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英策略与方法(十)

2023-04-15 11:40鲍川运
英语世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修饰语行万里路源语

文/鲍川运

无论是翻译教学还是学习翻译,第一步应该是解决翻译的认知问题,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翻译认知方法。关于这一点,应该是有共识的。翻译的认知方法,具体来说,涉及对源语的理解,对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确定对源语的理解角度和翻译处理的策略与方法。根据目前翻译经常出现的问题来看,结构和词汇对应式的理解方式还是比较普遍的,说明翻译认知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对应式的翻译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很多情况下也是应该采用的方式。但如果认知方法比较僵化,则只能看到形式上的对应,顾及不到文化、思维方法及话语表述方式的差异。轻者是使译文有中式英文特点,重者则会造成意思的偏差,导致对源语意思的扭曲。建立正确的翻译认知方法,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中文的理解,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母语者容易忽视的地方。对译者而言,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及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确定源语的理解视角,打破定式思维应该是不难做到的。如果能做到这些,应该可以帮助解决翻译中不少的问题。

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I just got off the phone with my parents about their retirement plan.

这句话翻译为中文,任何母语是中文的译者在表述上都会做一点调整:

① 我刚跟父母通了电话,聊了聊他们的退休计划。

② 我刚刚在电话上跟父母聊了聊他们的退休计划。

但如果这两句中文要翻译为英文,译者恐怕就不一定能从“I just got off the phone with …”这个角度去思维。当然这句话翻译成为英文也并非一定要用这一种方式,举这个例子只是说明在思维方法和表述习惯上两种语言还是有特点的。

再看一个类似的句子:

我刚在上海参加了一个企业创新论坛。

也许大部分译者会按部就班地按照中文的结构顺序进行翻译:

I just attended a forum on business innovation in Shanghai.

这样翻译应该是正确的,没有什么问题。但根据上面例句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

I just came back from a business innovation forum in Shanghai.

再说明一下,这里的讨论并非是翻译的对错,只是指出思维方式特点。增加一个理解视角,也能增加一个表述方式,提高译文结构的灵活性。

接下来通过笔者参与的翻译实践中收集的例句来分析一下翻译的思路和翻译中所采用的策略。

例句1:我们的城市发展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抉择,从摊大饼转向在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两到三个卫星城镇,以减少城市目前住房和交通的压力。

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进行翻译时则可能在几个地方受到原文结构与词汇的影响。第一个是“从……转向……”这样一个结构,很容易造成一个思维引导,采用“from… to…”这样一个结构。采用这样一个结构,就会形成我们通常说的“硬译”,受限于中文结构,将中文整个一句话都放在介词to 的后面,表述不够舒展,感觉上是词汇堆积。对“从……转向……”这个结构,我们可以开拓一下思路。既然是“转向”,换句话说,就是目前的做法不可取了,不准备继续了。根据这个理解,这句话可以这样处理:

The city is at a historic juncture in its development. Instead of following its current pattern of construction that sprawls in all directions, it needs to build two to three satellite towns outside the central area to take some of the pressure off the city for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另外也可以注意两个地方的词汇处理。“我们的城市发展”,没有对应地处理为the development of our city, 而是以city作为主语完成这句话的翻译,使其表述更符合逻辑。第二个地方是“住房和交通的压力”,也没有按照中文的词序,直接翻译为the pressure of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调整后的译文避免较长的词块,提高了文字的描述性。

例句2: 结合现状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设六环公园,有效织补城市空间,消除现状六环路的割裂影响,推动城市功能互动发展和创新。

这句话的第一个难点是“结合”,容易卡在combine 这个词的思路上,如果用了这个词,后面的结构似乎很难处理。因此可以先把“结合”放一放,看看这里到底要表述什么意思。仔细看看,应该能看出整个句子有个因果关系,先是六环路进行改造,改造后产生一个结果。找到整个句子的语义关系,可以将中文结构拆开处理:

As a portion of the Sixth Ring Road goes underground in this area, a park named after the ring road will be built on top of it. As a result, spaces sliced up by the current ring road will be reconnected to become one whole area that willmore effectively support urban functions and innovation.

第二个容易受原文影响的地方是“有效织补城市空间,消除现状六环路的割裂影响”。中文明确使用动宾词组,表示要实现的目标。但英文采用的是描述性的方式,说明了将要产生的结果。一个重在动作和目标,一个重在描述和结果,也是思维和表述方法的不同。

例句3:自此, 我国形成了涵盖中央、省、地市三级环保组织网络, 污染防治工作也全面开展起来。

中文常见的一个特点是修饰语前置,如果修饰语不止一个,一个名词由几个修饰语修饰,就形成一个较长的名词词组,例如这句话里面的“涵盖中央、省、地市三级环保组织网络”。修饰语前置特点是常常干扰翻译思路的一个语言现象,因为很多译者不觉得这里有什么特别,采用结构对应的方式进行翻译即可。因此对中文的这个词组,可以将修饰语和被修饰语合为一体,翻译为“a networ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and agencies covering… ”。但是这样使得主语过长,信息过多地拥挤在一个词块里面。我们如果开拓一下思路,不受中文“涵盖”和“网络”的影响,将修饰语部分拿出来,当成句子处理,这样主句比较简明,较早地点明主题,表述效果就比较简洁、直接: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were then set up and programs were launched at the central, provincial and prefectural levels, in a three-tier structur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pollution in different areas.

例句4:上世纪九十年代,人口流动开始出现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现象。

这句话的特点与例句3 相似,也是有一个较长的名词词组——“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现象”,但如果将“现象”这个范畴词拿掉,实际的意思就是“……人口出现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流动”。如果卡在“现象”这个词,翻译为“the phenomenon of …”, 也会形成一个信息高度集中的较长的词组。这里可以将三个修饰语作为副词与动词一起使用:

Starting in the 1990s, population movement was happening in large scale,across regions and over long distance.

例句5: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所见是历史的时间地图,路中所见是历史的空间地理。

这句话的难点之一是“时间地图”和“空间地理”,两个词组在两个句子里是相对应的,是一种比喻手段。如果翻译为time map 和space geography,显然令人费解,不能明确表达这句话的意思。因此需要对中文的意思作进一步的分析,而不能按照原文的结构硬译。先是“书中所见”和“路中所见”,这里的主语自然是“人”,或者“我们”——我们读书,我们旅行。主语确定了,意思也就逐渐清晰了。我们读书的时候,看到的是历史的时间地图,也就是在书中看到历史随着时间,不断地发展、前进。我们在旅行的时候,看到的是历史的空间地理,应该是看到了历史在空间的展现。根据这样一个思路,可以这样处理:

People often say that to be a learned person, you must read ten thousand books and travel ten thousand miles. When we read, we learn history as it evolves in time; when we travel, we get to know history as it unfolds in space.

这个例句再一次体现了中英文表述的特点。中文习惯使用形容词修饰的手段形成词组,表述简洁,内涵丰富,而在英文里并非每次都能采用对应的方式处理,需要对语言的内涵充分理解,之后则可以采用描述性的方式处理。这样处理在结构上也保持了原文中对仗的特点。另外一个作调整的地方是,you must read ten thousand books and travel ten thousand miles 前面加了一个说明to be a learned person, 加上这一点,是说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由,否则在英文中就显得有点突兀,为什么要这样做?按照百度百科1https://baike.baidu.com/ite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3248644。的解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学以致用。“行万里路”中的“里”当然应该是中国的长度单位,但是在英文里用了miles,有差别,但也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中文的用法本身就是一个比喻,并非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例句6:过节是人的需求,一种文化和情感的需求。

这句话看起来不难翻译,可以将“文化”和“情感”直接翻译为culture or culturally 和emotion or emotionally,但会显得有些抽象。翻译的传神和到位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将源语准确、贴切地译入目标语。那么我们看看这里的“文化”和“情感”到底指什么。就拿春节为例,人们的文化需求应该就是享受一下过节的传统气氛,放放鞭炮,逛逛庙会。而从情感上来说,则是团聚,见见家人和朋友。这样分析一下,“文化”和“情感”就具体了。可以这样处理:

People need festivals as a way to connect, and to celebrate their traditions.

用connect 表示联系或者团聚,即情感的部分,而traditions 则是文化部分。原文中虽然说的是文化,但具体的基本上应该是传统文化活动。

调整理解的视角有助于加深对源语的了解,摆脱定式思维,从而增加翻译的表达方式。按照结构和词汇对应的方式硬译,不仅不能通顺地道地表述原文,而且往往词不达意。下期我们继续使用实际翻译案例讨论翻译理解视角的问题。

猜你喜欢
修饰语行万里路源语
类型学视野下英汉名词的修饰语功能研究反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阅读是行万里路的明灯
全家过年抢红包
“行万里路”的意义
浩浩荡荡个什么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