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江南水网的心脏

2023-04-16 13:47宗禾
莫愁·小作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系太湖

宗禾

全国河道分布密度最大的太湖流域,其水系循环是以太湖为中心来运转的。在水系“两进三出”的汇水与分水格局中,太湖就是掌控全局的那个“总开关”。大运河的开凿,让太湖水系这部精密的水网机器运转得更加完美无缺,演绎了一段太湖与运河互为成就的千古佳话。太湖成就了很多城市,如苏州、无锡、湖州、上海等。

徐霞客们的成名之路,是由太湖水系“编织”出来的

明万历丁未年,春寒料峭中,20岁的徐霞客登临无锡太湖岸边的半岛鼋头渚。这是徐霞客首次走出书斋,外出实地考察。太湖,成为他迈出家门考察山川地形的第一站。

到了1935年,人们已不需要像徐霞客那样,从水路行船到鼋头渚欣赏美景了。当年由实业家荣德生捐建的宝界桥,成了连接无锡城区和鼋头渚的陆路通道。

出生于无锡的荣德生,15岁经兄长举荐进入上海通顺钱庄。荣德生出门远行的这条水路,将无锡、苏州、上海这三座重要城市连接了起来,也是由太湖水网构建的一条财富之路。这位后来的商业巨子,就是在这条水路上,开始建立荣氏商业帝国的。

在宝界桥建成一年后的1936年,即将出国留学的大学生费孝通走进了太湖南岸的一个小村庄——开弦弓村。这个村因为他的一本书《江村经济》,而成为海内外学术界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样本。

三个有着不同人生轨迹的人,都与水保持了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徐霞客的考察之路、荣德生的财富之路,还是费孝通的学术之路,都离不开太湖水系编织的“水上高速公路”。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太湖水系对当地人生活的巨大影响。今天,随着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发展,水运在比重上虽然下降了,但仍以价格低廉、环保节能等特点,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水系像人体,太湖是“心脏”

在文学家眼中,太湖如江南明珠,如果没有太湖,江南就会黯淡许多。而在我看来,如果把太湖水系比喻为人体,各条河道就是人体里的血管,它们纵横交错,密如蛛网;而太湖就是“心脏”,像人体心脏承担输出与回流血液的重任一样,担当着为整个水系集纳与输送水量的重任。奇妙的是,如果看地图,太湖的轮廓外形还真有几分像人体的“心脏”。看来大自然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从地图上看大湖水系,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水系非常密集,各种河渠如毛细血管一般,伸向四面八方。其次,太湖流域的水循环是以太湖为中心、围绕太湖来运转的,可分为上、下游,上游为来水区,居中是太湖,下游为出水区。这就是太湖水系“两进三出”的汇水与分水的总体格局。

太湖北面还有70多条大小河港连通太湖,可以将太湖的水外泄长江。这些河是太湖水系次级的“动脉”。不过,一日到了长江的洪水季节,长江的水也可以通过上述河流“倒灌”进入太湖,“动脉”就转变为“静脉”了。

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在太湖流域兴修水利,开凿河渠,打通内部的水网连接。“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在无数人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人们的生活与太湖真正形成了生命的依托。

太湖与大运河,一同谋划了江南的繁荣

京杭大运河流经太湖流域的这一段,被称为江南运河,是大运河各段中航运最繁忙的一段。虽然太湖流域早就通了高速公路和高铁,但直到今天,这里货运量最大的交通方式还是运河的水运:码头一个挨一个,大小船只挤满了河道,运送的煤炭、水泥、粮食、棉花、百货、机器设备等货物川流不息。

江南运河的航运千年不衰,正是得益于太湖充沛水源的支撑。可以说,是太湖成就了江南运河。反过来,江南运河对太湖而言,也是意义重大:这条运河为太湖增加了一条与长江、杭州湾沟通,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渠道。如此看来,太湖与江南运河,是一笔对理想的黄金搭档。它们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同谋划了江南的繁荣。

太湖不仅成就了大运河,也成就了沿岸一些重要的城市,如苏州、无锡、嘉兴、湖州等。不过,要是说上海也是太湖成就的一座城市,可能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在大家的印象中,上海的崛起靠的是长江和海洋,跟太湖有啥关系?事实上,上海城市的演变史,跟两条河流密切相关:吴淞江和黄浦江。而这两条河,都是从太湖流出来的。

黄浦江丰盈的水量,离不开太湖水系中一条重要的水源河道太浦河源源不断地补给。而黄浦江,也已接过吴淞江的接力棒,肩负起连接大上海与太湖的使命……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生态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关心太湖治理,关切地询问,“太湖好一点了吗?”“没有蓝藻了吧?”在总书记的心中,江苏的未来发展图景应当是“绿意盎然”的。

2007年,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质出现富营养化问题,太湖暴发“蓝藻危机”。此后,江苏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治理太湖专项资金320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投资近3000亿元,共实施7000多个重点工程。2022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印發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首次对太湖治理提出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长三角区域水安全保障重要载体、全国湖泊治理的标杆”等3个重要的功能定位。保护太湖,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2019年,东太湖4.5万亩网围养殖全部拆除,恢复自由水面;2020年,太湖全面禁捕退捕,东太湖实现退养还湖、退渔还湖……一系列修复和治理项目同步开展。

铁腕整治之下,太湖越来越亮丽,如今的太湖重现碧波万顷。2022年上半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15年以来首次达到Ⅲ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均创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2022年,即使太湖流域遭遇罕见高温少雨极端天气,太湖蓝藻依然得到很好控制,太湖8个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自来水出厂水水质全面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2022年10月底,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21—2035年)》,围绕“控源减污,生态扩容,科学调配,精准防控”的主线,明确了下阶段太湖治理的重点任务和工程。

“到2025年,太湖水质总体稳定保持在Ⅳ类及以上,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和蓝藻水华暴发强度得到基本控制,力争在‘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上实现突破。”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水污染防治处相关负责人说。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曲江南小调唱出了太湖波光粼粼、风光旖旎的柔美风情。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这颗“江南明珠”一定能绽发出永恒的光芒。

(综合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第736期,《人民日报》2023年03月21日15版)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猜你喜欢
太湖流域水系太湖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
太湖
太湖流域低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
太湖一角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