关,这就直接导致预算管理作用无法得以有效发挥。并且设立的预算管理制度也缺乏合理性,未以实际为出发点,使其无法满足高校的实际需求,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其控制管理的作用。其次,预算管理制度应用还不够全面,在预算管理制度应用的过程中,高校很多部门间信息封闭,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使得预算工作并不能为实际发展所需要,体现不出其全面性;此外,缺乏一定的考核激励制度导致预算工作形式化严重[2]。虽然高校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价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结果奖惩办法,但是考核结果往往只是作为学校综合考评因素以及下年度预算编制和资金安排的依据,对于规定的预算考核结果优秀或不合格的奖励或者惩罚,几乎形同虚设,没有真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三)高校预算管理执行力不足,影响财务工作进程

预算执行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阶段,对预算管理的落实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当下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在预算执行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力等。

当前,有很多高校习惯将预算管理中的编制工作当作预算核心,而忽略了预算执行落实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任务无法落实而导致的预算效率下降。例如,虽然财务部门每个月会将全校预算执行进度公示在校内网上,并且也会不定期根据项目执行进度督促项目负责人加快项目支出,但是有些项目负责人并不会关注进度公示,不重视预算执行情况,存在“重申报,轻执行”的思想,导致项目执行缓慢。其次,还有的高校内部预算管理中项目执行人员意识不足,不能够全面地、有效地执行预算,进而就无法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此外,高校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力度不足,未完善相关的预算执行监督审计机制[3]。例如,预算资金的使用需要项目负责人审批同意,而有一些高校内部相关责任人不重视预算的执行效率,对资金支出的合理性检查不到位,一些财务核算人员也只是着重有关票据的真实性,这种看似明确的“分工”表面上是各项工作履职到位的表现,实际上不仅难以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执行效率,还会导致预算数据失误。

(四)高校内部缺乏健全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目前我国有一些高校的预算监督考核机制存在不完善的情况,这在为其带来财务风险的同时也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预算工作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人员普遍欠缺监督意识,监督审计工作也难以确保其独立作用,这就无形中给高校的预算工作滋生了不少风险。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年度预算考核指标不够科学,考核标准单一不全面,考核工作无法落实到位,主观性强,从而影响预算执行的规范性。

四、优化当前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效果

科学合理进行预算编制,优化预算编制制度是高校当前提高预算编制合理性的重要任务。

首先,在组织结构上,高校应确保全员参与并按照“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步骤来将其合理落实。落实长效问责制,明确各部门预算责任,由各预算部门设定下年度的编制工作,完善预算编制奖惩机制,确保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并且安排预算部门的骨干成员来担任预算编制工作的管理者,再设置独立的预算编制监督岗位,由内部审计部门的优秀人才来担任。次之,采用多元化的预算编制方法,例如可以零基与增量预算法相结合,即在深入分析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再借鉴以往的历史数据和经验,对预算编制和收入支出的标准进行仔细研究探讨,并对年度内的各项资金开支落实规范化处理,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指标和管理体系。最后,预算编制工作在执行时还应务必与高校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相联系,以社会效益为基础进行后续的预算工作,落实科学的预算编制能够为业务部门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自身需求和未来目标,最终确保预算编制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有效落实高校预算工作

现阶段,高校要完善自身的预算管理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全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并付诸实践积极参与进来。

首先,在制度制定之初,应结合高校内部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先确定预算管理的方式,再加大各部门间的交流力度,及时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而落实全员对全面预算的正确认识和应用。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其指标进行细化,再对其进行科学分配,与实际的职位进行对接。高校全员也需加强成本和预算管理意识,要加强不同业务预算间的有效结合,进而产生一种系统化的联系以维持预算作用的发挥。财务相关预算人员还应根据高校实际需求进行预算编制,将预算发展情况同全面预算工作有效相联系,进而可以更加合理地实现自身全面预算总体目标。此外,对于高校内部预算的组织结构来说,应完善内部预算组织,成立新的独立的预算部门和审计监督部门,确保各部门能够独立发挥作用,并在独立的同时还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交流,在各部门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优化预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出管束和监督作用,加强全方位监管力度,进而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4]。

(三)建立健全监管审计机制,提高预算执行力

要提高预算工作的执行效率,高校应要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完善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提高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进而提高预算工作的执行力。

首先,在预算执行工作中,高校内部财务相关管理人员务必要加强分析研究预算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问题要针对性分析原因再加以调整;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利用信息化系统来实现对敏感信息的识别追踪与报警,保障那些潜在的风险能够被及时发觉。其次,建立完善的预算审查制度,有助于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并且在预算执行时,高校可以成立独立的监督部门,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加大监督力度,从源头上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率,全员都应加强对其监督,这将能够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此外,高校要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审计监管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力度,对于各业务各项目的支出要严格按照高校内部财务预算准则进行,对于每月的支出进度情况和学校的资金执行情况应及时向上级管理人员和校长办公会上报;而对执行进度慢的项目或部门要对其内部发展情况和人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得出原因后针对性地再制定优化策略,进而时刻加强监督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最后再将每月的财务执行情况在校内进行公示,进而可以起到督促各部门执行的作用,从而加快执行进度[5]。

(四)合理构建绩效考核机制,提升教职工积极性

要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就需要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整理,并全面将全员的日常工作表现纳入其中,两者相结合制定出较为科学的考核机制。

首先,为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在高校能够有效落实,高校应依据自身内部的组织架构明确管理职责并合理制定各类预算指标,同时还要培养全员预算管理思想,管理人员应根据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及绩效评价结果对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实行相应的奖惩,从而更好地激励项目负责人。同时,高校还应合理制定内部的绩效考核指标,要确保指标的设定是建立在实际基础上,结合其长远目标基础上将各部门项目执行情况与考核制度相结合,进而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此外,高校还应对考核结果与目标值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根据考核结果及时优化并制定新的预算目标,要确保考核的合理性,还可以利用各种量化考核,进而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6]。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在发展的同时也在面临着更多未知的挑战,要想在这种局面下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高校就务必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其能够科学合理地发挥作用,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对高校各业务的有效控制管理,实现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应对未来发展,高校应该对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评价全过程进行优化改善。应合理化完善预算编制方式,加强预算内部监督力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还要懂得利用信息系统来加强对预算工作的控制管理。此外,还应构建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这将有利于高校实现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全员预算编制管理制度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